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春林——画说紫薇

曲春林——画说紫薇

曲春林——画说紫薇

日期:2016-07-25 10:56:51 来源:新浪收藏

美术 >曲春林——画说紫薇

锦上添花 13年作 180cmx48cm

  紫薇花着实令人陶醉!我欣赏紫薇花的自然美,但我更注重历史赋予紫薇的文化品格和人格魅力。
  作为美术工作者,尤其是居住在安阳这样一个把紫薇花作为市花的美丽城市,我格外关注紫薇花。总有一种认识她、表现她、赞美她的内在冲动。于是,我所有对紫薇花的认识,便从“我们安阳市为什么把紫薇花定为市花?”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入手,对紫薇开始了三年多的收集和整理。

花红百日 13年作 180cmX48cm

  紫薇花很美!无论是在晨风细雨、骄阳月下,还是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环境,她都会给人不同的美的感受。春回大地,百花争艳之时,紫薇才刚刚故枝吐绿,并逐渐地叶满青翠。春夏之交,润若玛瑙般的蓓蕾高高举起,绿里透红,含苞待放。

冰雪林中著此身 13年作180cmX48cm

  “独占芳菲当夏景,不将颜色托春风”。盛夏季节,春花谢落,花事疏淡,众芳时歇。赤日炎炎下,万绿成荫、串串成穗的紫薇花,五彩缤纷, 灿烂如火,吐出一片繁英, 自下而上,争相竞艳。远望“似晴霞艳艳,若绛雪霏霏,缤纷绚烂, 极具浪漫诗情。”真可谓繁葩密缀,堆锦簇绣;近观繁絮纤秀,柔婉轻盈,微风过处,花枝颤动,如舞燕惊鸿,风致可人,娇姿妙态难以尽述。

秋露一枝新180cmX48cm

  初秋的紫薇,繁盛依旧。晨雾中,她仿佛未经受一点世俗的沾染,还是那样静静地、淡淡地,如一抹清凉圣美的晚霞,萦绕于翠叶之间。她默默的绽放,处处紫英灼灼,烂漫如火,燃烧着内在的激情。紫薇花是最有感情的树,它高贵典雅而温婉内敛,花久不凋谢,想来似是寄予美好于人间之故吧!渐入深秋的紫薇,在几番秋雨后,绿叶经霜转红,枝头托起无数的果实,显示出诗意般成熟的美。待到最后的一瓣紫薇花片飘下,那次第绽放的紫薇繁絮,长久地映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晓迎秋露 13年作 50cmX26cm

  冬季是观赏紫薇枝干的最佳季节。在风雪的映衬下,修长的枝条,象清纯的少女一样娜婀娜多姿;一经园艺师的修剪,便又多出几分干练,宛如梅花一般,遒曲挺立,形成很美的冬景。紫薇与高大乔木配置形成多层次的景观,历来都是受人青睐的。庭院内外、建筑前后、路旁池畔、公园草坪,或群植成林,或丛栽孤植,在城市绿化当中得到了广泛选用。

成霞张锦绮 12年作 180cmX96cm

  人们还常常将紫薇制作成盆景和插花来观赏,把她和虎刺,枸杞,杜鹃,蜡梅,石榴等并誉为盆景中的“十八学士”。是观花、观干、观根、耐整形修剪,易攀扎造型的盆景良材。尤其是枯峰式紫薇盆景,虽桩头朽枯,而枝繁叶茂,色艳而穗繁,如火如荼,令人称奇叫绝!

