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竞拍
·奇 木·

L 36 cm,72.4 g



5.5×1.2×32 cm


L 69.2 cm×2
起拍价:RMB 1,000

清代宋于廷于《平萧曲注》中称,黔平溪郑氏,取竹作洞萧,分寸节度,皆合古制,其声清越,听之有雌雄,家传此技已数百年,造时必夜分万赖寂,始为之。箫,为中国传统八音管乐之一,其种类有洞箫、琴箫、尺八、玉屏箫等,前三者皆以紫竹为上。唯玉屏箫,出黔东玉屏县,又名平萧,以细长之黄竹为材,故声不甚大,文人喜以自娱,擅箫者亦珍视之。清乾隆《玉屏县志》曾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细长黄竹制箫,包浆细腻。长约二尺,径三分,正五背一共六孔,箫顶镂雕作钱纹,箫管自上而下遍刻铭纹。箫身上部行书阴刻诗文:“得遇知音调心曲,高山流水少知音,雅调依然奉八九,最是天明桥畔前,教人静吁不胜情”,下部刻“古平溪郑芝山精造”,尾刻“步青”印章纹,表明为郑步青所制。

郑芝山,为清咸丰时于玉屏所开设之制萧店铺,因其选材精,工艺佳,而广受世人喜爱。民国时期,郑芝山长子步青、次子丹青精制的“平箫”曾于1913年,送样参加英国都伦敦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并获银奖。

铭文:无人酬赏监。廿四桥边月,无情却有情,玉人良夜品,
不是断肠声,民国七年。古平溪郑芝山精造。
钤印:随形阴刻“步青”印款

H 68 cm(带座)
起拍价:RMB 15,000

山子以天然奇木为材,随形而作,形制高雅俊秀,以自然之貌示人,似供石矗立,舒卷多姿,灵动而不失之气韵,可作山石般陈设。奇木山子其作为文玩的历史,要晚于石山,但至少在北宋年间,木山子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钟爱之雅物,是为文房厅堂间绝尘妙设。下配木座。

95.5×7.6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件竹匾以圆竹剖制,包浆红润,阴刻梅花枝干自底部盘曲回环上升,呈现遒劲之态。落款篆书“古柴白梅”,行书年款“戊午年画”,印文“墨□”。

于竹上刻字出现甚早,起源于商代,《尚书•多士》中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直至两晋时期随着造纸行业逐步发达才最终改变以竹刻字的格局,但是在竹匾额上刻字的传统也一直保存下来,在明清时期此类竹器颇多。

Lot 10351
清 紫檀云石砚屏

砚屏以细密紫檀制,分为插屏及器座两部分,边抹起线,简洁疏朗。屏芯嵌云石,正面刻铭“天外山峰削不成”,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行经华阴》,落款“石生题”,印文“石生”。背面刻铭“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庚申二月石生并刻。”屏芯云山苍茫、烟笼天际,宛如笔墨苍润的泼墨山水,文气十足。底座以花瓶式站牙抵夹。设绦环板,枨下安有壸门式披水牙子。

石生,清嘉道时画家,安徽巢县人,字笠人。
·奇 石·

H 27.8 cm
起拍价:RMB 1,000


H 47 cm
起拍价:RMB 1,000

·铜 器·

5.6×5.5×10.7 cm,527 g
起拍价:RMB 1,000



H 11.5 cm,311.4 g
起拍价:RMB 1,000

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据《地藏十轮经》讲,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佛的咐嘱,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至弥勒佛降生人间前这段时间内,六道一切众生皆由地藏菩萨来教化。

口径:10.8 cm,H 13.7 cm,1213.3 g
起拍价:RMB 50,000

炉鼎式,内堂深,洗口微内倾,外沿起台,下折出直颈,颈上一对天鸡耳衔环,炉身承三足。天鸡鬃毛卷曲,俯首向下,丹凤双目,如意形鼻,造型别致,饶有气势。底部“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款字深峻,结体规整。铜质精良,沉重压手。鼎式炉自明代起已有,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与此件拍品形制及尺寸相仿。

