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昊 一九七五年出生, 肥西人。先后就读于安徽省团校、安徽大学。作品入展全国第四届新人展, 全国职工艺术节书画展, 全国首届手卷展,第五届全国百家精品展,安徽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展,新世纪安徽省首届、二届、三届书法展,皖军书法华夏行(北京站、广州站),安徽省六届、七届、八届艺术节书画展,安徽省首届青年国画提名展。获安徽省楷书精品展优秀奖(最高)、安徽省楹联展优秀奖、安徽省群星奖铜奖、安徽省第八届艺术节铜奖、合肥艺术大展银奖、合肥首届书法大展银奖。作品、论文发表于《书法》《书法导报》《美术报》《书法报》等。《书法世界》《安徽书坛》曾作专题介绍,有作品入编《安徽当代书法集》。一九九五年举办个人书画篆刻展。现为亚明艺术馆展览部主任,中国书协会员,安徽省青联委员。艺术硕士。安徽省书协楷书委副秘书长,省美协会员,省青年书协理事,合肥市书协理事、楷书委副主任。被评为合肥市首届青年书法家『十佳』、安徽省『皖军书法——楷书二十家』、『安徽省富有创作潜力一百名中青年优秀书法人才』。曾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教育部),策划、实施的『亚明欧亚风情写生展』被评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文化部)。
一个心灵远离喧嚣的书画家—— 我看何昊与他的书画
我是先知道何昊的书法之后认识了何昊这个人的。我是先欣赏何昊的书法之后喜欢上何昊这个人的。看了几次书法家的作品联展,一个叫何昊的人的书法作品,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引发了我的审美感觉。一见面,一认识,原来这么年轻,还长得既敦厚朴实又英俊大气。
他是合肥市亚明艺术馆的展览部主任,原来亚明艺术馆每次书画展布展的漂亮及难以挑剔,全由于他的智慧与认真。
二0一六年五月下旬,安徽省人民政府参事室、安徽省文史研究馆、中国民主同盟安徽省委员会为配合给我主办的《郭因文存》出版座谈会,同时给我主办了一次『郭因书画小品展』。连同章飙给我写的序言和我自己写的后论,一共一百幅,布满了五个展厅。由于何昊的精心设计和亲自指导布展,书法作品与绘画作品的搭配,不同风格、不同笔墨表现的书画作品的配搭, 作品与作品之间张挂的距离, 如此等等, 都布置得恰到好处,大大提升了展品的视觉效果。这不仅使我对何昊顿时生发出深深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十分佩服他文化艺术素养的深厚。
何昊要出个人的书法集子,拿了个样本给我看,我一面翻阅,一面叫好。
书法集中有楷书,有隶书,有行书,有草书,多姿多彩。各幅有各幅的表现手法,各幅有各幅独特的美,但又有出于他整体文化艺术素养和个人禀赋气质的一种清逸雅秀的基本风格,并可看出他自幼习书的一种十分扎实的基本功。我尤其赞叹的是:他这么一个很年轻的人,写长篇楷书,居然能气静神凝,自始至终,一笔不苟,一种宁静从容之气贯于全篇。
他的书法集分为『我写我心』『意与古会』『朝花朝拾』『有意无意』几个部分,后面附着几幅扇面的小作品,名为『点墨研彩』。这种结构很具个性特色。山水画风格清幽雅静,颇类明清之际徽州渐江等遗民画家的路数。于此也可看出他的心灵是远离市井之尘嚣的。
书法集最后附有一组他的生活照片,这其实也可名之为『一路走来的若干足迹』。
他一路走来,走得十分出色,他一路走去,一定会走出他特有的精彩与辉煌。
不出十年,一个很有成就的书法家,必将出现在江淮大地。
(作者系著名美学家,终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被中国美协授予『卓有成就的美学史论家』称号)
一首书法的小夜曲——读何昊书法作品集有感
前不久, 何昊送来他刚刚编好的作品集样稿, 展读带着墨香的何昊书法作品, 被他精心编织的五个篇章所吸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我写我心』, 而后是『意与古会』, 接着是『朝花朝拾』, 再后是『有意无意』,最后是『点墨研彩』。仿佛让你步入艺术的回廊,曲径通幽别有韵味。又仿佛在聆听一首书法的小夜曲,娓娓道来,优雅悦耳。这种新奇的感受是油然而升的,也是书法带给人的独特享受。
我想,何昊之所以这样编辑他的作品集,无非是向读者展露一下这么多年自己学习书法的心路历程。不做作,不玄虚,真诚、质朴、自然。与其说是他在展示,不如说他在倾诉。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书法的执着和感悟,也可以看到他对书法的理解和探寻。
