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味道·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年味大餐”

日期:2021-01-26 14:51:08 来源:澎湃新闻

展览 >上海味道·美好生活——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年味大餐”

上海独创的“半两粮票”是如何展现上海人的精打细算的?曾经汇聚的16大菜系是如何在上海滩一较高下的?承办黄金荣寿宴的鸿运楼当年有着怎样的盛况?鲁迅竟是中国最早“吃咖啡”的代表?

1月22日,由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主办的“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将正式对公众开放。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特意推出的这顿“年味大餐”将通过众多饮食文物,展示昔日上海市民一日三餐的变化,表现上海市民饮食习惯、生活的变化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36

展览现场

步入展厅,浓浓的年味和怀旧感扑面而来。展厅入口处是仿造上海里弄营造出的一条小街景,陈列了各式上海特色的老物件。其中一件“骆驼担”几乎承载了一辈老上海的回忆。它最早是从苏州传过来的,摊贩背着它走街串巷在上海的弄堂里卖馄饨,有需要的就从楼上窗口钻出,用一根绳子吊着篮子放下去,喊一声“馄炖……”,再把煮好的馄炖吊上来。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40

骆驼担

展览从“弄堂口额点心”“酒馆里吃大餐”“屋里厢吃夜饭”“茶余饭后”四个板块,将晚清至1980年代的饮食发展变化浓缩在一日三餐中, 集中展出承载着百余年上海饮食文化发展的各类文物。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47

展览现场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50

模拟复原的1980年代上海人的年夜饭场景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52

展览现场

“半两粮票”展现上海人的精打细算

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副研究员陈汉鸿介绍,弄堂口聚集了各种好吃的东西,糖粥、炒白果、炒年糕、馄炖……有些已经消失,有的至今延续。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55

印糕板

点心小吃的兴盛,从侧面见证了上海的开放和包容。比如展柜内将两种器物——中国传统的印糕板(木质)和制作华夫饼的模具(铁质)并列而至,说明上世纪的上海市民既青睐传统的中国糕点,也能尝到西式的甜点,体现了上海中西融合。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159

展览现场

上海早餐,你吃过多少?从甜豆花、重阳糕、单档、绿豆糕、双酿团、白粥、擂沙圆、油条……一位普通上海市民换着花样吃早餐,可以吃上几个月不重样的。

展览还展出了八十多年前上海人家的经济菜单、辅币缺乏时的各种代价币、代价券,以及计划经济时代副食品凭票供应。一张小小的“半两粮票”,据策展人之一的陈汉鸿介绍,“半两粮票”是上海独创的。“ 吃不了一两,为了不浪费,就先半两,充分说明上海人会精打细算。”

同时这“半两粮票”还是当年上海人民在克服苦难中前行,为了兼顾社会公平不得已而采取的一项举措。半两粮票还可以买一块奶油蛋糕,或者一根油条,或者一碗小馄饨,或者一碗鸡粥(一碗白粥给浇上一点鲜酱油)。相对于艰难时期的半两粮票,展览还在展项中呼应如今的“光盘行动”。

黄金荣七十寿宴从鸿运楼一直摆到大世界

在上海,百货汇聚,各地风味小吃随各地移民涌入;各帮菜系、西餐大餐在开埠后云集。在众帮菜系各逞异彩的环境下,上海本地菜吸收借鉴众味之长,发展出本帮菜,如腌笃鲜、炒鳝糊、八宝鸭、罗宋汤、炸猪排等,都是融合创新的结果。

据陈汉鸿介绍,上海曾经有16大菜系在沪上参与竞争,呈现上海各大菜系百花齐放的盛况,如徽帮、苏帮、锡帮、镇扬帮、杭帮、宁帮、山东帮、京津帮、川帮、广帮、湘帮、闽帮、豫帮、回帮、素菜帮。

“鸿运楼”是清末上海有名的经营宁帮的酒家。鸿运楼创于道光末年,位于金陵东路,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专办婚宴喜丧的酒家,它有两层楼房,楼下各厅称厢房,楼上各厅称花楼,一栋楼能同时承办400人的筵席。据说黄金荣有一次办七十寿宴就是由鸿运楼承办的,因为宾客坐不下,一直从金陵东路的“鸿运楼”摆到了大世界。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03

