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合肥到北京,从江苏到延安‥‥,几十年来,为了国画艺术,他含辛茹苦、不缀不弃,几乎跑遍中国的几乎所有的名山大川、峻林古刹,几十年来,他在绘画艺术中几乎用尽自己全部的青春、热血、梦想,对于他来说,艺术是他生命中不或缺的一部分。几十年来,他淡泊名利,一心潜入国画艺术的浩瀚艺海中。他,就是范晓茫。
范晓茫,字沫,1958年生于江苏无锡,擅山水、花鸟,青少年时期跟随著名画家甄中石先生学习国画,1981年毕业于南艺国画进修班,师从著名画家盖茂森先生,并先后得江苏著名画家陈大羽、丁欢加的指导,作品《报晓》曾获1983年江苏美展优秀奖,曾任海军92337部队政治部创作室专职创作员,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无锡书法家协会会员,二泉书院画师。
对范晓茫先生的国画艺术,一直以来笔者都很欣赏,经常一个人偷闲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他的国画,对于一个像笔者这样爱好国画艺术的年青人来说,观赏范晓茫先生是一件愉快的事。观赏久了,自然就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然后写了下来,不想竟可以整理一篇完整的文章出来。在笔者所认识的艺术家的圈里,提到范晓茫先生许多人都不住称赞,于是,笔者决意将笔者的一些个人见解发出来,一来是对范晓茫先生艺术熏陶的感激,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去了解这样一位潜伏在民间的艺术家,以及去了解他的艺术。
范晓茫先生作品(一)
在笔者看来,所有的艺术,在范晓茫先生眼里都是抽象的立体,都是运动中的点画的集成;而不是理性逻辑下的曲线,这是范晓茫的众多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特征。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它不应该仅仅是静止物,它可以是运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体现出原物的生机,才能把进入艺术的深层次,体觉到艺术的立体性的、自然性的美。据笔者了解,很多山水国画都是静止的,尽管很多画的很精细,一石一木无不精确地勾勒出来,但它们依然是静止物,跟照片没有什么区别。应该运用动态的审美眼光去看待事物,并动态的表现手法去表现这些事物,把自然中的物再自然地呈现在画布上,呈现在一副副艺术作品里。
记得范晓茫先生曾对笔者说:“现代艺术应该拒绝按部就班的表现事物,而是应该按照自己的想象中的自然物去表现,艺术的功能不在于再现自然,而是要表现自然。不能用一笔一画的方式把自然物全然不变搬进作品中来,中国传统艺术素来扬弃这种做法,艺术应该有自己的创作和想象,缺少创作者灵魂的艺术实际上就失去了艺术的灵气,境界和审美功能。”
范晓茫先生作品(二)
近年来,范晓茫先生主攻重彩国画,并取得了非常的成就,受到众多国画家的好评。说到重彩国画,大概要先从油画艺术说起,油画艺术本源于西方的艺术。进入中国后,油画艺术有了中国的特色。其中最为代表的就是用油画的技术去画传统国画,或者说用油画手法去表现传统国画艺术。其中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是因为中国经济高度发展后,全国各地、大大小小城市都出现了一栋又一栋的楼厦、长廊、轩厅和高墙等等,这些地方需要装饰,品位高雅一些的主人自然会选择艺术作品,其中自然少不了各种字画等。这样大尺寸的美术作品、尤其是国画就登堂入墙,举城蔚然成观。但传统的国画主要以墨为主,跟富丽堂皇的廊厅装饰不匹配,传统的国画必须要“重彩”,于是,重彩成了现代轩廊类装饰国画的主要特征。
不过,范晓茫先生热爱重彩国画,到并非仅是从市场的角度考虑,他更多是从“艺术服务于人类”的角度去看待。他常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不能仅仅服务于自己,而要把自己的艺术服务社会,服务于人类。我觉得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是真正的艺术家。如果把艺术当作一种自娱自乐的把玩之物,这样的艺术就没有意义,失去了艺术的根本。”范晓茫先生不仅这么说,也是这样做的。在安徽的众多城市,或者说在国内的一些城市的高廊大厅里,经常能看到范晓茫先生作品。那些熠熠生辉的作品都是范晓茫先生高尚艺术情操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