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元顼墓志》

日期:2019-07-09 18:07: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书画 >品读《元顼墓志》

《雍州刺史元顼墓志》拓片局部

《北魏墓志百种》是学者型大收藏家戚叔玉先生从赠给上海博物馆数百种碑拓中亲自精选编辑,于1987年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该书第9辑第4张为《雍州刺史元顼墓志》,该志全称为《魏故使持节侍中太尉公尚书令骠骑大将军都督雍华岐三州诸军事雍州刺史东海王墓志铭》(以下简称《元顼墓志》)。

《元顼墓志》碑纵61公分、横71公分,共计32行,每行28字,除第二行和末行共空22格外,计有872字。从此方墓志看,除志文内容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外,在书法艺术上以及在书史传承上,它也是研究我国北魏至盛唐时期书法演变的珍贵依据。墓主王顼,河南洛阳人,其祖系献文皇帝(拓跋弘),其父为太傅北海平王。他本人生前曾为“平北将军相州刺史”“分封乐平县开国公”“迁侍中车骑将军左光禄大夫”又“因封改加汝阳郡王,食邑千室。又更封东海郡王,转中书监本将军,复侍中尚书左仆射”。永安三年(530)7月27日,王顼薨于位,年方二十九岁。后有诏追赠如铭文全称,于“太昌元年(532)岁次壬子戍朔廿三日甲申窆于山陵”。这些记载,可见王顼不管是生前还是故后,尤其作为皇家之后裔,他的地位都是十分显赫的。

北魏是我国石刻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可以说墓志是北魏石刻中的大宗。《元顼墓志》是诸多北碑中的一块,一方面它具有北魏正书从隶到楷的过渡性书体的共性,另一方面却又有着不同于同时代其他墓志的许多特点。

古代书体的演变是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北魏墓志从书法风格上看,前期书法结体倾斜,扁方紧密,方笔斩截,棱角钝厚,峻整遒劲,气势雄伟,有着一股北方游牧民族强健剽悍的气质,可以说是魏碑的正宗。一般来说,在同一历史时期,不同书体并存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这是社会环境包括政治和文化的因素使然。在北魏后期,由于南北文化的不断融合,南方俊美秀逸的书风对北朝有很大影响。书法也逐渐向清丽端庄、和缓舒朗转变。用笔多用圆笔,线条已趋柔美流畅,虽折角等还用方笔,但已不是那么锋芒外露了,已显逆锋起笔、回锋收笔之势。

《元顼墓志》刻于北魏末年,其书体不拘泥于传统的楷法,已不属于典型意义上的魏碑了。《元顼墓志》属隶楷过渡字范,字体主要特征在宽博方正,端稳平和,取平画宽结的风格,无疑受了汉隶的影响。结体舒朗,棱角已泯去不少,用笔以圆笔为主。起笔收笔必讲究藏锋,行笔弛缓圆润,笔画横平竖直,折角多以篆意为之,捺画、钩角纯以隶法。此墓志以楷书为主,但仍有较浓的隶书的遗意。《元顼墓志》应视为北魏晚期书法之佳品。其书体已渐脱魏体风貌,似欲形成自己独有的端庄、自然、平淡、浑朴而又初具法度的自家风格。作者在书法道路上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可以说《元顼墓志》的书者为唐楷端庄典雅、丰腴厚重化迈出了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细细品读《元顼墓志》,还会发现它的伟大之处。它的宽博方正、平画宽结的风格,不正与二百年后颜真卿的楷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吗?这或许就是颜氏楷法创立的“蓝本”?(庄辉)


编辑: 许可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156032908 18155173028 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