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漫生活

日期:2021-03-16 09:20:48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文人漫生活



案头清供,是文人雅致闲适之生活的缩影,体现了古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精神追求。斋室之中,置奇石嘉木,或立或卧,恍然间享林野之趣,与造物游。设花器香事,摆案上小器诸件,燕闲之日,蕉竹掩映,燕雀啼鸣,烹茶焚香赏花,听焦桐之音,赏案上雅玩,不亦乐乎?

本期网络拍卖,我们继续推出“文人漫生活”专场,甄选数十件斋室雅玩,供君清赏,一展文人漫生活之精神。




文人漫生活


线上预展:
3月12日 10:00开始
拍卖时间:
3月14日 20:00(开拍)
3月16日 19:00(结拍)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参与竞拍


 ·奇  木· 


Lot 10304
清 沉香木梅花纹如意

L 36 cm,72.4 g

起拍价:RMB 1,000


明人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说:“如意,古人以铁为之,防不测也,时或用以指画向往,后有雕竹为之。”竹木雕刻如意,明末清初时最为流行,主要为文人士大夫案头上的陈设和清玩。



此如意即是以沉香木制,保留其天然形态,加以雕琢梅花纹,风格稚拙古朴。柄首雕梅花枝头抱春,枝干蜿蜒虬曲,枝头花朵盛放。柄身细长,随形附势,保留其天然结节,镂空雕刻侧枝围绕主干盘枝生长,线条弯曲巧致,刀法圆熟。如意造型奇特,卧放则肩部隆起,长柄微微弯曲,呈“S”形状,舒展有度,曲线优美。此器玲珑剔透,尾端配以黄色长丝穗。经久把玩,包浆莹润,香味悠长。其雕刻细致,造型流畅自然,且寓意美好,陈于厅堂,不仅雅意顿生,更添祥瑞之气。


Lot 10306
清晚期 紫檀风竹纹诗文臂搁

5.5×1.2×32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臂搁以紫檀制成,木色黝黑泛紫,周身牛毛纹。仿竹节,形似覆瓦,一面浮雕风竹图,竹筱受风,竹叶凌空徐扬。背面镌行书诗文“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傲迎冰霜雪,潇洒在四时。”落款“壬辰夏逸农制”。


Lot 10311
民国 郑芝山精造玉屏长箫一对

L 69.2 cm×2

起拍价:RMB 1,000



清代宋于廷于《平萧曲注》中称,黔平溪郑氏,取竹作洞萧,分寸节度,皆合古制,其声清越,听之有雌雄,家传此技已数百年,造时必夜分万赖寂,始为之。箫,为中国传统八音管乐之一,其种类有洞箫、琴箫、尺八、玉屏箫等,前三者皆以紫竹为上。唯玉屏箫,出黔东玉屏县,又名平萧,以细长之黄竹为材,故声不甚大,文人喜以自娱,擅箫者亦珍视之。清乾隆《玉屏县志》曾载:“平箫,邑人郑氏得之异传,音韵清越。善音者,谓不减风笙。”细长黄竹制箫,包浆细腻。长约二尺,径三分,正五背一共六孔,箫顶镂雕作钱纹,箫管自上而下遍刻铭纹。箫身上部行书阴刻诗文:“得遇知音调心曲,高山流水少知音,雅调依然奉八九,最是天明桥畔前,教人静吁不胜情”,下部刻“古平溪郑芝山精造”,尾刻“步青”印章纹,表明为郑步青所制。



郑芝山,为清咸丰时于玉屏所开设之制萧店铺,因其选材精,工艺佳,而广受世人喜爱。民国时期,郑芝山长子步青、次子丹青精制的“平箫”曾于1913年,送样参加英国都伦敦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并获银奖。


铭文:无人酬赏监。廿四桥边月,无情却有情,玉人良夜品,

不是断肠声,民国七年。古平溪郑芝山精造。

钤印:随形阴刻“步青”印款


Lot 10347
清 奇木山子(带座)

H 68 cm(带座)

起拍价:RMB 15,000



山子以天然奇木为材,随形而作,形制高雅俊秀,以自然之貌示人,似供石矗立,舒卷多姿,灵动而不失之气韵,可作山石般陈设。奇木山子其作为文玩的历史,要晚于石山,但至少在北宋年间,木山子已是文人士大夫阶层钟爱之雅物,是为文房厅堂间绝尘妙设。下配木座。


Lot 10352
清 “古柴白梅”铭竹挂匾

95.5×7.6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件竹匾以圆竹剖制,包浆红润,阴刻梅花枝干自底部盘曲回环上升,呈现遒劲之态。落款篆书“古柴白梅”,行书年款“戊午年画”,印文“墨□”。



