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昕:通过“熔古·铸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日期:2021-07-17 21:19:22 来源:中国美术报

访谈 >王晓昕:通过“熔古·铸今”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编者按】近日,“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在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展出。本次展览得到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中国工艺美术协会联合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金属艺术实验室负责人王晓昕担任策展人。

本次展览共呈现来自中国、英国、美国、日本、韩国、意大利、葡萄牙、丹麦、印度、澳大利亚、瑞士、以色列13个国家和地区的184名艺术家的183件/套金属艺术作品,其中国内作品119件/套,国际作品64件/套。集中展示了当代金属艺术领域的优秀创作与前沿探索,呈现金属艺术的传统工艺、文化与当代技术、思想在新的历史语境中的交流融合和创新创造,是涉及金属艺术全领域的文化和思想的碰撞;展览所搭建起的连结相关艺术院校、行业企业及业内从业人员的平台,促进了金属艺术领域内的联合互动、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是中国金属艺术领域产学研结构性发展和融合性创新的深度探索和重要体现。

对此,《中国美术报》特邀王晓昕谈谈关于此次展览的策展思路,以及金属艺术行业的最新趋势。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党支部书记、金属艺术实验室负责人王晓昕


《中国美术报》:与首届“熔古·铸今——2017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相比,此次“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的规模从5国31位艺术家参展增加为13国184位艺术家,什么原因使得展览规模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王晓昕:2017年“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举办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大家对“熔古·铸今”这一主题比较感兴趣,所以此次展览能够使得更多海内外艺术家参与。同时,这一项目也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的大力支持,再配合上海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的场地,多种因素促使展览规模和展品数量发生巨大改变。

此外,中外展品构成比例上也有所变化。今年的展品有1/3来自国际,这在当前的疫情状态下非常难得。作品也是国内外代表性金属艺术家的精品力作,从工艺、材料到创新理念较以往更加成熟。

从学科角度,金属艺术外延广阔,用金属材料通过传统工艺、当代设计和数字化制造等技术表现金属艺术的艺术美、材质美、工艺美的作品均可视为金属艺术。以往我们看到的金属艺术展多是综合性展览,但此次展览是一个纯粹的金属工艺展,184件作品中有125件是用金属锻造、铸造、镶嵌而成的金工器物,少量是金工首饰,所以这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主题展,是近年来少见的大规模金属工艺展。

 

《中国美术报》:展览主题“熔古·铸今”是如何通过展览呈现的?

王晓昕:展览思路上,此次展览分“融古”和“铸今”两大主题板块,并通过两条展线分别呈现,而这两条路线又恰好对应习近平总书记所提出的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思想和重大任务,其中“融古”是创造性转化,“铸今”是创新性发展。


常沙娜 和平鸽大圆盘 黄金、紫铜、珐琅釉 31cm×31cm×40cm  1952年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其中“融古”首先呈现的是传统形态和传统工艺的作品。例如位于展厅入口处的常沙娜《和平鸽大圆盘》,这件作品采用传统题材、传统的敦煌装饰纹样以及传统的景泰蓝工艺制作完成。


熊松涛 繁荣绽放 白银、珐琅 51cm×51cm×11cm  2020年


其次,除了纯粹继承传统的作品外,还有一些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范围的转变或转换,这也是“融古”的路径。如熊松涛的《繁荣绽放》,虽然也采用了传统题材、传统装饰纹样以及传统的珐琅工艺,但它的釉料和掐丝与传统工艺完全不同,首先釉料由传统的浑浊不透明釉料转变为透明釉料,胎体也不是铜胎而是选用纯度高达99.99%的白银做胎底,工艺上发生了非常大的转变。


王晓昕 文以铸魂 银、珐琅、金 30cm×20cm×20cm×3  2019年


我的作品《文以铸魂》选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青瓷意象及梅瓶、玉壶春瓶的经典造型,采用“燕京八绝”之一的景泰蓝工艺,再创造性地加上当代艺术的解构与重塑方式,结合陶瓷开片、修补的效果痕迹,创造性地使古老的工艺品种展示出与以往不同的全新魅力。这一创作旨在表现中华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展示古老文明在现代社会与新技术、新工艺碰撞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日】原智 螺 金、银、铁 20cm×20cm×18cm  2018年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日本艺术家原智的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创新。他使用传统的金银错工艺,又创造性地发明了鱼子象嵌技法,使作品产生了与众与同的观赏效果。这些作品都是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开启创新了一个新的艺术面貌和状态。


