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文章里的大家小品
日期:2021-01-28 09:30:00 来源:中国嘉德
拍卖
>笔墨文章里的大家小品
“笔墨文章里的大家小品”专场囊括桂馥、姚元之、铁保、翁同龢、杨守敬、梁启超、李济深、周学熙、周叔弢、溥儒、启功、赵朴初、台静农、刘海粟、吴冠中等大家翰墨46件,或为与亲友书信,或为题跋书序,或为吟诗作画,亦或是题赠书籍,方寸之间尽显笔墨情趣。
所谓“大家小品”,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是也。精小而妙,悦然于心。蝇头小条,亦可力透纸背;寥寥数字,足以成就一段佳话;盈尺之间,便能呈现最虔诚的内心世界。笔墨文章里的大家小品,可供细味翰墨书香,铁画银钩,偷得浮生半日闲。

铁保(1752-1824),字冶亭,号梅庵。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漕运总督、两江总督等。以文章与书法驰名朝野,与成亲王永瑆、刘墉、翁方纲合称为"清朝四大书家"。释文:扬州添设营伍一事,弟又再四筹思。该处向设游击一员,兵止六七百名。而此次转添参将,兵□□,未免子大于母,且觉太新样。倘意外仰蒙审诘,或部中议驳,好事不成未免可惜。弟意莫若再增设游击一员、兵六百名,亦足以资弹压,而经费又可从减,似为易行。兹特将原稿略为删改,祈酌定发下。附折具奏也。铁保顿首。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江苏常熟人。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第三子,清咸丰六年(1856)进士,历任户部、工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先后担任清同治、光绪两代帝师,卒后追谥文恭。工诗,间作画,尤以书法名世。著有《翁文恭公日记》、《瓶庐诗文稿》等。何曼盦(?-2001),名子忠,字曼盦,广东番禺人。香港著名收藏家,有灵璧山房,曾出版画册多种。

陈运彰(1905-1955),原名陈彰,字君漠,一字蒙安、蒙庵、蒙父,号华西,祖籍广东潮阳,生长于上海。早年从周颐研究词学,为其入室弟子。工诗文,擅书画,精篆刻,富收藏,其中藏碑帖极多,考订题跋,颇为精详。历任上海通志馆特约采访、潮州修志局委员,之江文理学院、太炎文学院及圣约翰大学教授等职。释文:餐樱庑随笔。此亦为东方襍志所撰稿,亦当如前例整比之。先生尚自谓若得余晷,取已刻未刻诸笔记稿重为釐订,援徐兴公笔精之名,命之曰蕙风笔精。曩尝与又韩议共继遗志,因迻写此数帙。岁月不居,从无成就,可愧也。辛卯十月初五日覆检题记,运彰。

此件为李济深致傅作义函1通1页,高度评价傅作义在抗战时所作贡献,并言"前次晤叙又是六年了,时局走的太快,整个国家内外形势都改变了许多,要说的话均讬彭泽湘兄当面诚达"。抗战胜利后李济深呼吁"停止内战,废除党内独裁",为了尽快实现国家统一,早日结束战争,李济深认为当务之急是争取国民党内部实力派投身到革命阵营中来。他曾派人给国民党内傅作义、阎锡山、白崇禧、李宗仁等实力派人物递交亲笔信,敦促他们认清形势,改变立场。平津战役进行时,李济深又派彭泽湘进入北平做时任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的工作,此函或写就于此时。
释文:绍良姪如晤:前复一书想已收到,不知淑英处已联系否。佛教文化馆我无物可献,只有憨山大师自书诗一轴,不知堪入藏否。邮票公司近出新目颇全,不知所载文革票能得几种,望一探之。伯鼎恐不久于人世,阁帖考不知在北京出版有可能否。不多及,祝双好。叔弢白,五月廿四日。信封:北京东四五条流水东巷26号周绍良同志收,天津周缄。

妙善法师为普陀山佛教史上第一位全山方丈,也是普陀山重兴之祖,他于1996年发起并主持修建的普陀山南海观音是普陀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海南三亚之观音则于1999年在南山寺开工,由吴立民、胡建宁等佛教、文化、雕塑、绘画名家创作,历时六载,于2005年竣工,时任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为其题名为“南山海上观音"。此件为妙善、赵朴初二人关于三亚南山寺观音命名的信函,包括:1、妙善法师致赵朴初函1通2页,言“传统上称普陀山就为南海补怛洛迦”、“现在海南又建一座南海观音,这在海内外广大信徒心中造成了不良的影响”,“请求朴老您是否可以通融一下,以佛教的整体传统因素为重,及海内外广大信徒的虔敬心为要,是否可以将海南‘南海观音’改为‘海南观音’或其他名称”。2、赵朴初致吴立民函1通1页附吴立民撰文的《南山寺缘起碑》1页,信中转述妙善法师将“海南岛之观音另立称号”的建议,商议可否称为“南山寺前大海观音”,或简称“南山观音”、“海南观音”。

刘海粟一生十上黄山,写极黄岳之壮观,穷尽造化之奇伟,成为美术史上的壮举,与黄山的情缘称为他艺术人生的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此件为1980年7月刘海粟七上黄山时所作诗稿2页,内收《题莲花峰特写》、《满庭芳•七上黄山》、《一九八0年七月廿六日云谷寺作油画<(><<)>云谷晴翠>归途口占》、《七月廿日写百丈泉》、《七月廿四日从桃溪别墅画楼眺天都峰莲花峰》、《始信峰画松林》、《古松歌》等。

1991年春吴冠中夫人朱碧琴因脑血栓入院治疗,三个月后康复出院。此件即为朱碧琴出院之际吴冠中致医院医护人员感谢信。释文:感谢信。我老伴朱碧琴患脑血栓,来院治疗三个月,已基本康复,今日带着感激的心情出院。这个小小医院最初给我们的印象是环境幽静,最后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医务人员工作精心,廉洁奉公,作风正派。我们永远忘不了曹起龙大夫、宋院长、焦主任、李护士长、姫大夫、谢大夫、梁化验员及所有接触到的工作人员,感谢你们认真、细心的医护,挽救了多少人的健康!一九九一年六月,吴冠中。


此件为溥儒、甘乃光、梁寒操、钮永建、周伯敏等各界名流题赠夏正祺墨迹集锦。夏正祺于1943年在重庆进入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工作,由议事单位基层干事做起,历任编审、专门委员、总干事等。1985年接任秘书处副主任,1991年退休,之后连续获聘为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其雅好翰墨,与政要名流、书画名家交往甚密。

展览:“龙坡遗珍——台静农作品及藏品展”,北京杏坛美术馆,2015年9月28日-10月10日。

此件系1948年郦承铨游台湾时为台静农所作墨菊图,1963年庄严于台静农处见此画作,遂写题跋以怀旧友。郦承铨少年时受教于近代江苏文化代表人物王伯沆,后经王伯沆之介,转益多师,从柳诒徵治史学,向吴梅问词章,复又追随肖俊贤学山水,向梁公约学花卉,与台静农、唐圭璋、常任侠、朱家济、庄严等师友辈常相过从。

林直勉(1888-1934),原名培光,字绍轩,晚号鲁直,广东东莞人。同盟会元老。近代民主革命家。早年毁家报国,先后参与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历任孙中山秘书、国民党美洲总支部部长、粤汉铁路督办等职。擅书法,尤精汉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