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鉴藏需谨慎 五大潜藏误区

书画鉴藏需谨慎 五大潜藏误区

书画鉴藏需谨慎 五大潜藏误区

日期:2013-11-04 10:01:07 来源:南方日报

美术 >书画鉴藏需谨慎 五大潜藏误区

金陵书画名家孙金龙

  历年的春拍和秋拍均显示,书画始终是艺术品拍卖成交的主力。不过,尽管书画市场空前火爆,但艺术品研究机构的调研却发现,八成以上的购买者实际并非真正的艺术爱好者。“许多人大批量买进书画,其实是把它当作一种纯粹的投资品,就像股票一样,希望能够短期套利。”这些年一直活跃在艺术界,并与北京和广州两地的书画投资者有着广泛接触的金陵国画名家、书画鉴藏专家、中国红泥画首创者孙金龙对南方日报记者坦承,书画市场的水是很深的,没有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和经验积累就想到这里来狠狠捞一把的想法恐怕不现实,没有专业的艺术品投资顾问指导,就贸然出手买进所谓名师作品,很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书画艺术品的投资和收藏,拼的不仅是资金上的硬实力,拼的更多是见识和眼光这样的软实力。”孙金龙指出,对于新入行的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谨防书画鉴藏的五大误区。

  误区一:唯名论画 不看作品

  收藏者出于商业利益来买进书画作品,只能算是一种短期的投资行为。在孙金龙看来,抱着这样的目的进入市场的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主导他们行为的并不是纯粹的艺术判断,很多时候,他们所做的事甚至与艺术毫无关系。特别是一些企业老板,往往只考虑短期的市场效应,并不深究其在未来长时间内的真正艺术价值,这就给那些善用传播和营销手段的投机者提供了机会。

  “现在市场上完全靠炒作起家的‘成功艺术家’比比皆是。由于抓住了一些非专业藏家只重名气的心理,只要披上一件不错的外包装,就能够获得买家一股脑的追捧。”孙金龙直言,决定书画艺术品价格的因素确实与艺术家的名气有很直接的关系,很多书画家的知名度与其在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也确实是成正比的。在多数情况下,艺术家知名度高,也代表着其作品的艺术性以及保值和增值的潜力更大些。特别是当投资者在缺乏专业知识的情况下,只能像消费一般商品那样,通过艺术家本身的品牌去认识和判断其作品的价值。

  不过,唯名气论作品的投资理念有时也会出现问题。孙金龙认为,面对名家,投资仍然应该保持必要的冷静。在他看来,即使是真正的名师,也不能在每一幅作品上都能够平衡发挥自己的水平。特别是当一些名师的作品在市场上面临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不免就会出现“仓促之作”、“应酬之作”,或者是“偷懒之作”。

  “投资收藏,赢在眼光,胜在收藏。买书画本质上是买未来,最忌短视。”孙金龙对南方日报记者说,有名的艺术家也是从无名过来的,如果我们能够在艺术家还没有出名或特别出名的时候,就能够根据艺术判断提前买进他们的一些精品,不是更有投资价值吗?

  误区二:职位蔽眼 忽视水平

  根据作者的官职来判断其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听起来似乎比“唯名气论作品”更不靠谱。有一些投资者,在买进一件书画前,首先要搞清楚,作者是否在行业协会担任要职,譬如是不是书法家协会或者美术家协会的主席或副主席,再譬如,是不是画院的院长或者美术馆的馆长?

  事实上,南方日报记者调查也发现,业界普遍认为能够在体制内担任一定职务的艺术家,更有利于在推广上做文章,其作品也更容易在市场上打开销路。正因为如此,一些艺术家即使在行业协会或画院等官方机构没有担任职务,也一定要挂上一些民间画院院长的头衔,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的关注。这也导致了当前的艺术界,各种各样的书画院鱼龙混杂,有些书画院,动不动就给自己戴个“世界”、“华人”或“全国”的头衔,实际只不过是个人注册的皮包机构,不但学术界无人知晓,就连资深的行业人士也没有听过。

  “这反映了书画投资者思想上出现的另外一个误区。”孙金龙对记者说,书画市场实际还是个买方市场,艺术家上述这些怪异行为,本质还是跟着市场规律在走的,如果投资者不要求看这个,谁会费尽心思去搞这些门面功夫?

