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雷乍动,气温回暖,阳气渐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文中所表:“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其意为,蛰伏在泥土里冬眠的动物和草木虫蚁感于春季温暖,被春雷惊醒而出。
观田家
唐·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廪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仰与春礼俗,兼

← 按住图片向左右滑动查看更多农耕画面 →
沈庆兰 农耕图
册页 (二十二开)
23.5×24 cm×22
成交价:RMB 230,000
中国嘉德2019秋季拍卖会
在二十四节气中,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
一年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各候均以一个物候现象相应,称“候应”。其中植物候应有植物的幼芽萌动、开花、结实等;动物候应有动物的始振、始鸣、交配、迁徙等;非生物候应有始冻、解冻、雷始发声等。七十二候应的依次变化,反映了一年中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在惊蛰节气中,三候分别为:一候桃始华,指桃花开始绽放;二候仓庚鸣,“仓庚”是指黄鹂,指在惊蛰后第二个五日,黄鹂欢快的叫起来了;三候鹰化为鸠。古时“鸠”是指布谷鸟,惊蛰后第三个五日,鹰不见了,布谷鸟出来了,所以古人误以为鹰变成了布谷鸟。惊蛰之后这一周,不妨带上家人,近郊的公园走走逛逛,赏赏春光桃林。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