明吕震撰《宣德彝器图谱•卷十一》(廿卷谱)记载:“飞凤耳蟠虬大彝炉,坤宁宫慈寿殿东西两香阁,各一座……”皇太后以及各宫妃嫔均得到赏赐。古人多用香熏在室内熏香净化空气,或熏衣被而保持香气,以示高洁,由此可见这种飞凤(天鸡)装饰的香炉可作闺阁熏香之器。而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宣炉小志》载:“天鸡即火鸡也,能吞火,会意象形故以铸炉……”由此采用天鸡造型亦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D 10.9 cm,H 13.8 cm,653.7 g
起拍价:RMB 1,000

此炉铜质精炼,仿三代青铜鼎式,上置双耳,炉腹深俊饱满,下承三柱状足。通身以错银工艺装饰,腹部作饕餮兽面纹样,四周则以回纹为地,纹饰制作繁复密致,平整圆滑。炉上配红木镂空卷草纹鼎盖,其上置玛瑙扭顶,使鼎炉体现沉厚庄重同时,又不失清秀雅致之气。器底错银 “石叟”二字款识。
·佳玉雅瓷·

L 5.9 cm,L 5.2 cm
起拍价:RMB 10,000


D 16 cm,H 21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器撇口,细长颈,足胫外撇,矮圈足。周身施青釉,肥厚滋润。器身刻绘折枝花卉,纹饰清新雅致,花叶翻卷流畅,富有动感。全器造型别致,俊秀挺拔,隽雅端丽,纯净釉色与古朴之器形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带有原装木盒。

D 8 cm,H 38 cm
来源:日本京都天龙寺旧藏。
起拍价:RMB 1,000

此器原为凤尾尊,虽敞口长颈已失,仍可想见造型之端庄典雅。底部一侧釉面开裂,露胎,可见其胎体浑厚,修胎规整。整体釉色青翠诱人,静穆渊深,纹饰精美细腻。腹部以连续锦纹地衬托圆形开光折枝牡丹,腹下近足处施细长菊瓣纹。纹饰刻划流畅,布局饱满,毫无做作和滞涩之感。带有原装木盒,题签“第五三五号 天龙寺青瓷”,原为日本京都天龙寺旧藏。
·砚 石·

15.2×11×3.6 cm
起拍价:RMB 1,000

白端砚,洁白如雪,莹润如玉,在端石门类中卓然不群,独树一帜。砚书中首见白端之名,出自万历时期的文人学者屠隆所著《考盘余事》,其后的清代文房著作中亦多有提及,如乾隆时期陈龄在《端石拟》中记载:“七星岩,产石名白端,色白如雪,作朱砚最佳。”可见其适于研磨朱砂。此砚制作工艺极为精良,墨池环以如意云纹,风格华美清新,雕工精细,是为可用可赏之雅物。

19×12.7×3.3 cm
起拍价:RMB 1,000

砚老坑端石随形制,以天然之材,略加打磨。砚首浮雕云蝠纹,云纹延展至砚背,制者巧妙利用石眼,巧做月入云中意境。砚堂微凹,注以清水,恍若流云浮动,若行笔泼墨,水引墨泛处逸气横溢。宋代《端溪砚谱》中即有“石色贵青紫”之说,此件石色黝而紫,石质温润柔细,抚之如婴肌,具火捺、石眼、蕉叶白、青花等石品,自然天成。
·地 毯·

306.5×255 cm
来源:匠心纺
起拍价:RMB 1,000

毯长方形,设一道藏青色素边。毯心作栗红色大地,以两道湖蓝色边裹夹连珠纹为界栏,将毯心分成横四竖五的方格,内绘饰藻井图。整器设色明艳亮丽,活泼轻快,无方向性,便于陈设。

303×249 cm
来源:匠心纺
起拍价:RMB 1,000

毯长方形,设两道边,外为棕色素边,捏边于姜黄色地上饰万字纹,寓意福寿绵延。毯心亦作姜黄色地,其上蓝色宝石满布,如漫天星辰闪烁。整器设色明快不失沉稳,冷暖对比鲜明,无方向性,便于铺陈。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