于竹上刻字出现甚早,起源于商代,《尚书•多士》中云:惟殷先人,有册有典。直至两晋时期随着造纸行业逐步发达才最终改变以竹刻字的格局,但是在竹匾额上刻字的传统也一直保存下来,在明清时期此类竹器颇多。


Lot 10351

清 紫檀云石砚屏

16.8×12.5×31 cm
起拍价:RMB 1,000


砚屏以细密紫檀制,分为插屏及器座两部分,边抹起线,简洁疏朗。屏芯嵌云石,正面刻铭“天外山峰削不成”,出自唐代诗人崔颢的《行经华阴》,落款“石生题”,印文“石生”。背面刻铭“远观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庚申二月石生并刻。”屏芯云山苍茫、烟笼天际,宛如笔墨苍润的泼墨山水,文气十足。底座以花瓶式站牙抵夹。设绦环板,枨下安有壸门式披水牙子。



石生,清嘉道时画家,安徽巢县人,字笠人。


 ·奇  石· 


Lot 10356
清 灵璧石摆件带座

H 27.8 cm

起拍价:RMB 1,000



灵璧石横峰,巧用凹凸随形而就。其表面嶙峋,沟壑交错,具有皱、透、漏的特点,气韵苍古,富表现力。其形状若假山,多面可视,天然美观。下配木座。


Lot 10357
清 英石摆件带座

H 47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石石体如烟波出岫,峰峦富于变化,表面褶皱曲折,节理交错,如江边山川峭壁,巨石排列,峭壁中间又有山岬、洞窟,包浆满覆,质地细密坚硬,铿然有声。石体为灰褐色,夹杂岩脉,整体观之,结构谨严又不乏变化,具大山大川气势,似可行、可望、可游、可居。配木座。


 ·铜  器· 


Lot 10321
明早期 铜鎏金巴思巴文印

5.6×5.5×10.7 cm,527 g

起拍价:RMB 1,000



此件红铜印,周身鎏金,双层束腰莲花托起宝珠钮,周身四面饰缠枝莲纹,枝叶翻卷自然,生动华丽。底部镌巴思巴印文。



藏传佛教对西藏的影响深远,除了如花开五叶般的分流宗派,而后更呈现政教合一的状况,由达赖与班禅分别统治前后藏地区,由于佛教在西藏社会的特殊地位,法王的印章的印钮也充分表现出这一种社会特征。比较常见的龙钮与狮钮之外,还有大量的如意钮、宝珠钮、法轮钮等具有宗教意识的印钮。


Lot 10331
明 铜鎏金地藏菩萨

H 11.5 cm,311.4 g

起拍价:RMB 1,000



地藏王菩萨,因其“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深密如秘藏”,故名地藏,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观音、文殊、普贤一起,深受世人敬仰。以其“久远劫来屡发弘愿”,故被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



此尊地藏菩萨由精铜铸造而成,作比丘相,面相方圆,嘴角上翘,面容宁静智慧,慈祥庄严。颈部饰有蚕节纹,坦露右肩,袈裟衣帛搭于左肩垂下,衣料厚重,极富质感。左手持宝珠,右手持法杖,站立于莲花座之上。整体小巧,铜质精炼,有雍容大度之态。



据《地藏十轮经》讲,其道场在安徽省池州市九华山,与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地藏菩萨本愿经》记载,地藏菩萨在忉利天宫受释迦牟尼佛的咐嘱,在释迦牟尼佛涅槃后至弥勒佛降生人间前这段时间内,六道一切众生皆由地藏菩萨来教化。


Lot 10334
明 “大明宣德年制”狮耳鼎炉

口径:10.8 cm,H 13.7 cm,1213.3 g

起拍价:RMB 50,000



炉鼎式,内堂深,洗口微内倾,外沿起台,下折出直颈,颈上一对天鸡耳衔环,炉身承三足。天鸡鬃毛卷曲,俯首向下,丹凤双目,如意形鼻,造型别致,饶有气势。底部“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楷书款,款字深峻,结体规整。铜质精良,沉重压手。鼎式炉自明代起已有,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例,与此件拍品形制及尺寸相仿。



