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风华·笔墨新象

日期:2021-03-17 11:35:00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当代风华·笔墨新象


应物,象形是也。此为南齐谢赫在其“六法”中提出的观点。画家在准确、真实描绘客观对象的同时,更要讲究对物象内在特质及精神的表达,以求形神兼备、气韵生动。当代画家尤其是中青年艺术家群体,大都接受过系统的学院训练,拥有中外古今丰富的视觉经验,其作品有着迥然不同与前人的创作思维和表现手法,代表当代水墨发展的新面貌和新趋势,值得关注。





嘉德四季第58期拍卖会
墨萃琳琅(二)


 拍卖时间 
3月28日(周日)9:30
3月28日(周日)14:00


 拍卖地点 

嘉德艺术中心B1层A厅
(北京市东城区王府井大街1号)




Lot 1092

柳谦 长风万里送秋雁

绢本 镜心

74×104cm


柳谦先生的作品,无论山水还是花鸟、人物,都有浓厚的文人气,画风俊朗,格致清奇,而意韵深永。他能敬心承领生生哲学的智慧和释道思想的精髓,用细腻的笔墨传递微妙的情愫,将传统文人的精神义脉与当下直接的体验融合起来,表现自己的价值世界。读其画,优雅宁静的气息扑面而来。如他画“一钵江雪,天外梵音”,雪意阑珊,岸边寒林枯槎,一出家人戴笠乘舟就要远行,气氛寂寥,真有高风绝尘的感觉。他画旧时明月,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时的诗意,古梅绽出新朵,纵马横笛之人吹出心音,氤氲着一种超诣的意趣。他的画追求高古的格调,即使是写生之作,也能脱略时史的痕迹,传递出独特的生命智慧。如一组黄山游历之作,构图奇迥,大开大合,笔墨也洗练老到,心期万类中,黄山无不有,他记一时之兴,独领一种风流,令观者意豁。我对柳谦先生的艺术道路有些了解,他富有春秋,于诗画一道,精进不已,日臻佳境。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能深知凡所有相、皆为虚妄的道理,只为心灵留影。他以诗心去穿透画境,将笔墨、形式与气象融合起来,如今已多有所得,未来一定会开拓出更值期待的新面貌。


——朱良志


Lot 1095

李振 煦日

纸本 镜心

139×76cm


如果说我们把艺术的方式作为体悟自然的过程,就像站在清晨的树林里,清澈的河水边深深地呼吸,净化内心,融入自然。李振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他对艺术语言思考与探索有着持久的准备,在画面前的反反复复的日子里,耐得住时光的发问,有若沙漠中寻水,默默积累着学理与笔墨的心性涵义。有一日李振对我说,前几年读研时理解的一句话,今天突然唤醒了许多笔墨的课题,使内心充满了活力。我想,这就是李振的深呼吸,也若“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李振的画是从心底散发出来的,画面充满了关于心性,关于意象的审美感知,其笔墨意味深长。这些经历艰辛的画面诉说着他在自然状态下的种种相遇之境。于此显现出生活的态度,当下生存的再现,还有现象与本体、主客体的品质和方向等等都成为李振水墨语言的取道载体。这里呈现了一个顺其自然的求道者,画风朴素,灵明而淳厚。这样的树林中呼吸聆听,闲步,时而奔走,伫望。丰厚不尽的自然空间,每天都迎来了一个性情平和,内心淳厚而又清澈明净的李振。


——田黎明


Lot 1096

朱晶 春风吹过

纸本 镜心

171×93cm


朱晶是一位善于思考的画家,她既摆脱了传统的工笔、写意画种的界限,也摆脱了写实语言与现实主义的束缚,从而走向更宽泛自由的艺术表现。她的画不仅从气息和意境上取胜,而且在技法上亦可看到她在线条的驾驭和笔墨的构建上有着深厚的功力,她的作品让我们看起来比较“新”,在形式美感上与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很自然地“链接”在一起,很容易产生共鸣。可以说朱晶完成了传统笔墨符号向现代视觉图式的自然转换。并且找到了自已的艺术语言及语言结构体看,这个很难能可贵。

综观朱晶的新具象系列作品,她强化了古人笔墨语言中的形式因素,将其与西方现代构成的形式美学系统巧妙地衔接,使之产生了种洋溢着高古气息和现代意蕴的大美。作为当代画家,朱晶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现代乃至当代的发展。这里的“现代”,就是要打开画传统接通现代造型观念的通道使古与今联系起来。因又不仅仅停留在中国的传统体系里,而是凭着学院教育给予的综合知识,对包括西方现代以来绘画艺术的表现与表达方式作有选择的吸收。在我看来,她的理想是要在保留传画含蓄典雅特征的基础上,建立宽阔丰富和具有现代气息的代画格式,这种目标是整个中国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临的重要课题。


——尚辉


Lot 1094

赵少俨 香风十里弄晴晖

纸本 镜心

134×68cm


看了赵少俨的一些作品,首先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年轻画家,能够认准传统的目标坚持不懈地探索,实属不易。在今天这样一个商业化时代,很多画家的心态都浮躁难堪,草草练上几笔中国画后,就自封猴王、猫王、梅王、竹王之名,然后满世界炒作自己,俨然一副大师的模样,实在令人生厌。这一点在赵少俨的身上还没有看到,至少从学画到现在的十数年中,他没有追逐潮流、没有跟风做秀、没有哗众取宠,而是显现出某种定力,专心于传统的理解与研习,较为难得。翻阅他的作品,更有感于他于画学的用力之勤。其大写意花鸟取法近世,师从多家,能较为深入地把握齐白石、赵之谦等笔法造境之趣。落笔之中难见江湖之气,而多干练磊落,颇能化古为今,于“雅”、“俗”之间别开生面。我想,一个年轻画家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其根源还是在于他的勤勉。因为中国画的传统精神是在不断的临习之中,慢慢体会方能有所获得的没有一个量上的积累,不要说以笔墨造雅正之气,就连探首窥视其丝毫之妙也难得。而赵少俨正能如此,他致力于临摹写生,与古人对话、与自然神交,其所作所习,数量惊人。而这数量惊人的所作所习,方才能令其探足传统,以一颗年轻而敏感的心灵去体会并感悟中国画传统的博大与精深。有鉴于此,我相信他还能一路走下去,因为他仍然年轻。


——张晓凌


Lot 1093

李炯 花鸟四条屏

纸本 镜心

88×25cm(4)


虽然李炯的创作多为工写兼具,但他并未在绘画创作中显得谨小慎微,畏首畏尾,而能让自己处在一个非常放松的状态中,收放自如,不为创作而创作,更多的是一种自然思绪的流淌和倾诉,作品松动,让人舒心。其创作不为外相所惑,直抵中国画之核心,重视感受,抒发性灵。听到窗外鹧鸪鸣叫,提笔而画,他画的是他心中的那只鹧鸪鸟,飞在笔端,一诉衷肠。不受题材和尺幅所限,只要是他想表达的,他都能以一种放松的、冲和的态度诉诸笔端,这是很多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创作大幅作品,气象宽广,意蕴深远;不足盈尺的小品,又能精细入微。线条中流动着的是缕缕情思,水墨氤氲中表达的是细腻丰盈的情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常年临池不辍,善于学习,勤于思考,定能有所建树和突破,李炯之艺术前途不可限量。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