秋语136cmX68cm

  紫薇花在我国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而且具有颇为丰厚的文化积淀。在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将天体恒星分为三垣、二十八宿及其它星座。紫微星是三垣(太微垣、紫微垣、天市垣)的中星,是北斗星系的主星。星相学称之为“万星之主”,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主管生育和造化。西汉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大一统的封建秩序的需要,特别提倡儒学以加强统治。对儒学进行改造,杂糅了阴阳、五行等学说,用“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理论树立封建统治者的绝对权威。所以,从汉代开始, 紫微就被用来比喻人世间的帝王居处,专指皇宫。
  古人对大自然的感悟和欣赏,自先秦以来就习惯于假借比兴。自然界小到一草一木,大到山河湖海,都有可能被注入厚厚的人文内涵。因此,把星相学中的紫微星垣与自然界的紫薇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并寄以各自的情怀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相传三国时期,诸葛亮隐居隆中,其庭院内就栽种着两株紫薇,其中或许就隐寄着这位旷世奇才意图大业的雄心壮志吧!
  到了唐代,国家最高的政务中枢中书省,设在皇宫里,到了唐、宋时期栽植甚广。《唐书。百官志》中记栽:“开元元年,中书省曰紫微省,中书令曰紫微令。”因为唐朝的中书省庭院内遍植紫薇花,盛开之时,甚为光耀,便将中书省——这个国家最高的政务中枢设于宫内,并于开元元年,易名为“紫微省”,将中书令改为“紫微令”。这一变动虽时间不长,却成为历史掌故。引起诗人们纷纷为此赋诗,将“花”与“官”扯在一起,因此紫薇也就有了“官样花”的别名,以致后来凡任职中书省的,皆喜以“紫薇”称之,中书省有谚云:“门前种株紫薇花,家中富贵又荣华”。恰好紫薇花名与“紫微”音同,字形近同,仅于“微”上多一草头,加之紫薇花所具有的独特魅力,留下了许多唐宋时期著名诗人对紫薇的赞美与寄情。如白居易的“丝纶阁下文章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当时白居易为中书舍人,他还自称紫薇郎。又如杜牧别号“紫薇舍人”,他的诗句“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不着一字,却赞扬了紫薇不与群花争春,一枝独秀的品格,可谓咏颂紫薇的千古名篇了。陆游的“钟鼓楼前官样花,谁令流落到天涯。少年妄想今除尽,但爱清樽浸晚霞。”则借紫薇之情抒发自己的抱负与落漠。杨万里 “莫管身非香案吏,也移床对紫薇花”。表述自己连个香案小吏都不是也要移床赏玩紫薇花的情怀。宋梅尧臣:“禁中五月紫薇树,阁后近闻都著花,薄薄嫩肤搔鸟爪,离离碎剪晨曦霞。”赞赏了紫薇花繁花似锦,美丽妖娆的风姿。南宋诗人吕本中亦当过中书舍人,他的诗词著作就题为《紫微诗话》。文献中还记载了这样一段东坡轶事: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于东宫又遣中使·就赐御书诗各一首·臣轼得紫薇花绝句其词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

祥云图一 69cmX34cm

  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时熙河新获鬼章。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足见古代文人骚客对紫薇花的钟情。
  明清以来,紫薇的品种大大增加,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栽植的区域上均有很大发展。但是,对紫薇花的文化性挖掘反而不如古人了。而今,紫薇以其对生长环境较强的适应性,成为一种广泛栽培,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的花木了。目前,包括我们安阳在内,我国的信阳、徐州、自贡、咸阳、襄樊及台湾省基隆等市都把紫薇确定成了市花。

祥云图二 69cmX34cm

  除了“官样花”以外,紫薇花还有许多寓意好又有趣味的别称。
  在通常情况下,由于色彩对比鲜艳,人们喜欢的紫薇大多又都是紫、紫红、粉红、桃红、暗紫等紫色系的,植于院内,满树花开,紫英灼灼,灿烂如火、艳丽如霞,“盛夏绿遮眼,此花红满堂”。所以,紫薇花又称“红满堂”,寓以吉祥。
  紫薇的颜色与古代官员结于腰间的绶带相似,故亦称“紫绶花”。
  “紫薇开最久,烂熳十旬期,夏日愈秋序,新花继故枝”。紫薇花期长,自初夏开花吐艳,至秋不绝,长达三百余天。《群芳谱》里也有:“四五月始花开,接续可至八九月,故又名‘百日红’。”的说法。宋代诗人杨万里也有诗云:“似痴如醉弱还佳,露压风欺分外斜,谁道花无百日红,紫薇长放半年花。” 来赞颂紫薇花开盛况。

紫烟 69cmX34cm

  紫薇是长寿树种,寿命可过数百年,至今广州、昆明、苏州、成都等地都保存有500—800年的古紫薇,近年在湖北神农架及四川等地发现了更早的野生老紫薇,仍然是枝叶茂盛,年年繁花似锦,所以,就有了“长寿花”的美誉。丙戌初秋,我于郑州千亩紫薇园中,曾得见一株年逾千载的古紫薇,树冠直径十余米。丁亥盛夏,又在威海之滨遇十余株,其中有高过八、九米者,也有两人不能相抱其身者,便不由得不信其长寿了。

