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古代名画《千里江山图》特种邮票,一套9枚,面值13.2元,以小版张方式向广大集邮爱好者销售。设计古朴、精美、大气,保留了原画风格与弘大的气韵。
向我们走来的宫廷少年,十八岁的王希孟
陈丹青老师在2015年主持了一档文化艺术节目《局部》,节目第一集就是《千里江山图》,陈丹青只讲了一个点:王希孟在画这幅传世之作的时候,只有十八岁。
王希孟降生在中国山水画的黄金时代—宋徽宗年代。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千里江山图》是他唯一传世的作品,后来被宋徽宗赐给当时的宰相蔡京,他在上面的题跋记述了王希孟得宋徽宗指点,收他入翰林书画院的经历。
蔡京的题跋:“政和三年闰四月一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简单的翻译是:少年王希孟学画,被皇家画院录取了。献了几次作品,都不够好。有幸得到皇帝的指教和提点。不到半年他就把千里江山图,献给宫廷。皇上很高兴,夸奖他,给他官做。
可见,宋徽宗的慧眼相识给了他在书画史上留名的机会,年轻的宫廷画师,从小跟着老师学习到足够的绘画技巧,有着在宫廷为自己谋一份生路的进取心,所以全神贯注地投入到为黄帝创作一幅巨作的工作中,他对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好奇、心动和热爱。
在徽宗政和三年(1113)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他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去世。
谁说在宫廷里的都是留着胡子的学究呢?我们明明看到了一个美少年。
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千里江山图》
接近12米长的《千里江山图》是一幅描绘锦绣江山的山水图,是一件歌功颂德的主旋律题材作品,但技法本身自有一种高远清明的气象。,完全证明了着宋人青绿山水的境界之高。宋时全景山水长卷分南北画派。北方是千溪出山,江河奔流入海的缩影,南方则是湖包围山岛,江海环绕陆地,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集合这两大图式于一身,更为辽阔宏远。
它是那么的开阔,画面上层峦叠嶂的山峰,逶迤连绵,繁复的林木村野、舟船桥梁、楼台殿阁、渔船客舟、桥梁水车、村舍集市、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全面继承了隋唐以来青绿山水的表现手法,突出石青石绿的厚重、苍翠的效果。水、天、树、石间,用掺粉加赭的色泽渲染。用勾勒画轮廓,也间以没骨法画树干,用皴点画山坡,丰富了青绿山水的表现力。
《千里江山图》局部
它开阔地又十分具体。如果把这幅画切割成无数个局部,每个局部都可以是一幅画,都自成格局,都是细节。年轻的王希孟有这样的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
点画晕染均能一丝不苟,人物虽小如豆,却形象动态鲜明逼真。万顷碧波,皆一笔一笔画出。渔舟游船,荡漾其间,使画面平添动感。在用色上,作者于单纯的青绿色中求变化,有的浑厚,有的轻盈,间以赭色为衬托,使画面层次分明,鲜艳如宝石之光,灿烂夺目。布局交替采用深远、高远、平远的构图法则,撷取不同视角以展现千里江山之胜。
《千里江山图》细节
除蔡京题跋外,还有元人李溥光的跋,云:“使王晋卿、赵千里见之,亦当气短。”王晋卿就是北宋王诜,赵千里就是南宋赵伯驹,自唐李思训以后,青绿山水画家以此二人最著名。
后在清乾隆年间收入宫中,《石渠宝笈初编》等著录,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2012年,故宫博物院曾于武英殿展出《千里江山图》,陈丹青老师在节目中说自己是虔诚和认真的在现场观摩又感触良多,九百年过去,画里青山依旧,水碧如初,那样的雄浑壮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