  事实上,尽管行业协会或某些艺术机构,对担任领导职务的艺术家有较高的专业要求。然而,在孙金龙看来,这并非意味着身居要职的人都相应地具有较好的艺术修为,更不代表着职位越高,其艺术水平就越高。判断一幅书画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只可以将艺术家的官职或兼职当成是其中一种参考因素,而不能视为价值考量的唯一标准。“要想买进一幅真正有艺术价值、值得收藏的精品,眼光还是得回到作品本身来。”

  误区三:唯尺论价 越大越好

  按照书画市场长期形成的交易习惯,艺术家的润格基本上是以每平方尺为单位进行估价的。以此来计算的话,尺寸越大,就意味着该作品的总价越大。譬如,某名家所画的规格为丈二的牡丹,比其八尺的总价要高。这就给投资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是不是收藏越大的画越好呢?特别是,当他们发现现在的艺术网站普遍都在此平方尺来给待拍作品出具参考价,而拍卖机构在征集作品时普遍追求大尺幅书画时,投资者的判断就会受到引导:画越大,其收藏价值就越高。

  “这同样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孙金龙说,他发现在自己身边的一些很有名的艺术家,居然也受到了这一习惯的影响,从而有意识地多创作大尺幅的作品,似乎只有不断炮制出巨制,才能更快地占领市场,获得更高的商业回报。“显然,这极大扭曲了人们的价值观。自古以来,我们所知道的那些书画名作,都不乏小品,有多少是真正的书画巨制?”

  误区四:盲目追涨 高位接盘

  陷入这一误区的往往是那些具有雄厚资金实力的入门投资者。因为腰包里装的钱比别人多,这类收藏者往往不愿意在中低端市场“浪费时间”,而更倾向于到高端市场上去追逐那些已经在艺术市场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艺术家或者作品。

  “这些人,在那些不负责任的媒体和商业机构的误导下,往往把所有的名师名作看成是一种不会掉价的硬通货,误以为只有投资这样的艺术品才不会有风险。”郭金龙对记者说,殊不知,盲目追涨、高位接盘的风险是最高的。

  在他看来,书画市场的泡沫远比我们想象的大。特别是一些已经被资本炒作过一段时间、价格上到较高位置的艺术家作品,没有足够的远见把握是不应该轻易去接盘的。他认识的一位很有名的画家,近两年就因为一些大资本的撤离,而使得自己作品的市场价从两年前的最高位猛跌了2/3。那些在高位买进其作品的投资者,现在很可能在叫苦连天了,弄不好,有些没有做好科学投资组合的藏家很可能已经因此破产。

  “追涨很危险。”孙金龙一再提醒,尤其是对那些涨得比古代字画还贵的当代字画,一定要保持谨惕。

  误区五:迷信拍卖 追逐庄家

  近年来受到业内人士关注的雅昌艺术家指数和胡润百富艺术榜,都是以艺术家前段时间在拍卖市场上的总体表现作为主要参考依据的。实际上,记者调查发现,现在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也是以拍卖市场上的成交价格作为参考标准的。

  “但是,如果我们投资者也以这个标准来指导自己的投资行为,按照拍卖成交价去买进一些艺术家的新作品,很可能就会吃大亏了。”孙金龙告诉记者,一些初入门的书画收藏者,根本不知道当前的书画市场其实有着许多“小门道”,各种各样的包装炒作手段,可以说让人眼花缭乱。譬如拍卖,一些垄断或者提前大批量买进了某一艺术家作品的商业机构或个人,往往就会利用手中的资源对该艺术家的艺术成就加大推广,甚至不惜利用过度包装宣传的手段来提高其市场知名度,从而忽悠其他后来者以更高的价格来接手。

  “以拍卖纪录来制造新闻热点就是其中一个宣传的手段。”孙金龙说,这种行为在行内俗称庄家护盘或托市。有些不太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突然在拍卖市场上以一个很高的价格成交,极有可能就是有大庄家在背后联手推高拍卖价,以此来抬高市场对该艺术家作品的价格认知。“如此做出来的价格,并不能真正代表该艺术家作品的真实市场价值。因此,书画投资切忌迷信拍卖成交价格。”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定制独一无二
打造专属手机壳!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5956905057

©2005-2020 zhuokearts.com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