【英】大卫·克拉克 整容 锡、漆 50cm×40cm×5  2017年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另一条展线“铸今”从总体来说就是在当代艺术思潮,比如说新工艺、新技术的影响下,用当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展现纯粹创新的创作。例如“铸今”的开篇是大卫·克拉克的《整容》。艺术家把从拍卖会上买的古董银器,通过现代机器进行切割抛光,这种完全现代造物式的批量生产工艺,使作品呈现出非常有特色的面貌。


王克震 管器 纯银、不锈钢 50cm×50cm  2020年


王克震的《管器》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通风管道,用纯银通过锻造,挤压、拉长、折叠成型,是一个可以根据情况而改变成装置的作品。


YDMD 消失的另一半 铅锡合金、维多利亚时期古董烛台 43cm×33cm×19.6cm 2014年 图片由作者本人提供


YDMD的《消失的另一半》,是通过3D扫描、3D打印和铸造工艺,将一支落单的维多利亚时期黄铜烛台进行复制、变形,创造一种介于现代科技和传统功能性物品之间的戏剧性对话,试图通过现代化的手段去迎合日常使用的传统。

总之这一部分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传统,是西方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观念的表现和呈现。


《中国美术报》:由此可见这些作品既有传统又有现代,既有老技艺又有新技术,既有工艺美术又有当代艺术,您如何让这些作品在展览中达到和谐统一的效果?

王晓昕:此次展览的作品均为国际当代高等院校和产业行业领域非常优秀、前沿的金属艺术作品,既有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承古力作,也有国内外艺术家、高校学者的创意新作,在我看来,这种多元共存、百花齐放的面貌才是金属艺术发展所需要的健康生态。

“熔古·铸今”也并不意味着他们是一种融合的关系,他们可以互相有交集、借鉴,但也可以按照原来的方式创作传承。我策划此次展览的目的之一,就是把这种客观存在的多元状态展现出来,观众可以在我们的策划下,在参观展览的过程中感受到这种多样性存在,并能够从中找到它们的区别,甚至是微妙的联系。

 

《中国美术报》:数字化制造技术对金属工艺美术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就目前的发展而言,有哪些态势已经显现?

王晓昕:以金工首饰的行业生产为例,3D打印已成为其生产成型过程的重要辅助手段,这是数字化制造技术在某个行业里发生重大影响的一个态势。在艺术家和工艺美术大师的工作室,3D打印技术的认可度有很大的提升,但创作过程仍以手工为主,毕竟对于艺术家而言,手工有其独特的价值所在。

 

《中国美术报》:除了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传统工艺美术关系的研究外,您现在主要研究什么方向?

王晓昕:我目前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以金属艺术为切入点,探索传统工艺美术当代转换与实践的路径。在研究以3D打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技术与传统工艺美术交汇与融合过程中,我发现3D打印技术的发展将在工艺美术领域逐渐实现个体劳动的全面化、艺术设计的全民化以及大众审美的私人化,3D打印技术比以往任何一种工艺技术都更加准确地迎合了当前个性化定制时代的大众审美,在可预见的未来,个性化定制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可以说个性定制化服务的时代已经到来。

我们将如何在这样的未来之路上越走越远?探索传统文化的当代转换是一条可行路径。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我们有非常深厚的传统文化,把这些传统文化挖掘出来,让它们和现在的当代文化产生关联,这才是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

 

《中国美术报》:从教学的角度看,关于传统工艺美术的当代转换有没有比较成功的案例?