在我看来, 何昊的书法是古拙的。他从魏晋一路走来, 遍临摩崖、石刻、墓志,用碑的笔法临习『二王』行草。可以说,他得其形,更得其神。因为学习魏碑,一不小心,很容易落入狂野的歧途。而何昊则把握住了书法的格调。收而不紧, 放而不松, 在朴拙中守住了古雅的底线。这在写碑一路中是难能可贵的。另一方面, 何昊的书法又是灵动的。古拙不易,灵动更难。何昊在临习魏碑的同时,坚持从『二王』笔法中获得灵感。把『二王』帖的灵动带入了魏碑,所以魏碑在他的笔下就活起来了。左右呼应,上下贯通,个体各异,整体统一。这是何昊行楷的独到之处。
第三,何昊的书法是有格调的。书法贵在格调,而格调则源于情调。没有情调, 格调则无从谈起。天下三大行书无不是高雅情调所致。古人云:书, 心画也。好的作品无不是起乎于笔, 发乎于情。情调是一个书家思想、情感、审美的集中体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情调的人可以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何昊所以将自己的集子用五个部分串联起来, 足以看到他对生活的情调,他对艺术的情调。『我写我心』贵在一个『我』字。没有『我』, 哪有情怀? 『意与古会』贵在一个『意』字, 不能与古人意会,也只能是貌合神离。『朝花朝拾』,贵在学以致用。『有意无意』贵在自然质朴。『点墨研彩』贵在书外。东坡先生云:『无意于佳而佳』。优秀的作品不是为创作而创作出来的。传世精品都是发乎于情,自然而然流淌出来的。
东坡先生《琴诗》有云: 『若言琴上有琴声, 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写书法最贴近的艺术应当是音乐。不知何昊是不是早就谙熟音律。不然怎么把作品集编得如此有乐感呢!当代大家王学仲曾把书法比作是弹在纸上的弦音。我想,能够写出乐感的书法一定是有格调的。在此,我衷心祝愿并期待何昊在书法的海洋里,劈波斩浪,拼力前行,用手中的笔不断书写出多彩的时代华章。
(作者系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文联主席)
何昊书法印象
文/陈智
人之相交,唯在于缘。或因为事业,或因为生活,却都是人生难得的遇合。时光荏苒,与何昊相识已有二十个年头了,追忆往昔,有幸于相知之机缘,亦感喟于光阴之易逝。
二十多年前,我在安徽美术出版社《书法之友》杂志做编辑时,篆刻家欧阳卫东兄乃同事兼老友,一日,他向我提及肥西县总工会有个年轻书家慕名邀约雅聚,交流书艺,说是肥西书界老友朱和平兄的弟子,难得年轻有为,早在大学读书期间,便在校园举办过个人书法展览。欧阳兄如此一说,倒引起了我的兴趣,于是与何昊有了最初的一面。短暂的接触,果如老友所言,无论是对书法的热爱还是内在的修养,何昊都算得上是一位青年才俊,为艺执着而有思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全国书法热方兴未艾之际,从书法群体的参与数量和阶层分布,到书法社团和展览赛事的活跃频繁,都具有空前的广泛性。当时国内的书法创作界以碑学复兴为潮流,大兴对民间书法和新出土文献的挖掘与借鉴,晚明讲究个性抒发的豪放一路书法流派和以汉魏六朝碑版为吸收范本的碑帖兼容书风盛行。而书法学术界则多以书法学科建设和书法美学探究作为研究主流,书法新思潮和对书法前程的讨论也热闹非凡。总而言之,书法创作界与学术界都有乌托邦式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实践的创作取法和理论的学术氛围都很宽松。但客观地讲,那时的理论家队伍与创作者多是相对脱节、各自说话的。何昊的书艺成长正是浸淫于那样的环境之中,并对当时的主流书风有着良好的把握和借鉴,并且已经是小有收获的了。
二十世纪末,缘于中国书协持续性全国中青展和新人新作展的举办,在书法界形成了碑学书法的热潮,涌现了一批写魏碑的高手,何昊是深受此潮流影响的,其书法,各体兼能,创作形式和个性化艺术表现都颇为可观。在九十年代末其书法作品就入选了全国第四届新人新作展览。从目前的创作来看,魏体楷书算是他拿手的书体了,入选的几次全国性展览多为此种风格,其行书创作基本是魏体楷书风格的行书化。就个人审美标准和艺术风格的统一性而言, 这种创作取向都是没有问题的。最近有学者提出,清代碑学的中兴,客观的学术基础是乾嘉学派带来的金石考据之风对书法界产生的影响,而实际的导向却是如何化碑入帖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学术主张。