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大师傅抱石于1954年创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下文简称《云中君》)将于一年内进行亚洲范围内的多地巡展。美术史上的古画对云中君和大 司命的描绘,呈现的均是男性形象。与之相比,傅抱石的《云中君》很特别:傅抱石不仅将以往《九歌》题材中的“云神”云中君画成曼妙女子,还与大司命同框 “谈恋爱”。昨天,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知名艺术批评家杭春晓向记者讲述了这幅名画创作时的背景,并明确指出《云中君》的诞生与郭沫若对《九歌》的解读 密切相关。傅抱石是以郭沫若写的《屈原赋(今译)》为蓝本,创作了《九歌图册》及两幅同名的《云中君》。
对比古画
将男神画成曼妙女子
美术史上,不少名家以《楚辞——九歌》为依据进行创作。最早可追溯至宋人李公麟,元代的赵孟頫、张渥、钱选均曾画过;到明末清初,由于社会动荡和政治变迁,该题材蔚然成风,为史家看重的属萧云从的版画《九歌图》。
从历代各家关乎《九歌》的传世作品来看,尽管不同画者风格不太相同,且艺术水准也有高低之异,但在人物性别的设定上,几乎没有太大出入,尤其是 对云中君和大司命的描绘,呈现的均是男性形象,特别是在张渥的传世作品《临李公麟九歌》(现藏于吉林博物院)中,大司命甚至是上了年纪的“老头”。
反观傅抱石所画的《云中君》,同样是充满了浪漫主义想象的作品:大司命乘龙持剑,英姿勃发;云中君御辇凝神,镇定自若。傅抱石不仅将以往《九歌》题材中的“云神”云中君画成了飘逸的曼妙女子,还将持杖须眉的“寿神”大司命“减龄”为俊朗的青年男性,并让他俩同框。
作品解读
傅抱石一年三幅《九歌》题材
《云中君》创作于1954年。值得关注的是,除了这一件作品,同年,傅抱石就“云中君和大司命”题材创作的作品还有两幅,其中一幅为藏于中国美术馆的十开《九歌图册》,另一幅为同年创作的《云中君和大司命》轴,后者曾于2013年现身保利春拍,当时底价为两亿人民币。
杭春晓将这一次现身的《云中君》与傅抱石的同名作品进行比对时发现,“两者中的人物形象几乎一致,均是将《九歌图册》中的单页上的云中君和大司命合到一张作品中,只是挪动了一下空间关系,变为两幅”。
“在古代绘画中,从未出现过云中君和大司命放在一个场景中的情形,‘谈恋爱’就更不可思议了”。一位书画研究者表示。
郭沫若浪漫解读《九歌》
在《云中君》诞生前一年的6月,郭沫若写就的《屈原赋(今译)》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他在《九歌·解题》里写道,“……第二种是歌者或祭者向 女神求爱,如《云中君》《少司命》(这两位都是女神);第三种是男神向女神求爱,如《大司命》(大司命追求云中君)、《河伯》(河伯追求洛神)……”这种 解读,让原本为祭祀神灵时所唱的《九歌》,变为世俗中描述男女之爱的“神曲”。
杭春晓认为,“不论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还是画中具体描绘的内容,傅抱石无疑是以《今译》为蓝本,创作了《九歌图册》及两幅同名的《云中 君》”。1954年2月14日,傅抱石致郭沫若的一封信中的言词,进一步确定了杭春晓的说法,“数月来除研究工作之外,创作方面为《九歌》之经营,系以我 公译文(《屈原赋今译》)为主,从形象表现,唯公译最好设计构图,已完成七幅”。
在创作途中,熟知传统的傅抱石也很纠结,不过他最终选择尊《今译》精神,“约自去冬起,遇暇即执笔为之,全部形象均以《今译》为依归,中间亦曾 多次遇到困难(如大少《司命》、《云中君》、《国殇》等章),揆之旧图,出入实多。拙作除《东皇太乙》外,均作年轻人形象,盖几经揣摩尊译精神,未审当否 耳?”他在1954年10月23日给郭沫若的一封长信中如是说。
创作背景
与郭沫若私交好作品多有其题词
在傅抱石遗留的书信中,不少与郭沫若有关,二人私交甚好。
1933年,傅抱石留学日本,决心完成一部完整的中国美术史。为此,他经常去拜访流亡日本市川的郭沫若,向他请教有关古文字方面的问题,受到郭 沫若的鼓励。通过出版的私信得知,在往后的30年时间中,两人交往频繁,傅抱石遇到问题时郭沫若帮他解决,心情郁闷时也经常向郭沫若去信件倾诉。
除了信件之外,傅抱石不少作品也得到了郭沫若的题词。1942年6月,郭沫若创作的历史剧《屈原》在重庆公演,这部仅花十天赶出的作品在当地引 起轰动,周恩来评价《屈原》为“表达了广大人民对国民党反动派压迫人民的控诉”。时年38岁的傅抱石受这部作品的感染,挥毫创作了《屈原图》。郭沫若看完 这幅画后连称,“画与历史剧有异曲同工之妙”,并且为其题写了长诗。
同年年底,“傅抱石教授画展”在重庆举行,“一百幅作品里有一半有郭沫若的题词”。杭春晓说,“傅抱石每有新作,便会拿给郭沫若过眼,请他提提意见”。郭沫若曾评傅抱石于1944年创作的巨作《丽人行》“乃声色灵肉之大交响”。
特殊背景下“传统”画家的选择
尽管私交甚好,不过,这一点并非是傅抱石忠实于《今译》的根本原因。杭春晓说,“从1942年创作首幅《屈原图》开始,就能看出傅抱石善于处理 艺术创作与所处时代的关系”。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画面临巨大的考验,美术界提出了“改造中国画”的口号,倡导画家们以“写生”的方式描写实景。而“像傅 抱石这样创作传统题材的画家,一开始内心是纠结的”。据杭春晓考证,为了找到出口,傅抱石于1950年开始以毛泽东诗词开展艺术创作,“很显然,当时的时 代背景,这种作品有着天然的可行性”。
然而,傅抱石以往端午节都要画的“屈原题材”,如何在新时期取得时代的认可?无疑,《屈原赋(今译)》是他首选文本,“因为《今译》中描绘的浪 漫主义意境已符合当时社会的需求”。1942年话剧版本所构建的屈原已将传统文化中清高自诩的文人,转化成了爱国忠君的象征,“新时期再画旧社会那样悲情 的形象明显不合时宜。而描写爱情的《九歌》似乎更加可行,也符合‘改造中国画’的精神”。
在杭春晓看来,不论是《九歌图册》还是《云中君》,“都不单单是一件技法高超的画作,更应将其放到历史语境中,它们反映一段精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