明吕震撰《宣德彝器图谱•卷十一》(廿卷谱)记载:“飞凤耳蟠虬大彝炉,坤宁宫慈寿殿东西两香阁,各一座……”皇太后以及各宫妃嫔均得到赏赐。古人多用香熏在室内熏香净化空气,或熏衣被而保持香气,以示高洁,由此可见这种飞凤(天鸡)装饰的香炉可作闺阁熏香之器。而天鸡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鸟,《宣炉小志》载:“天鸡即火鸡也,能吞火,会意象形故以铸炉……”由此采用天鸡造型亦是取其神威以保平安之意。


Lot 10335
清 石叟款铜错银兽面纹鼎式炉

D 10.9 cm,H 13.8 cm,653.7 g

起拍价:RMB 1,000



此炉铜质精炼,仿三代青铜鼎式,上置双耳,炉腹深俊饱满,下承三柱状足。通身以错银工艺装饰,腹部作饕餮兽面纹样,四周则以回纹为地,纹饰制作繁复密致,平整圆滑。炉上配红木镂空卷草纹鼎盖,其上置玛瑙扭顶,使鼎炉体现沉厚庄重同时,又不失清秀雅致之气。器底错银 “石叟”二字款识。


 ·佳玉雅瓷· 


Lot 10302
清 玉别子两只

L 5.9 cm,L 5.2 cm

起拍价:RMB 10,000



别子两件,青玉制,其上浮雕拐子纹为饰。别子是古代文人在线装书的套子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别住开口的器物。


Lot 10324
明早期 龙泉刻花花觚

D 16 cm,H 21 cm

起拍价:RMB 1,000



此器撇口,细长颈,足胫外撇,矮圈足。周身施青釉,肥厚滋润。器身刻绘折枝花卉,纹饰清新雅致,花叶翻卷流畅,富有动感。全器造型别致,俊秀挺拔,隽雅端丽,纯净釉色与古朴之器形完美结合,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带有原装木盒。


Lot 10325
明早期 龙泉刻花凤尾尊

D 8 cm,H 38 cm

来源:日本京都天龙寺旧藏。

起拍价:RMB 1,000



此器原为凤尾尊,虽敞口长颈已失,仍可想见造型之端庄典雅。底部一侧釉面开裂,露胎,可见其胎体浑厚,修胎规整。整体釉色青翠诱人,静穆渊深,纹饰精美细腻。腹部以连续锦纹地衬托圆形开光折枝牡丹,腹下近足处施细长菊瓣纹。纹饰刻划流畅,布局饱满,毫无做作和滞涩之感。带有原装木盒,题签“第五三五号 天龙寺青瓷”,原为日本京都天龙寺旧藏。


 ·砚  石· 


Lot 10339
清 白端如意云纹砚

15.2×11×3.6 cm

起拍价:RMB 1,000



白端砚,洁白如雪,莹润如玉,在端石门类中卓然不群,独树一帜。砚书中首见白端之名,出自万历时期的文人学者屠隆所著《考盘余事》,其后的清代文房著作中亦多有提及,如乾隆时期陈龄在《端石拟》中记载:“七星岩,产石名白端,色白如雪,作朱砚最佳。”可见其适于研磨朱砂。此砚制作工艺极为精良,墨池环以如意云纹,风格华美清新,雕工精细,是为可用可赏之雅物。


Lot 10340
清 端石云蝠纹砚(红木盖盒)

19×12.7×3.3 cm

起拍价:RMB 1,000



砚老坑端石随形制,以天然之材,略加打磨。砚首浮雕云蝠纹,云纹延展至砚背,制者巧妙利用石眼,巧做月入云中意境。砚堂微凹,注以清水,恍若流云浮动,若行笔泼墨,水引墨泛处逸气横溢。宋代《端溪砚谱》中即有“石色贵青紫”之说,此件石色黝而紫,石质温润柔细,抚之如婴肌,具火捺、石眼、蕉叶白、青花等石品,自然天成。


 ·地  毯· 


Lot 10327
当代 藻井纹地毯

306.5×255 cm

来源:匠心纺

起拍价:RMB 1,000



毯长方形,设一道藏青色素边。毯心作栗红色大地,以两道湖蓝色边裹夹连珠纹为界栏,将毯心分成横四竖五的方格,内绘饰藻井图。整器设色明艳亮丽,活泼轻快,无方向性,便于陈设。


Lot 10328
当代 蓝宝石纹地毯

303×249 cm

来源:匠心纺

起拍价:RMB 1,000



毯长方形,设两道边,外为棕色素边,捏边于姜黄色地上饰万字纹,寓意福寿绵延。毯心亦作姜黄色地,其上蓝色宝石满布,如漫天星辰闪烁。整器设色明快不失沉稳,冷暖对比鲜明,无方向性,便于铺陈。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