紫云图 69cmX34cm

  紫薇树姿优美,枝干屈曲,幼龄时尚有外皮,随之逐年剥落,露出细腻光滑的树干,成年后不再生出表皮,终年筋脉挺露,玉肌润肤,莹滑光洁,如玉石镂成,无皮而生,别具奇趣,因此俗称 “无皮树”。北方人叫它“猴剌脱”,意思是光滑的树干连猴子也爬不上去。

清风 09年作 69cmX34cm

  紫薇也叫“怕痒花”、 “痒痒树”。《群芳谱》云:“紫薇花一枝数颖,一颖数花。每微风至,妖娇颤动,舞燕惊鸿未足为喻。以手爪其肤,彻顶动摇,故名‘怕痒花’。” 《曲洧旧闻》中也有一条“红薇花”讲:“红薇花,或曰便是不耐痒树也。其花夏开,秋犹不落,世呼百日红。花开之时,人们喜欢她的灿烂,总是喜不自禁地去抚摸一下,这时整个紫薇树立即会枝摇叶动,摇曳不止。簇拥枝头的花瓣就像彩色的雨,夹杂着馨香随即飘扬开去,似怯痒的少女,被人挠了腋下, “咯咯”地笑着,千娇百媚,周身发颤,可爱至极,真所谓:“薄肤痒不胜轻爪”。清代词人陈其年作定风波词曾写道:“一树瞳胧照画梁,莲衣相映斗红妆。才试麻姑纤鸟爪,袅袅,无风娇影自轻扬。谁凭玉阑干细语?尔汝。檀郎原是紫薇郎。闻道花无红百日,难得。笑他团扇怕秋凉。”体会可谓入微了!

花开百日人寿百年 09年作 69cmX34cm

  关于紫薇花的花色,依照中国人“以紫为贵”的传统欣赏习惯,王世懋在《学圃余疏》中指出:淡红色为野生的紫薇,品级最差,白色紫薇为后来发现的,也不足为贵,而紫色才是正色的看法,所以,尽管紫薇花的颜色多种多样,习惯上还是统称为“紫薇”。《群芳谱》也说:“省中多植此花,取其耐久且烂漫可爱也。祝和父云:此木生林野,自唐家置丝纶,托根其下,常陪词臣挥帝制,因号紫薇。”
  “紫色”也好,“帝制”也罢,我们从紫薇花的众多别称中,可以看得出来,中国人之所以喜欢用紫薇这个名字,还是和封建体制下的“官”文化脱离不了干系的。俗话说“天上紫微星,地下紫薇树”。紫微星是“帝王之星”,所以,人们视其为尊贵的化身,吉祥好运之星,称她是“官样花”、 “紫绶花”、“百日红”、“长寿花” “满堂红”,其寓意之美好也就不言而喻了。有人认为古人常把紫薇与“官”联系在一起,并冠以“满堂红”、“百日红”、“长寿花”等吉祥的含义,就是希望自己官运长久,甚至毫不遮掩地把她叫作“官样花”,不免沾染了些俗气。实际上,在长期的封建体制下,古代文人们十年寒窗,发奋苦读,就是为了做官。在他们看来,只有步入仕途,才有可能光耀门庭,才有可能完成儒家所要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千古大志,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紫薇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周围的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但如果长期处于密林浓荫之下,终日不见天日,她也断然不会开花。只要给她一丝光亮,便会崭露出难掩的生机活力,这与那些文人们的奋斗又有什么区别呢?

