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高千寻 · 吴一峰作品专题

日期:2021-03-22 10:38:29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峰高千寻 · 吴一峰作品专题



传统山水画强调“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把后者作为更重要、更具根本性的东西,由此形成了山水画不同于西方风景画的超世俗的诗性特征。元以降的山水画转向以笔墨形式传递自然诗意,营造人格化空间情境的道路,也植根于此。因此,无论是重丘壑的“北宗”,还是重笔墨的“南宗”,都追求空间境界的想象创造和形式语言的写意性,而不以对景物的真实再现为目标。





嘉德四季第58期拍卖会
墨萃琳琅(二)


 拍卖时间 
3月28日(周日)9:30
3月28日(周日)14:0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1933年春,四川文艺界欢迎黄宾虹(前排左五)、
吴一峰(前排左四)入蜀讲学留影


吴一峰对“实景性”山水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传统的写意性,而靠近了风景画的“再现性”。他做出这样的选择,或与西画的启示有关,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其主要影响来自《徐霞客游记》。徐霞客(1586-1641)是中国以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其《游记》是卓越的地理学著作,也是出色的游记文学作品。《游记》关注山川形胜、岩石地貌、水文气象、生物矿产、地方风俗,也以宏丽而又细密的散文手法描绘风光景物,记录社会人情,抒写内在情感,被称作是“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Lot 1010
吴一峰 山城晓市
纸本 镜心
39×55cm
出版:《吴一峰山水画集》第115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吴一峰自幼喜读《徐霞客游记》,学习美术后曾立下决心循着《徐霞客游记》游观名山大川,并为之作插图。他的西南写生都随身携带一部《徐霞客游记》,还动手写下了相当数量的游记文字;吴一峰和徐霞客的最大共同处是都酷爱山水,如他在诗中表达的“何物足娱情,唯有水与山”,“爱山游山爱画山,心中幻出梦里山”。他的写生活动是与他的山水游观和相应的人文考察结为一体的。从某种程度说,写生是其“游”的一部分,两者同样是他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东西。在写生作品中,他把自己的所见所感和徐霞客的记述、感知相印证,化为画画的空间建构即艺术的“实景”创造。在《〈吴一峰艺术年谱〉序》中,我曾用“艺术地理学的质量”来形容这一特点。“艺术“是感性的、心理的;“地理学”是理性的、求是的,两者的“结合”是将科学因素引入艺术,这与追求“科学性”的20世纪中国艺术潮流相一致,但它并不脱离传统方式和传统风格——这是吴一峰最独特的地方。


Lot 1008
吴一峰 松山道上
纸本 镜心
39×55cm
出版:《吴一峰山水画集》第244页,文物出版社,2007年。

吴一峰钟情于写生,与黄宾虹有一定关系。约20世纪20年代后期,其一峰因与张大千交往而结识黄宾虹,曾登门请教。1932年,吴一峰随黄入川,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随侍左右,多得黄氏指点。不过,从观念上看,黄宾虹的“师造化”主张强调对自然的观察体悟,并通过观察体悟深化对笔墨的理解与创造;吴一峰则更关注对象自身的特点与意义。从写生实践看,黄宾虹是以速写性的笔线大略勾画山水结构,并不追求描绘的“实景性”;吴一峰则强调对山石、屋木、舟船等的具体刻画,追求对“实景”的接近。从功能看,黄宾虹的写生是作为理解与记忆自然对象的手段,而不是创作的画稿与母式;吴一峰则把对景写生作为创作的稿本和依据。黄宾虹的最终追求是把所见景物转化为“有意味”的笔墨形式,吴一峰最终追求的则是真实景观的生动再现。总之,二人写生的不同是主要的方面。


Lot 1009
吴一峰 峨眉积雪
纸本 镜心
67×45cm

吴一峰与李可染是同龄人,都是对景写生的名手。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人有过艺术上的交流。前面说过,李的写生是对景落墨并完成,在创作上却强调脱离画稿,重新构思,与吴的不同是很明显的。此外,李强调表现个人对自然的独特感受,强调造境,而不同于吴的重视特定地理空间与境界。二人都看重笔墨方法,但李可染侧重墨法和从墨法上突破,突出绘画手段与风格的现代感;吴一峰侧重笔法与色彩,讲究用笔与用色的丰富变化,重视与传统绘画在画法风格上的联系。如果说,脱胎于对景写生的李可染在创作上走向了“写意”或者说“中国式浪漫主义”;那么,同样是脱胎于对景写生的吴一峰在创作上则始终坚持着“实景”或者说“中国式写实主义”。

——节选自郎绍君《客行万里峰高千寻—吴一峰的山水画》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