王晓昕: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注重专业教学、创作设计、社会实践、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在教学方面,教师有意会将自己身上的传统工艺等元素传授给学生,加深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创作设计方面,受清华大学多学科尤其是理工学科的影响,学生的作品也往往呈现跨界特色。社会实践方面,我们会带领学生前往传统工艺的产区实习实践,以此反哺教学。文化传播方面,此次展览就是金属艺术传播与研究的落地与物化。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项目


在我看来,2017年雪花秀联合清华大学共同创立的“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项目,是传统工艺美术当代转换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一项目致力于支持中国非遗手工技艺的研究保护和创新发展,促进传统之美的文化振兴。每一年,非遗保护专项基金都会选择一项非遗技艺进行深入研究、保护与推广,例如2019年选择以云南金属工艺为课题,以乌铜走银制作技艺、银饰锻制技艺、斑铜制作技艺、户撒刀锻制技艺、锡器制作技艺这五大云南最具代表性的金属工艺为研究对象,除了对云南金工传承人进行采访调研、专家研讨外,还组织拍摄团队以纪录片的形式对重要的传统工艺门类进行纪录,并借助明星的影响力、时尚元素的传播力对其进行宣传。


“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2019年度成果展现场“文化之美·金有所属”项目守护人佘诗曼参观成果展


活动期间,还开展了“传统金属工艺传承与创新研修班”,通过带领金工学员研究理论、出国游学、创新实践等一系列探索性工作,为云南金属工艺的传承发展与复兴探寻全新的思路。随后,项目举办了“汲古·融今”——传统金属工艺当代转化和创新发展国际研讨会、“清华大学雪花秀非遗保护基金”2019年度成果展,探讨与展示传统金属工艺当代转化和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还出版了《“文化之美·金有所属”云南金属工艺项目白皮书》,书中详细收录了云南金属工艺的发展史、工艺特点、行业现状,当地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的访谈实录,国内权威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不仅是一年非遗保护工作的成果回报,也是一份凝结各方心血的行业力作。

这一项目涉及非遗技艺的研究、保护与推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社会性人才的定位与培养,过程和成果亦涵盖实地考察、视频纪录、研修课程、论坛研讨、展览展示、文献出版等,几乎涉及传统工艺美术当代转换的方方面面。


《中国美术报》:在“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研讨会上,有哪些前沿观点值得关注?


周尚仪 传奇 银、檀木 30cm×20cm×20cm×2  2017年


王晓昕:虽然研讨会是在“熔古”和“铸今”这两个主题下展开的,但每位嘉宾的观点却发生了非常激烈的碰撞。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周尚仪结合自身实践,以中央政府赠香港特区大型雕塑礼品《紫荆花》雕塑作重点阐述,展示了传统工艺美术如何进行“熔古”和“铸今”。

英国艺术家乔纳森·伯伊德(Jonathan Boyd)主张采用跨学科的视野和方法,以数字制造技术3D打印介入工艺美术为切入点,对金属艺术的实践与理论作批判性反思和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工业设计学院副院长、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首饰专业负责人郑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通过对贵州苗族花丝的挖掘与现代创新开发设计,为传统金属工艺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英】克里斯·奈特 出生杯 银 13cm×6.5cm×6.2cm、15cm×6cm×6.8cm  2018年


英国皇家艺术学会会员和委员会成员克里斯·奈特(Chris Knight)强调,真正的创造必然立足于传统之上,从新的实际需求出发,才能真诚地制造。此外,贴合实际的设计实践和跨文化的设计合作为艺术家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本民族的和其他国家地区的,现代工艺和传统工艺的彼此交融,为金属艺术带来全新面貌。

从这些专家的发言和实例分享中,我们已发现关于金属艺术的“熔古”和“铸今”已形成了多元的样态。


《中国美术报》:总结一下,在您看来,“熔古•铸今”到底是熔的哪些“古”?而什么样的“今”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王晓昕:“熔古”即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就是把我们的传统文化从资源形态转化成价值形态,如何将传统文化的真正价值释放出来?在我看来就是把传统文化中的一些装饰的内容、工艺的技术以及对材料的认知等比较本体化的内容挖掘出来,和现代人的生活相适应。那么“铸今”更多的是从新技术、新工艺、新材质等作为切入点进行融入,例如数字化制造技术、新的艺术思潮、新的艺术理念等,让作品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符合现代人的生活。


展览信息


熔古·铸今——中国国际当代金属艺术展


总策划

周尚仪


学术主持

 陈岸瑛


策展人

王晓昕


联合策展人

黄晓望  申文广  李 蕤


支持机构

国家艺术基金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承办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金属艺术专业委员会、北京工美艺术研究院


协办单位

河南华夏铜艺成型技术研究院、白瑞艺术空间


学术支持

中国《装饰》杂志社、《上海工艺美术》杂志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