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鉴赏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鉴赏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鉴赏

日期:2014-12-22 11:51:01 来源:雅昌艺术网

收藏 >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鉴赏

  或是皇帝炼丹之器物
  提梁银罐的用途比较广泛,主要用作饮食器,如盛水、盛酒等。关于这件银罐的具体用途,目前看法还不太统一。从其盖内墨书“紫英五十两”、“白英十二两” 看,此器当为盛放炼丹药物的器具,因为紫英和白英是“壮元气”、“补不足”、“久服轻身延年”的药物,并均为炼制丹药不可缺少的原料。据文献记载,唐代统治者尊崇道教,迷信道教丹药,认为服食丹药可致长生不老。考之史载,唐代上自太宗,下迄僖宗,几乎每个皇帝都与炼丹家有关。如唐高宗曾召方士百余人“化黄金,治丹药”,唐玄宗也召道士张果、孙甑生等进行炼丹。
  而唐宪、穆、敬、宣宗等几个皇帝均因服食丹药引起水银中毒而死。何家村出土的金银器中,仅用于炼丹的药具就达数十件,同时还有大批金石药物出土,足证当时炼丹风气之盛。
  神秘的唐代冶银工艺
  提梁银罐在1970年何家村出土时罐内尚存有半罐水,水上浮着一张极薄的金箔,其上立十二只精致纤细的赤金走龙,水中散落着十余颗颜色各异的宝石,历经千年岁月依然璀璨夺目。
  提梁银罐为纯银所制,纹饰全部鎏金,罐体与纹饰色泽形成反差,产生了一种明显的主体效果,正是唐代冶银技术水平的体现。金银器的造型及装饰题材作为一种直观形象,不仅起着美化器皿的作用,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定的时代特征。这件银罐大口、短颈、腹鼓而圆,喇叭形圈足,罐肩之上有两个葫芦形附耳,提梁插入并焊接在附耳之内,整个造型给人厚重饱满的美感。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唐代以胖为美和崇尚力量、健康美的时代风尚;银罐的装饰题材以鹦鹉为主体。鹦鹉因美丽能言,成为唐代王公贵族喜爱的宠物。
  纹饰为鹦鹉源自唐人喜好
  从这件提梁银罐的构图看,罐腹两侧均以鹦鹉为中心进行装饰。鹦鹉是能言之鸟,在古代又被称作“神鸟”。唐时鹦鹉主要栖息于南方和西北的陇蜀等地。由于唐代宫廷达官贵族多喜畜养,因此,各地常把鹦鹉作为“土贡”进献朝廷。
  除此之外,唐朝新开发的岭南、交趾等地也在向唐王朝进献本地鹦鹉。与此同时,由于丝绸之路的畅通,唐王朝的国际影响不断扩大,天竺、波斯、林邑等国也经常向唐王朝进献鹦鹉。如七世纪时,林邑国向唐太宗贡献过一只五色鹦鹉,太宗极为喜爱,但由于这只鹦鹉不适应寒冷的气候,太宗特意下诏将其放送回国。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