清初以降,改良派帖学一扫明末清初的颓败之气,融碑入帖成为了书法实践的主线。清代大量考古发现,出土的碑版比翻刻的阁帖更加真实,结构更加严谨,金石刻画,风神凛凛。这一时期也是我国金石学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阶段,此时的金石学研究不仅持续时间长、整体规模大、发展水平高,而且其所涉及的领域也较以往大为拓展。从后期的康有为和包世臣对碑学的解读和推崇来看,两者在碑帖的关系问题上又各有不同,包世臣主张碑帖并重,康有为则是尊碑抑帖,然而他们对民间碑版的取法和认同是有共识的,民间书法成为一时书家汲取营养的重要来源。以至于民国时期出现了张裕钊、于右任、郑孝胥等众多碑学名家,他们除了有丰富的旧学功底之外,对于汉魏六朝碑版、摩崖、造像、题记等书法遗存的研究和考录也颇为留心,《金石萃编》等考释类著作也应运而生。并且这一审美取向一直影响到近现代和当代书法的发展。
何昊近年来对书法艺术的钻研愈发精进,他笔耕不辍,硕果累累。其书法作品先后入选全国职工艺术节书画展、全国首届手卷书法展、第五届全国百家书法精品展、安徽省庆祝建国五十周年书法展等重要书法展览,并获安徽省楷书精品展优秀奖、安徽省楹联书法展优秀奖、安徽省群星奖铜奖、合肥市首届书法大展银奖。为了提高书法理论水平,何昊还自学考取了安徽大学的书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并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在读研期间,其接受了系统的书史书论研究训练,并开始涉足新安传统山水画的研习, 他的多篇作品和论文发表于《书法》《书法导报》《美术报》《书法报》等专业刊物。《书法世界》《安徽书坛》刊物也曾专题介绍何昊其人其书。并被评为合肥市首届青年书法家『十佳』『皖军书法楷书二十家』『安徽省富有创作潜力百名中青年优秀书法人才』。
从目前何昊的书法艺术实践来看,学术思路是没有问题的。从境界提升的要求,其创作把握上还需要一个逐步融通的过程。碑学的发展为艺术个性的表达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碑帖融合却带来了新的思考,那便是如何化入的问题。碑书崇尚厚重、肃穆、奇崛、朴茂,帖学追求清逸、灵动、圆融、劲健。碑帖融合,讲求的是兼美。化碑入帖者,重在对于线质的提升,讲究金石趣味,气息充盈,线条古厚蕴藉,笔法灵活多变。化帖入碑者,如赵之谦、沈曾植辈,他们早期帖学功底很深,后期因重碑,而能将帖意入碑,打破碑体生硬机械的格局,以柔化刚,笔墨苍润圆融。
当代开放型的社会,艺术家和艺术工作者的角色往往是互为倚重的,何昊的本职工作是亚明艺术馆的展览部主任,其为人厚实,做事细致,具有丰富的策展经验和较强的协调组织能力。他所布置的展览大到整个展厅的谋篇布局,小到不同风格作品的协调呼应,往往别出新意,于细微处尤见匠心。他曾组织『骄阳——安徽中青年书法展览』活动, 获得作者与观众的一致好评。他所策划实施的『亚明欧亚风情写生展』被评为『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优秀展览』。在安徽省书协楷书委员会和合肥市书协所组织的各项活动中, 何昊都能踊跃参与, 并积极为协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尤其在近年合肥市书协举办的夏日采风活动中,他出色的协调能力与细致周到的服务精神给书界师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其工作能力的体现,也是其工作和艺术共同提高,相互滋养的很好诠释。
何昊作为艺业初成、学养较为全面的青年书法家,其为人也实,其为艺也专。祝愿他在书法艺术之路上愈走愈远,愈走愈开阔……
(作者系中国书协青少年工委委员,安徽省书协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欣赏:
李白诗
纸本
138cm×69cm
2016 年
黄庭坚诗
纸本
138cm×34cm
2016 年
李白诗
纸本
138cm×69cm
2016 年
合庐
纸本
23cm×136cm
2015 年
齐己诗
纸本
138cm×35cm
2015 年
李白诗
纸本
180cm×48cm
2016 年
李白诗
纸本
138cm×69cm
2016 年
李白诗
纸本
195cm×61cm
2014 年
鸾翔凤集
纸本
23cm×138cm
2015 年
苏辙文
纸本
195cm×61cm
2014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