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心海《桃花潭水深千尺》
沈心海《三曜高晖》
上海自1843年开埠到民国初期,且行且近的城市生活围绕着以城隍庙为中心的老城厢一带渐次展开。因此,海派绘画在形成伊始,就带有社会转型时期特殊的市场经济的商业属性,同时在开放性的文化背景下,成功地拓展了不断创新的文化视野,纳上通古今、融中西的革新之路。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当推海派人物画兼容并蓄的自我变革。
宣统元年(1909),本埠画家钱慧安、沈心海等发起成立“豫园书画善会”,立足城市化后的世俗审美情趣,在艺术上主张“重人物轻山水,重造型轻笔墨”,强调人物刻画的准确及色彩对比的艳丽,主动建立适应新市民阶层趣味的职业化创作新画格。由于贴近生活,以雅写俗,具有鲜明的现代气息和都市特色而声名渐著,风行海上,后来被概括提炼为“老城厢人物画”流派,成为海派人物画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豫园书画善会”的核心画家沈心海(1855—1941),是这一时期活跃于海上画坛的一位颇负盛名、颇具声誉、颇受市场青睐的丹青妙手,早年于民间画师的写实技艺中汲取丰厚营养,寓居上海后师从“城隍庙画派”领军人物、“豫园书画善会”首任会长钱慧安,又承继江南传统文人画精髓,融合西洋美术的明暗技法,汇中西之优,集诸家之长,形成了自己题材通俗、造型丰腴、色彩明快、线条酣畅、生面别开的鲜明画风。
沈心海兼擅花卉、山水、人物,尤精仕女,作品多以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古人诗句为新市民阶层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主,通过八仙、财神、寿星等人物形象的传神写照,寄寓了市井凡夫憧憬的祈福、吉祥、市利、喜庆等世俗化主题及内容,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作品《三曜高晖》,寿星、神仙与稚童等形象主次分明,人物脸型丰腴圆润,身躯高大伟岸,造型略带夸张,色彩浓抹厚涂,温暖喜庆,俗中见雅。同时巧妙地运用顿挫转折且富有装饰意味的铁线描手法,表现出动感十足的服饰、衣褶,线条银钩铁划,笔墨遒劲方折,长短疏密,转折自然,变化多样,非常契合市民崇尚的市俗趣味和审美品位。
根据李白经典名句诗意创作的《桃花潭水深千尺》,艺术地描绘了为世人千古传诵的李白与汪伦在作揖道别时的场景,堪称沈心海晚年回归文人画的浓郁意味,兼具西洋画色彩、结构意趣的优秀之作。画面上,小舟停泊一侧,解缆待发;诗人挥别在即,却不尽回眸。咫尺将成天涯,相见再当何时?此情可待追忆,只是相顾惘然。整幅作品构图开阔有度,虚实相生,人物占据左下方,置身于山峦老树河流的暖春景色之中,以西画的明暗敷色,笔姿秀润,笔墨率意,色彩淡雅,人物形象朗逸,神采飞扬,凸显了日照烟霭、云岚风徐的笔墨之妙。画面右边设置大量留白,尽显虚灵空茫,更是突出了友人惺惺惜别时刻那种清幽的落寞和欲说还休的黯然。千年前的人物、故事、真情,穿越般跃然纸端,苍凉豪迈,慷慨悲歌,令人如临其境而感同身受。作品中人物造型不拘于形似,也不作刻板的居中设置;逸墨撇脱了超长线条,劲利生动;色调风格由浓艳转向淡雅,将传统的青绿画法与西画的色相、色泽、色块揉为一体,丰富而鲜明,已然脱去画家早先在城隍庙鬻画时期所作的一系列人物开相流于公式化、缺乏个性化的流弊,显现出传统文人画的别样面目,读来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