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农堂藏品捐赠西泠印社纪实

日期:2021-03-10 17:10:23 来源:西泠印社

拍卖 >椿农堂藏品捐赠西泠印社纪实


椿农堂藏品捐赠西泠印社纪实

选自 | 《西泠艺丛》2021年第2期 总第74期 |



文/谷松章
西泠印社理事
河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在美丽的杭州西湖中,孤山被誉为“湖山最盛处”,而坐落在孤山之上的西泠印社,则是印人心中仰之弥高的圣地,是印人的精神家园。西泠印社自建社伊始,就表现出它独标高格的气象。西泠印社“创社四英”——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都是驰誉印坛的艺术大家,他们筚路蓝缕,白手起家,历尽艰辛,靠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创建了西泠印社。可以说,从西泠印社创建之日起,乐于奉献,爱社如家就成为一种基因和传统。而公推吴昌硕为社长,更是显示出西泠印社海纳百川的宏大格局。自创社开始,西泠印社中人皆一时俊彦。西泠印社实至名归地被公推为“天下第一名社”,天下印人莫不以加入西泠印社为荣。


2019年9月10日,“中原印象·在豫西泠印社社员捐赠展暨河南印社篆刻艺术作品展”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和中国印学博物馆隆重开幕。前者是生活在河南的7位西泠印社社员拿出自己精心创作的书法篆刻作品,在西泠印社孤山社址展出后全部捐赠西泠印社,对参与者来说既是一件无上荣光的盛事,也是学习继承西泠印社前辈爱社如家传统的践行。后者则是河南印社遴选出60件社员的代表作作品走进西泠印社,“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既是河南印社和南方印友进行艺术交流的一次展览,又是致敬印学圣地西泠印社的一次汇报展。


此次活动为河南印社首次在河南省外举办展览,又是在印学圣地西泠印社进行,意义重大。河南印社空前重视,精英尽出,组织了以西泠印社理事、河南印社社长许雄志为首的代表团,赴杭州参加活动并拜谒印学圣地西泠印社。代表团成员主要是河南印社的中坚力量和青年才俊,其中,还有一位企业家,他就是河南印社副社长孙辉。


◎ 2019年9月10日,孙辉在“中原印象·在豫西泠印社社员捐赠展暨河南印社作品展”开幕式发言


孙辉,别署椿农堂。1973年出生于河南信阳固始县,1993年毕业于华北理工大学(原河北轻工业学校)陶瓷美术专业,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印社副社长、河南省青年书协副主席。


孙辉在大学期间就喜欢书法篆刻,刻过几百方印章。后来忙于经商,一度中断。近年又重新开始投入精力,研习书法篆刻。在书法上,他喜欢高古率意的秦简和马王堆帛书,刻苦研习。他的简帛书作品2017年入展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第二届书法临帖作品展”“全国第八届楹联书法作品展”,2018年应邀参加山东省博物馆举办的“书于竹帛——全国简帛书法邀请展”等。在篆刻上,他也开始尝试简帛书入印。孙辉热心艺术公益事业,多次资助河南书法篆刻展览,并邀请当今书法篆刻名家学者,如徐正濂、黄惇、赵熊、孙慰祖、刘恒、朱培尔等至河南讲学,为河南省书法篆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每位老师来豫讲学,孙辉都会热情接待,他近水楼台,请益良多。孙辉爱好金石文字,富收藏,秦汉玺印、砖瓦、印匋、金文、钱币、镜铭、简牍……只要是秦汉的文字,他都尽力搜求。他的收藏颇具规模,更有远大的理想——筹建河南金石文字博物馆,将其所藏向大众展示。


孙辉与河南印社的交集也有好几年了,他志愿赞助了多次河南印社和河南青年书法家协会的展览,加上自身又喜欢书法篆刻,与书法篆刻圈交往日多。河南印社近年在许雄志社长的领导下蒸蒸日上,活动丰富,人才辈出,有着良好的氛围。孙辉很喜欢这样的氛围,他认为这是在商场之外的一片净土,就申请加入了河南印社。他对河南篆刻事业的热心资助和贡献有目共睹,在2019年5月15日举行的河南印社第二届社员大会上,他当选为河南印社副社长。


河南印社的杭州之行,孙辉积极参加,为“河南印社作品展”提供了篆刻印屏。作为一名篆刻作者,他还没到过西泠印社,这次“西泠朝圣”的机会他一定不能错过!河南印社考虑到两个展览同时开幕,“中原印象·在豫西泠印社社员捐赠展”已经基本囊括了在河南的西泠印社社员,所以“河南印社作品展”想找一位没有加入西泠印社的代表在开幕式上发言。孙辉是河南印社唯一没有加入西泠印社的副社长,自然是最合适的人选。孙辉起初听到让他在开幕式讲话吓了一跳,连忙推辞说自己人微言轻,在篆刻上造诣也很浅,不适合在这么隆重的场合发言。河南印社许雄志社长向他详细讲述了理由,他才欣然应允,并做了认真的准备。2019年9月10日上午,在陈振濂副社长和许雄志先生讲话之后,他发表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道,上午好!