花开百日 09年作 69cmX34cm

  另外,在古人心中,紫薇也是有“人性”的。清代李渔在他的《闲情偶寄》里,对此总结的很好:“人谓禽兽有知,草木无知,予曰:不然。禽兽草木尽是有知之物,但禽兽之知,稍异于人,草木之知,又稍异于禽兽,渐蠢则渐愚耳。何以知之?知之于紫薇树之怕痒,知痒则知痛,知痛痒则不知荣辱利害,是去禽兽不远,犹禽兽之去人不远也。人谓树之怕痒者,只有紫薇一种,余则不然。予曰:草木同性,但观此树怕痒,既知无草无木不知痛痒,但紫薇能动,他树不能动耳。人又问:既然不动,何以知其识痛痒?予曰:就人喻之,怕痒之人,搔之即动,亦有不怕痒之人,听人搔扒而不动者,岂人亦不知痛痒乎?由是观之,草木之受诛锄,犹禽兽之被宰杀,其苦其痛,俱有不忍言者。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的确,古人讲“天人合一”,喜欢借物抒怀言志,一草一木又何尝不是生命的载体。假如说“百日红”、“长寿花” “满堂红”的美誉,是由紫薇的自然生态延伸出来的诸多吉祥的话, “猴剌脱”、“怕痒花”、“痒痒树”的别称则充满了想象力和趣味性。
  紫薇处处开,相识有几人。虽然现实生活当中,以紫薇命名的单位机构、书斋堂号以及个人雅号数不胜数,亲友间也常常借用约定成俗的花语,相互馈赠紫薇以示吉祥好运,传达彼此间的祝福。但是,真正认识她、懂得她的又有多少人呢?品读了古人吟诵紫薇的诗文,了解了紫薇的历史文化积淀,你自然会对紫薇有更深层的理解。你会发现,她夺艳而不与百花争春,她孤赏而不怕酷暑炎炎,不论你是在春风得意之时,还是孤寂落漠之际,紫薇花都会映入你的眼帘,渗入你的心底,承载你的情思,与你忠实相伴。紫薇花就盛开在我们身边,我们置身当代,是否应该赋予紫薇以新的文化内涵和新的时代的精神呢?

  春去秋来,倏已三载,我不断地观察、写生、拍照,收集了大量的图稿和资料,努力于紫薇在历史文化中的信息梳理,细心品读,似有所获。但用绘画的形式把她艺术化,终归还是要在“眼中紫薇”和“手中紫薇”之间颇费一番脑筋的。大概是因为紫薇的花形太过繁琐,不易处理的缘故,历史上可供参考的作品真是凤毛麟角,屈指可数。除明代鲁治的工笔重彩《百花图》、周之冕的水墨《百花图》两幅长卷、清代袁耀、恽南田的小品偶有涉猎外,尚未发现有专事紫薇或以擅画紫薇的画家。倒是后来海派的任伯年有几件以紫薇为题材的画作,虽然表现出了紫薇花自然的风姿神韵,但就其笔墨背后所蕴涵的文化气息却有所不足。周之冕的水墨紫薇,有一些文人的笔墨意味。袁耀的绢本小品,硬笔爽劲,披毫散锋,挥洒自如,笔法精妙而笔力却有些外喧。南田的没骨紫薇,虽为设色,依然静雅,只是略显柔弱。至于清初之际,雪颠道人的折扇《梧禽紫薇图》,其法就实不足取了。从紫薇花的自然形态来看,似不宜工笔缜密为之,更难以大笔直取。所谓大写意,必须应物类比,若失其大概,恐为欺世。所以,我认为画紫薇以工兼写或小写意之法最为恰当。表现紫薇花的自然之美相对比较容易,反映她的文化内涵就不那么简单了。尤其是在繁而不琐、艳而不俗,动中求静、静而活脱之间最难把握。
  艺术家曲春林简介:

  曲春林,河南林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中国画学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安阳市美协副秘书长兼国画艺委会副主任,中原文化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
  作品:
  《霜月》获河南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一等奖,并入选全国第二届教师优秀美术作品汇展;《鸣春图》获河南省青年美术作品世纪大展一等奖;《华灯初上系列·之一》在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庆祝建国50周年暨迎接澳门回归全国诗人、书法家、画家作品大展成就奖;《华灯初上系列·之五》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纪念孔子诞辰2550年全国书画展;《荷塘清趣》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 “2000沈阳中国书画展”;《秋光图》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作品“金彩奖”画展;《白日正中时,天下共明光》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国画展”;《晨曲》获河南省第十届美展银奖; 《太行山居图》获第4届(05年度)河南省五四文艺奖金奖;《大壑飞歌》获河南省第十二届美展金奖并入选全国12届美展;《紫气东来》获“星光无限”河南省青年美术、摄影作品展览金奖;《池南秋趣》、《秋光图》被中国国家画院《中国当代书画家翰墨精品集》收录。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