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建党百年的首月——纸间的革命辩证法

日期:2021-01-27 15:30:09 来源:西泠拍卖

拍卖 >进入建党百年的首月——纸间的革命辩证法



 




“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学说阐发的是客观历史进程的必然性,那么从列宁到孙中山到毛泽东,这些伟大革命家身上体现出的“革命者人格”以及他们强大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使得历史进程得以重新塑造。当下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冠疫情的人民战争,亦可从他们的信札纸张中窥得诸多启发。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故而艺是网拍于本月专设“建党一百周年—马克思、列宁手稿专拍”,为建党红色年庆贺!




PART.
01




170年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共产党宣言》1848年初版


《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不久,欧洲就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革命运动。

1871年爆发的巴黎公社革命,各国工人阶级通过斗争,取得了政治选举权、八小时工作制、劳工立法等过去不可能取得的重大胜利。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在资本主义最薄弱的链条上打开了一个缺口,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


十月革命后,毛泽东等党的主要领导人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加以总结概括和提炼升华,写下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民主主义论》等重要著作,将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上升为理论形态。

可以说:“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


•《共产党宣言》手稿


PART.
02





每当人类社会发生重大危机或重大转折的关键时刻,马克思往往就会“出场”。

只要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存在,揭示其复杂情境掩盖下的资本规律的《资本论》就不可能“退场”。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正式出版。


•《资本论》德文版封面


关于这本书结构的构想,马克思在1866年他给库格曼的信中有过描述:“全部著作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册,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册,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四册,理论史。”

但《资本论》仅第一卷德文第一版、法文第一版、德文第二版出版后,马克思便与世长辞了。这令第一卷的德法版本在各方面都显得弥足珍贵,并有着基奠的意义。






卡尔·马克思写给《资本论》法文首版

出版商莫里斯·拉沙特的亲笔信(附证书)



书在成型前作者漫长的思考、以及出版的过程,历史害怕遗忘把它们都记在了书信上。不光是从阅读《资本论》本身内容时的循溯,我们也是从这些珍贵的往来书信中,得以见几百年前马克思殚精竭虑时的思想火焰。


早在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刚刚写完不久,马克思就有了把它翻译成法文出版的想法。


在1867年5月1日给路德维希·毕希纳的信中,马克思说:“想等书在德国出版后,再用法文在巴黎出版。”他不能亲自到法国去物色译者,希望毕希纳能提供合适的人选。


尽管后来他们的相关谈判失败了,但这件事说明马克思非常重视用法文出版《资本论》。



1872年初,马克思终于与出版商拉莫里斯·沙特尔谈妥,由约瑟夫·鲁瓦担任《资本论》法文版的翻译,由拉沙特尔出版社出版。马克思亲自校订了全部法译文。

《资本论》的德文与法文版本,并不仅是语言之差,其内容也还是有着很大差分。为了让法文版《资本论》流传得更为广泛,马克思采取分册出版的形式,并在表述上做了大量修改,比如理论上的更改、补充,名词术语的通俗化,有些地方还补充了历史材料和统计资料,增加了说明性的注释,使得内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

因此,法文版《资本论》“在原本之外有其独立的科学价值”。


•马克思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忘了把您的回复添加到信件中。致敬!卡尔·马克思”


此件拍品是马克思于1872年3月12日用法文写给《资本论》法文首版出版商莫里斯·拉沙特的亲笔信。


马克思信中所提及的“信件”指的是《资本论》法语首版出版时一并出版的友朋与马克思的来往信件。


2019年中国拍卖会上马克思的《资本论》法文首版签赠本以四百零二万五千元人民币成交价成交,此书就是由莫里斯·拉沙特出版的。故而这封马克思与莫里斯的回信显得弥足珍贵。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图录号 1001
马克思(Karl Henrich Marx) 致出版商拉沙特有关《资本论》法文首版出版的重要亲笔信
信笺 一张一页(附证书)
1872年作
20.5×12.5cm
RMB:250,000-500,000