印灯传焰,日月光华。在见证着西泠印社文采风流、声闻远播的孤山,“中原印象——在豫西泠印社社员捐赠展暨河南印社篆刻艺术展”今天开幕了。在此,我谨代表河南印社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及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为此次活动提供大力支持的西泠印社表示衷心感谢!


河南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书法篆刻艺术的故乡。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书法热中,河南书法篆刻艺术引领时代潮流,成绩斐然,而2013年10月6日河南印社的成立,则为篆刻艺术在中原大地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河南印社以弘扬篆刻艺术为宗旨,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艺术方针,弘扬传统,提倡创新,为在中原大地繁荣和发展篆刻艺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而奋斗。河南印社成立之后非常活跃,多次举办综合性的篆刻展览,不但注重推动篆刻创作,更注重作者素养的提高,注重对新作者的培养。河南印社先后举办了首届、二届河南印社社员篆刻艺术展、“金石延年——2015河南省金石篆刻系列展”等,还作为中原印坛的代表参加了国际印社联展。为了提升河南篆刻的整体水平,开阔作者的眼界,河南印社还举办了“名家大讲堂”,目前已经有多位篆刻名家前来举办讲座。河南印社丰富多彩的活动,为河南篆刻艺术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 


此次展览,河南印社遴选出60件作品走进西泠印社,是河南印社和南方印友进行艺术交流的一次展览,也是致敬印学圣地西泠印社的一次汇报展。“嘤其鸣矣,求其友声”,河南印社愿和西泠印社加强交流,为弘扬篆刻艺术共同努力!  


最后,祝展览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身体健康!




西泠印社将河南印社代表团的活动安排得丰富而紧凑,大都在孤山社址。西泠印社孤山社址的湖光山色、人文荟萃,让来自中原大地的印人目不暇接,如醉如痴。走在西泠印社“创社四英”和先贤前辈们无数次徜徉过的小径,拜观他们的金石刻铭,聆听他们的事迹,特别是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包容天下的胸襟,令每一个人肃然起敬!不仅让从中原远道而来的西泠印社社员有着心灵的皈依,对于还未加入西泠印社的印人来讲,更是增加了他们对西泠印社的崇敬和向往。孙辉在商界打拼多年,这种艺术的魅力让他很欣喜。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宗旨,也和他的收藏和艺术创作方向高度吻合,让他感到亲切;和陈振濂副社长的亲切交谈,让他如坐春风。


在晚间的会面中,西泠印社领导和中原印人言谈甚欢。特别是大家谈及西泠印社前辈爱社如家、慷慨捐赠的高风亮节,更激起了孙辉的共鸣。此次河南印社代表团的西泠之行,给他太多的震撼,西泠印社的厚重文化、印社中先贤近彦的风采更让他敬慕。他当即表示,出于对西泠印社的敬仰,受到西泠印社爱社如家的传统感召,自己要向西泠印社捐赠一批藏品。


孙辉办事素来雷厉风行。回到郑州,他就把此事提上议事日程。西泠印社理事许雄志自然担当起孙辉和西泠印社之间的联络工作,我亦有幸参与其中。此外,还有一个便利条件——时值郑州美术馆新馆筹备期间,在郑州市政府大力支持下,由郑州美术馆、西泠印社和河南印社联合举办了郑州美术馆新馆开馆系列重点展项之一——“西泠印社社藏精品展”。此次展出的均是西泠印社重量级藏品,所以西泠印社多次派人来郑州协调工作,这也为西泠印社和孙辉当面沟通提供了很多机会。


2020年1月4日,“河南印社名家大讲堂”邀请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先生来郑州做了《篆刻的延拓与书法的收聚——关于传统书法篆刻艺术可能的未来发展路径》的学术讲座。一同前来的还有中共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社委会副主任秦陶,文物管理处处长周克平等。在讲座之后,陈振濂、王宏伟、秦陶、周克平等在许雄志和我的陪同下观赏了孙辉的藏品,与孙辉就捐赠事宜进行了洽谈,就捐赠的藏品品种、数量等方面达成了初步意向,并就随后的实施步骤与进度进行了约定。孙辉向西泠印社捐赠的藏品品种确定为古玺印为主,其他封泥、印匋、砖瓦文字等为辅,数量定为500件。


至此,孙辉向西泠印社的捐赠方案基本敲定,原本以为下面能够按部就班地推进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0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的时刻,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地爆发,全国范围内采取多种防疫措施,道路阻隔,交通停顿,小区封闭,学校停课……一时间,原本是走亲访友、热闹非凡的新春佳节变成了全国人民宅在家里的冷清局面,疫情成为人们最关心的内容……在疫情面前,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全部让位,无条件停止。虽然3月以后随着中国强有力的防疫措施,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地复工复产有序进行,但是疫情还是对很多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孙辉旗下的企业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出于社会责任和对员工的关心,孙辉没有和一个员工解除劳动合同,没有拖欠一分钱的员工工资,但是自己的公司却承担了很大的财务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孙辉的捐赠还能否进行,还是否往下推进?当西泠印社领导了解到孙辉的困难之后,对孙辉的境遇表示关心,对捐赠事宜给予了这样的意见:捐多少,怎么捐,什么时间捐,完全由孙辉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不要有任何压力。即使因为外部条件的变化导致捐赠停止,西泠印社也完全理解并表示感谢。


