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传统工艺(寿山石)艺术创作座谈会
专家寄望中青年艺术家:不唯材料论、坚持原创、理性思维
7月22日,福建省文联会议室,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省工艺美术研究院、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联合召开中国传统工艺(寿山石)艺术创作座谈会,以进一步扩大“‘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新秀创作大赛”活动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更多艺术家的关注和参与。
座谈会专门邀请了本次大赛系列活动项目的评审专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泥人张”第四代传人张錩前来指导。福建主要艺术门类寿山石雕、陶瓷、木雕、漆艺等国家、省级大师代表和新秀共30多人参加了座谈。
张錩老师首先发言,他高度赞赏了此次中国寿山石雕刻新秀大赛的系列活动,认为此次系列活动是中国民协为了鼓励民间中青年艺术家而特意设立的项目。
随后,他从五个方面说明了此次系列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是历史性,寿山石雕刻始于南北朝,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而不衰,清朝康乾时期尤为鼎盛,且名家辈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一直是收藏家们热衷的收藏。
二是主体性,此次活动的参与者是中青年,在限定的题材和时间内,通过现场制作的这个平台,更好地展现和锻炼这些中青年艺术家。
三是学术性,此次大赛活动过程中,还举办“技归于道”首届闽派工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梳理闽派工艺特色和传承脉络,探讨其创新发展之路,为弘扬闽派工艺优秀文化,建设闽派工艺理论,为闽派工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四是社会效应和物质性,本次活动不仅进一步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还能让更多的国人在强势文化中认同本土性的表达,从而能够更自觉地尊重本土文化,参赛作品的材料、作者的构思、制作等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五是权威性,本次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以及政府主管部门参与,赋予活动极高的权威性。
“对选手的能力要通过多方面的考察,主办单位在选手被选中后应该提前通知他们,让参赛者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能够提高现场比赛的成功率。”张錩老师说。
同时,他也对中青年艺术家们艺术创作提出几点希望:
首先,不要唯材料论。提倡材料和艺术的附加值都要并举,各位艺术家们要学会变“废”为宝,他鼓励大师们能够摆脱对材料的过分关注,把一般的材料做成有艺术质量和水平的作品,这样更能体现艺术家的艺术水平。
然后,坚持原创性。他鼓励艺术家们在作品中更多的体现自己的想法,移植的想法尽量少些,多些新创意新构思,尤其鼓励年轻的艺术家们应该有新的思考。
最后,注重理性思维。艺术发展过程中,理论高度很关键,当今在社会节奏和形式变化快,强势的外来文化也在不断冲击的形式下,闽派工艺寿山石雕该如何发展,这是中青年艺术家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之后,张錩老师从构思的立意、构图、艺术创作等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艺术创作课。
中国寿山石雕新秀创作大赛系列活动第一次协调会
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罗训涌:为福建艺术史留下宝贵财产
7月15日,中国寿山石雕刻新秀大赛系列活动第一次协调会议在福建省文联召开。
会议主要内容是商议中国寿山石雕刻新秀大赛系列活动各承办、协办单位的分工协作和组织沟通的问题,同时讨论了针对活动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并听取了有关单位的意见。
参加本次会议的与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罗训涌,省民协秘书长陈晓萍,省经信委消费品处处长许榕,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省海峡民间艺术馆馆长刘东方、省寿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会长陈礼忠、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王晓戈、福建省艺术收藏协会秘书长黄泽林、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长陈文荣等活动主承办、协办单位的负责人。
“本次中国寿山石雕刻新秀大赛系列活动,表明福建寿山石文化艺术的影响力已经迈向全国,对闽派工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本次活动的联合承办单位,深感任务光荣,责任重大。”省民协秘书长陈晓萍首先通报了系列活动筹备情况和各承、协办单位负责的具体工作。
此次系列活动“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新秀创作大赛、“民间大美”福建省民间艺术新秀佳作展暨评奖和“技归于道”首届闽派工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是一个集传承性、时代性、学术性于一体的活动。
在筹备活动过程中,各有关单位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活动任务进行了明确的分工和细化,方案进行多次修改,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活动的目的,为青年艺术家提供展示与竞技的舞台,满足参赛者的要求,力争将本次活动办出特色、赛出水平、为今后举办更大型的活动奠定基础。
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余卫平对活动具体细节作了补充说明。
他认为,赛事基础参照省级职业技术操作比赛标准的同时。应增加艺术素养与技艺传承的评定,建立全国专家级评委数据库,从中随机进行评委抽选;对于“民间大美”福建省民间艺术新秀佳作展暨评奖活动,应当展现我省工美艺术新秀的个人经典作品,评选出有技艺传承、创新的艺术精品进行展览。
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罗训涌作对本次本次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
“本次系列活动将为福建省民间艺术人士提供了展示、发展与交流的平台,促进了福建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和优秀艺术品的涌现,对我省民间艺术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罗训涌说。
同时,他希望,省民协和各承办、协办单位要更加积极主动将本次活动圆满办好,并将其影响放大扩大,为福建艺术历史上留下一笔宝贵的财产。
首届闽派工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拟于10月举办
主题“技归于道”梳理闽派工艺特色和传承脉络,探讨创新发展之路
“‘匠心神韵’中国寿山石雕新秀创作大赛”活动期间,为弘扬闽派工艺优秀文化,建设闽派工艺理论,为闽派工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拟于10月下旬在福州举办首届闽派工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并出版论文集。
“技归于道”首届闽派工艺创新与发展高峰论坛是一次高规格的行业专业论坛,要达到诠释我省寿山石及整体工美行业的发展与交流,并向国内知名专家、大师定向征稿。
本次论坛主题为“技归于道”,梳理闽派工艺特色和传承脉络,探讨其创新发展之路。
即日起至2014年10月10日,征集内容有关闽派工艺艺术特征、闽派工艺发展与创新、闽派工艺发展现状与问题、闽台工艺和工艺产业化发展思考以及闽派工艺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文章。
请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联系人的姓名、工作单位、详细联系地址、电话、邮编等信息,以便联系有关事宜,投递邮箱:1319565182@qq.com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