参阅:《马克思年表1818~1883》P548,(苏)阿多拉茨基主编,人民出版社,1977年。
说明:《资本论》法文首版出版人莫里斯·拉沙特(Maurice LaChâtre)上款。马克思之手迹较为罕见,受全球无产阶级者所追捧,而提及重要著作《资本论》者更是凤毛麟角。此为马克思于1872年3月18日写给《资本论》法文首版出版商莫里斯·拉沙特的亲笔信,署名“K.M.”。马克思在信中写道:“亲爱的先生:我忘了把您的回复添加到信件中。致敬!卡尔·马克思”。此中“信件”所指,应是《资本论》法语首版出版时同步出版的一些马克思的往来信笺。查《马克思年表》,当日马克思另有去信拉沙特,表示愿应其之请,为他作《资本论》法文版第一分册的序言。《资本论》乃马克思创作的政治经济学著作。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以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作为指导,通过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并使唯物史观得到科学验证和进一步的丰富发展。《资本论》跨越了经济、政治、哲学等多个领域,是全世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指导。早在德文版《资本论》第一卷刚刚写完不久,马克思就有了把它翻译成法文出版的想法。在1867年5月1日给路德维希·毕希纳的信中,马克思说:“想等书在德国出版后,再用法文在巴黎出版。”他不能亲自到法国去物色译者,希望毕希纳能提供合适的人选。尽管后来相关谈判失败了,但这件事说明马克思非常重视用法文出版《资本论》,他认为“使法国人摆脱蒲鲁东用对小资产阶级的理想化把他们引入的谬误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蒲鲁东的思想在法国对“‘优秀的青年’、大学生,其次是工人,尤其是从事奢侈品生产的巴黎工人”有很大的影响。《资本论》法文版的诞生几经周折,此信即是该书出版过程的见证。1871年12月中旬,马克思收到女儿劳拉来信,称找到了巴黎出版商拉沙特承担出版法文版《资本论》。1872年1月中旬,在和凯雷尔商洽有关《资本论》的法译问题而未得结果后,马克思又通过龙格找到了新译者约瑟夫·鲁瓦。终于2月初与出版商拉莫里斯·沙特尔谈妥,签订出版《资本论》法文版的合同。马克思亲自校订了全部法译文,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为了让法文版《资本论》流传得更为广泛,马克思采取分册出版的形式,并在表述上做了大量修改,变得通俗易懂。考虑到法国的青年、学生和工人受到蒲鲁东思想的深刻影响,在法文版《资本论》的表述中涉及蒲鲁东的地方,马克思都改变了叙述方式。由此看出,马克思在亲自校订法译文时确实付出了十分艰苦的劳动,因此,法文版《资本论》“在原本之外有独立的科学价值”。


上款简介:莫里斯·拉沙特(Maurice LaChâtre,1814~1900),法国著名的出版商,是1872年法文首版《资本论》出版人。拉沙特出版的书籍及词典,由于受到自由主义者思想的影响,拉沙特因此屡次受到判刑等惩罚。拉沙特出版《资本论》后,曾被比利时驱逐出境,拉沙特前往瑞士,在那继续出版《悔手册》,这使他在比利时列日(Leège)被缺席判处死刑。 



上下滚动查看更多

图录号 1002

列宁(Vladimir Ilich Lenin) 致斯大林、加米涅夫有关布尔什维克党预算重要信件

信笺 一张一页(附证书 一张;鉴定报告 一份)

1922年作

29.5×20.5cm

RMB:30,000-60,000


著录:《V.I.列宁:未知文件1891-1922(第二版)》P502、503,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和俄罗斯联邦档案局汇编,俄罗斯Rosspen出版社,2017

说明:斯大林及苏联早期领导人加米涅夫上款,前苏联克格勃档案馆旧藏。此为列宁致斯大林、加米涅夫有关布尔什维克的党预算的重要信件,作于1922年,苏联建国之年,信件内容更是体现了短暂的苏俄时期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具有相当的研究价值。信笺上方和右下角均有列宁亲笔红色字迹,内容分别为“随函附上指示的附录”及落款“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列宁)”(ВУльянов((Лéнин))和“见下一页”,信中附录所指,应是列夫·托洛茨基(Trotsky)有关布尔什维克党预算的文件。行文中重要内容处,列宁亦是用了红线加以强调,附证书和鉴定报告各一份。 信中,对斯大林和加米涅夫的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赞同托洛茨基,认为需要采取根本措施来解决问题。并提出“不能赞同专家”,“因为财政委员会主席普雷布拉真斯基(Preobrazhensky)预算不足”,“专家只会让我们感到羞耻”,应该让他们“每周写一份战术摘要”。列宁还在信中愤而写道:“这变成了一场替代游戏,而不是商业工作了:把那些不想提交报告的垃圾和混蛋拉上来。我做不了这个,一是因为我生病了,二是因为我极其生气,只能把斯莫利亚尼诺夫(Smolyaninov)赶走。” 信中另有提及“斯莫利亚尼诺夫修改劳动国防委员会命令”和“黄金丑闻案”,列宁向二人质询该案的负责人是谁,并表示若有结果,“我将在大会上进行一场疯狂的斗争,训练这些混蛋认真回答并提供完整的准确数字,否则我们将自取其辱,不可避免地失败。” 该信收录于由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和俄罗斯联邦档案局汇编的《V.I.列宁:未知文件1891-1922(第二版)》中。前苏联马恩列研究院可以说是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档案馆的前身,故该书的出版可以说与马恩列鉴定证书具同样的权威性。

上款简介:1.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1878~1953),前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苏联大元帅,是在苏联执政时间最长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曾协助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列宁逝世后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在任期间提出了“在一个国家首先建立社会主义”的主张,放弃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全力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使苏联成为重工业和军事大国,但同时也导致了乌克兰大饥荒,他还树立个人崇拜,发动“大清洗”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领导苏联红军,与盟军协力击败轴心国,取得了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战后他扶植了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中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峙。 
2.列甫·波里索维奇·加米涅夫(Lev Borisovich Kamenev,1883~1936),苏联早期领导人,联共(布)党内“新反对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曾任全俄罗斯苏维埃代表大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莫斯科苏维埃主席、苏联人民委员会第一副主席和劳动国防会议副主席及政治局的会议主席等职务。1934至1935年被指控组织“反革命地下恐怖集团”,1936年被处决。1988年,苏联最高法院撤销这一判决,宣布无罪。 


编辑: 唐晓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