复原的鸿运楼厢房和鸿运楼招牌

此次展览不仅展出了“鸿运楼”招牌,甚至在展厅内复原了一个厢房,摆上宁式家具,在餐桌上布置了一套鸿运楼镀银餐具。

除了鸿运楼,当时知名的菜馆还包括福州路中西大菜、广东路顺源楼清真餐馆、南京路西藏路口的晋隆饭店。

清末,随着各式西菜进入上海,社会上兴起了“吃大菜”的风尚。“一品香”是福州路上开设最早的西餐馆,为了吸引顾客,店家买了只金钱豹供人参观。此事还得到当时上海《申报》的报道,以图文并茂的《得窥全豹》予以刊发。此外《申报》上刊登的邓脱摩饭店也是知名的西餐厅,此时啤酒也逐步普及,街上出现了啤酒广告。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10

外国酒杯

鲁迅是中国最早“吃咖啡”的代表

清末民初,“孵茶馆”曾是很多传统文人和上海市民消闲之一,而随着西式生活方式的传入,上海人的午后有多了一项生活内容——吃咖啡,并成为海派生活的标志之一。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16

展出的茶器

清末民初上海茶馆林立,主要集中在城隍庙地区和南京路附近。在上海商业文化很浓的情况下,茶馆不仅仅是休闲场所,还变成了一个社交场所。很多茶馆是早期的股票交易场所,上海人有重要事情要去茶馆谈的,不会去其它地方谈,更不会去咖啡馆谈。而且早期看戏也是在茶馆里看,后来才慢慢有了戏楼。所以茶馆是上海很重要的社交文化场所。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19

位于四马路(今福州路)上的“更上一层楼”茶园以陈设华丽而著称

1840年上海开埠后咖啡随之就传入上海,当时仅限于家里使用,没有对外经营;19世纪70年代开始,西餐馆开始有咖啡出售,但不是作为独立的咖啡营业。19世纪80年代开始有独立的咖啡厅对外经营。到19世纪20、30年代,从现在的南京路到外滩,主路和附近小路有200多家咖啡馆。

西方咖啡文化传入之后,大量社会名流进入咖啡馆。其中很有代表性的是鲁迅。鲁迅曾说,“哪有什么天才,只不过是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写作上。”

据陈汉鸿介绍,鲁迅一开始是并不喜欢喝咖啡的,但鲁迅接触咖啡很早,他在北京的时候,和日本朋友谈事情就是在北京的咖啡馆里。他到上海居住之后,许广平找他喝咖啡,他还说尽量少喝咖啡,对胃不好,他对咖啡是很熟悉的。早期鲁迅到咖啡馆的时候是自己带茶去的。他对上海文化慢慢接受之后就更能接纳咖啡。

《鲁迅日记》里有大量他到咖啡馆里去的记载。比如《鲁迅日记》1930年2月16日写过这样一条“午后同柔石、雪峰出街饮加菲”。这一条日记不过就短短10来个字,但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大事,就在这一天,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了,也就是那天下午,他们在公啡咖啡馆商议这件事情,最终商议成立这样一个左翼联盟。

此外展览还展出了《贺友直绘老上海》册页(老虎灶、大饼油条糍饭),邵万生、杏花楼、冠生园、梅林等老字号的广告款、菜单和股票等,还有裘天宝的银茶壶、老大房的包装纸、天晓得文魁商标、各种西餐餐具;还可以从老照片和明信片中体会当年人们“孵茶馆”、饮咖啡的悠闲辰光。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23

《贺友直绘老上海》册页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26

《贺友直绘老上海》册页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28

银茶具

微信图片_20210126143234

新雅粤菜馆公司股票

据悉,此次展览历时半年筹备,策展方拜访了相关饮食文化的专家学者,还特意赴浦东三林本帮菜馆寻找国家级烹饪大师、“上海本帮菜”第一人李伯荣使用过的厨具,并专门征集了一些海派餐具。

展览名称:“上海味道·美好生活——老上海饮食文物展”

展览日期:1月22日—3月28日

展览地点: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编辑: 方娟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055321958、18955186978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