西泠印社领导的关心和理解,让身逢困境的孙辉备感温暖。他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坚定地表示:捐赠按原计划照常进行,虽然因为疫情耽误了几个月,但是自己会加快藏品的准备和整理事宜,力争在2020年底前完成。同时,他也郑重地向西泠印社递交了自己加入西泠印社的申请。在申请中,他表达了对西泠印社深深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之后,西泠印社和孙辉的联络更加密切,孙辉则抓紧时间整理藏品,捐赠事宜稳步推进。



2020年11月3日,西泠印社专家组鉴定、挑选藏品


2020年10月25日,“百年西泠·古韵中原——金石文化艺术大展”在郑州美术馆新馆隆重开幕,西泠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陈振濂,常务副秘书长、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社委会副主任秦陶等多人出席开幕式。在出席完郑州美术馆的活动后,西泠印社一行来到孙辉处,就捐赠协议的签订、藏品的挑选、鉴定与交接等具体事宜进行商谈,并达成最终协议:捐赠在西泠印社秋季雅集前完成。


西泠印社和孙辉都以倒计时的节奏推进此事。西泠印社文物管理处联系鉴定专家、文物押运车等,并拟好了捐赠协议,孙辉则请西泠印社理事谷松章、社员郑超、河南青年印人焦新帅等协助将700件藏品逐一拍照、测量、造册登记,做好供西泠印社挑选和交接的准备。  


2020年11月3日,西泠印社党委副书记、常务副秘书长、社委会副主任王宏伟率领西泠印社专家组抵达郑州龙子湖孙辉处,藏品捐赠现场交接工作正式进行。专家组成员有西泠印社社员、浙江大学历史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曹锦炎,西泠印社理事、河南印社社长许雄志,西泠印社理事、河南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谷松章,西泠印社社员、中国印学博物馆副馆长乔中石,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副秘书长周永良。此外还有西泠印社社委会各相关处室代表和工作人员参加。


◎ 2020年1月4日,西泠印社领导观赏孙辉藏秦汉封泥


◎ 2020年1月4日,西泠印社一行就捐赠事宜与孙辉进行商谈  


孙辉准备了700件精美的藏品供西泠印社专家组挑选,包括历代玺印、汉代封泥、战国临淄陶文、战国至汉代瓦当、汉魏南北朝画像砖与铭文砖,北朝邺城陶文等。专家组综合考虑了藏品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以及西泠印社藏品结构的需要等因素,对该批藏品进行了逐一鉴定、甄别和挑选,经专家组一致同意,最终挑选了500件入藏西泠印社。


王宏伟与孙辉在现场签订了藏品捐赠协议。500件藏品由西泠印社工作人员现场登记后交由专业的文物运送机构装箱密封后运回杭州,入藏西泠印社文物库房。至此,孙辉向西泠印社捐赠一事圆满完成!捐赠仪式结束后,孙辉颇有感慨地说:“这些文物是永恒的,我们只是短时间的保存者,对于文物来说我们都是过客。让它们回归社会,由国家保存,发挥社会功用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


◎ 2020年11月3日,捐赠完成后孙辉和西泠印社工作组合影留念


捐赠次日,西泠印社在官方网站和微信上向社会公布了这一消息。西泠印社是这样评价的:“孙辉先生的这批捐赠,是西泠印社自改革开放以来接收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大的一笔藏品捐赠,此次共向西泠印社捐赠藏品达500件,包括历代玺印316方、汉代封泥43方、战国瓦当1件、汉瓦当7件、南北朝画像砖6件、战国铭文陶片71件、汉魏画像砖1件、汉魏铭文砖瓦55件。藏品经专家组鉴定评估后一致认为,这批藏品极具历史、艺术和学术价值,是对西泠印社社藏品种、数量、结构的极佳充实,必将对推动西泠印社建设‘国际印学研究中心’地位发挥积极作用。孙辉先生表示得以庋藏西泠印社是这批藏品最好的归宿,也是他多年来为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宗旨所感召,心怀敬畏与心生向往的必然之举。”这个评价实至名归!


此文撰写之时,正值六集纪录片《西泠印社》正式播出。《君子》《大师》……我一集集认真地观看,再次被西泠印社先贤苏世独立的大师风范和爱社如家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感动。西泠印社从一个四位印人的雅集,历经一百多年,发展成为“天下第一名社”,靠的正是许多先贤的担当与引领,靠的正是几代人的坚守与努力!爱社如家,这个朴素而又光荣的传统,使得西泠印社在时代的沧桑巨变中因为社员的奉献与坚守不至于磨灭,并且发扬光大!我们高兴地看到,近年,西泠印社这种爱社如家的传统精神在西泠印社社员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各种形式的捐赠蔚然成风。孙辉向西泠印社的捐赠,正是在这样一种风气中,受到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宗旨的感召,心生向往的义举,也成就了一段新的印坛佳话。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