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在清华艺博开幕

日期:2021-03-12 14:45:11 来源:艺术中国

展览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在清华艺博开幕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05

 “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开幕式嘉宾合影

2021年3月10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迎来年度首个新展“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10

展厅现场

“热带风暴”共展出70余件印尼现当代艺术发展中的代表性作品,最早作品起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跨度近一个世纪。展览重视审美语言的多样性,囊括了素描、绘画、雕塑和视频。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12

展厅现场

展览中的两条叙事主线一方面概括了不同发展阶段的艺术风格和主题,另一方面通过聚焦艺术家、团体和学派,以及其间的联系来勾勒印尼艺术世界的成型轨迹。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15

展厅现场

此次展览的策展角度是通过展示年代与现场地貌,将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融入印尼艺术史迂回曲折的汪流之中。每件艺术作品都是时代无法重复的烙印,提醒我们回顾过往的时光、关注当下的现状以及放眼未来社会将会遇到的问题。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18

展厅现场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20

展厅现场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人口最多的热带气候国家,在世界文化宝库中占据着独特的一席之地。除了本土文化中民族、语言和宗教传统的多样性之外,其独特性还源于历史上与世界上不同文明的诸多碰撞。自20世纪初以来,印度尼西亚以一种渐进与激进并行的方式经历了社会文化变革的诸多阶段,从被殖民开启的现代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全球化的国家。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23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展览总策划苏丹为媒体记者进行专场导览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展览总策划苏丹认为,全球化的时代,印尼艺术很好地平衡了吸纳和输出的关系。雅加达、日惹这些城市的艺术生态非常健康,自由的思想从历史的躯干上生出不断结出丰硕的果实。因此参考印尼现当代艺术发展变迁的历史,会有利于我们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获得一些启示。“我相信观赏“热带风暴——印度尼西亚现当代艺术叙事”展,会让我们看清艺术发展和空间环境的关联,全球化不是21世纪的新现象,而是由来已久的历史事实。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牵涉到越来越广泛的地理区域。这也是当代艺术变得更加复杂更加综合的原因。”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27

展厅现场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部分:早期先锋、分歧地带、走向人民、交叉路径。

『早期先锋』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35

鲁道夫•博尼特《三个菜贩》1953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38

瓦尔特•施皮斯《原始森林虎蛇之斗》1928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41

辛杜达索诺•苏佐佐诺《坚不可摧的沙漠》1976

第一部分为“早期先锋”,主要展出早期重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这些艺术家在爪哇岛和巴厘岛开创了一种被称为“桑加”的艺术团体模式(“桑加”的字面意思是“工作室”或“协会”),在印尼独立前就已经很活跃。“桑加”艺术团体为作品争取展出,同时也为年轻艺术家创造学习和实践现代艺术的机会。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44

李曼峯《水牛牧童》1959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48

亨德拉·古那旺《母与子》1947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51

辛杜达索诺·苏佐佐诺《自恰者》1980 

『分歧地带』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55

特鲁巴斯·苏达尔索诺《人像》1955

第二部分为“分歧地带”,主要展出20世纪60年代末至80年代一些崭露头角的艺术家的作品。这一时期是艺术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许多艺术家职业生涯的起点都是雅加达、万隆或日惹的艺术学院的画室和讲台。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058

哈里加迪·苏马迪加加《梅拉斯蒂仪式》1972

这一时期艺术讨论的焦点是“抽象-形式主义”(盛行于万隆)与“社会-现实主义”(盛行于日惹)之间的分歧。但正如展览所示,二者之间的边界事实上并不明显,也并非一直存在,不同倾向的艺术作品之间差别往往仅体现在主题和风格之中。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05

扎伊尼《山羊》1977

『走向人民』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09

苏查纳·克尔顿《挖土豆的人们》1986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12

阿姆鲁斯•纳塔尔西亚《解渴》1962

第三部分“走向人民”的作品数量较少,主要展出20世纪60年代的一批艺术作品。这批作品描述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手法对后来的艺术家有极大启发。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15

佐科·佩基克《我的火车不久停》1989

『交叉路径』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18

F.X.哈索诺《诺贾的回忆2》2014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21

斯里·阿斯塔里《玫瑰人生》2006

本次展览作品最多的是第四部分“交叉路径”,展出具有不同倾向和艺术立场的各类流派的作品。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25

德德•埃里•苏普里亚《混凝土施工》1996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28

尼约曼·马斯里亚迪《我抓住它了》2008

1998年,印尼进入后苏哈托时代,政府逐渐放宽了审查制度,艺术家有更多机会登上国际艺术舞台,艺术发展也进入全新时期。这部分展出的艺术家已经在一个日渐全球化的艺术世界博得一席之地。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31

纽曼·努亚塔《婆罗浮屠6》2019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35

伊万•努尔《甲壳虫球》2018

展览中呈现的主要作品源自印尼收藏家林运强先生的收藏,其他作品来自林大艺术中心等艺术机构的支持。林先生是清华大学建筑学院1966届校友,华裔印尼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印尼现代艺术品收藏家、赞助人。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38

埃•尼约曼•马斯里亚迪《老大哥们》2000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43

尤斯蒂安·贾芬·维比索诺《诗意的社会》2016-2018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45

库辛·塞蒂亚迪卡拉《咸鱼2000》2000

他的艺术收藏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目前拥有相当数量的现代印尼艺术家的历史性作品。如今,他已成为印尼最大的艺术收藏家之一。当代印尼艺术是他大量而广泛的收藏品中的主力军,详尽而丰富地展现了当代印尼艺术叙事。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48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开幕式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51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致辞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154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展览总策划苏丹致辞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216

清华大学60级校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致辞

展览开幕式由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常务副馆长杜鹏飞主持,清华大学副校长、教务长杨斌,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展览总策划苏丹,清华大学校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杜钰洲先后致辞。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219

清华大学60级校友、艺术收藏家、展览总策划林运强先生的视频寄语

微信图片_20210312143223

杨斌副校长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共同向林运强先生对建筑馆北楼的捐赠表示感谢

开幕式播放了清华大学校友、艺术收藏家、展览总策划林运强先生的视频寄语。杨斌副校长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党委书记张悦共同向林运强先生的捐赠表示感谢。

展览将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三层展厅展出至7月18日。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