名家

  • 黄岩写的文章
    刘力国是艳俗艺术的代表艺术家,在近10年的时间里,他利用民俗艺术图形来消解中 国的精英文化,特别是2005年的作品“榜样”对毛图像的重新解读,用的正是毛泽东提出的“艺术要为工,农,兵服务”的理论,刘力国等于将毛...
    查看详情
  • 杨卫写的文章
    刘力国的画提示了当代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最显著的特征——艳俗。这种绚丽的粉饰方向是中国改革开放与传统制度决裂以来百姓大众的一种普审美,是老百姓从意识形态化的政治生活恢复到市侩化的民间生活所寄托所心系的某...
    查看详情
  • 王林的文章
    艳俗艺术是中国现实主义一种扭曲、或者说是变形的延续。从其反映的内容来看,大多是对现实生活内容的直接模写或抄写,此种艺术思维方式与建国后所提倡的现实主义艺术思维方式并无二致。尤其与中国现代国画、新年画、...
    查看详情
  • 栗宪庭写的立意
    至于为什么说艳俗艺术的文化针对性是“借助西方消费文化,召唤或沉滓泛起的农民式暴发趣味和现实。” (有关“艳俗艺术”成因的补遗) 作者:栗宪庭 摘自《跨世纪彩虹——艳俗艺术》 (1999年...
    查看详情
  • 《香港佳士得》拍卖的文章
    刘力国的陶瓷雕塑充满讽刺和社会评论。精致陶瓷花瓶突出了女人赤裸的身体部位,目的不是来表达任何色情意识,而是鼓励我们在复杂、形式化的生活当中找出内藏的赤裸真相。 Liu Liguo known for his porcelain sculp...
    查看详情
  • 摘自《时尚——新上海人》杂志的文章
    在全民发财的运动中,终究是有人能得以美梦成真的。但这种急功近利的暴发,最终是导致了没有根基的浮华,石狮子、大红灯笼、仿欧洲的雕塑和蓝绿或茶色的玻璃、各种浓丽的招贴和装饰,毫无道理地交织在一起。为了表现...
    查看详情
  • 脆弱的华丽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国的艺术界处于一个末法时代。所谓末法,是指一个没有秩序邪念丛生的时代,也可以被看作是一个重建秩序和价值观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艺术的形式与内容在急速的转变和发展之中,每一个艺术追寻...
    查看详情
  • 《翰海春季拍卖》文章
    刘力国取材于红色经典时代的著名同名作品《毛主席去安源》。《毛主席去安源》问世于1967年“毛主席思想光辉照亮安源”画展。1969年,《毛主席去安源》一画被移交给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而此件作品则将青年毛泽东的形象...
    查看详情
  • 《诚轩春季拍卖》文章
    刘力国是九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艳俗艺术潮流中的一员,他曾经进行过水墨、油画、装置、摄影等艺术样式的创作,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将传统的代表性器物形制、图案与满密的花朵、女性的乳房或者臀部糅合起来的陶瓷...
    查看详情
  • 革命——将从这里开始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吸收和排泄过程。这也是生命延续,社会进步发展的历程。 “革命——将从这里开始”象征着今天我们的环境,将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向亚洲,世界展现中国在二十一世纪的进程。这种量到质的巨变过程...
    查看详情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皖ICP备20230164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