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元代大画家王蒙的传世之作

赏析元代大画家王蒙的传世之作

赏析元代大画家王蒙的传世之作

时间:2013-10-14 09:10:53 来源:新民晚报

书画 >赏析元代大画家王蒙的传世之作

元·王蒙《秋山草堂图》。

  五代、宋的山水画,崇尚水墨,故巨然的《秋山问道图》以水墨画秋山,极尽空寂幽秘的禅意,但也似乎少了点秋色的瑰丽绚烂、爽落深邃的天趣。元代渐兴浅绛淡彩,在墨骨上薄敷赭石、花青等色,依然淡雅秀逸,而王蒙的《秋山草堂图》则别具一格。

  《秋山草堂图》纵123.3厘米,横54.8厘米,纸本,浅设色,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绘秋山水岸,岸边芦荻萧瑟,临水的草亭前有人支网捕鱼;秋山林木茂密,红叶绚烂,有茅屋草堂掩映其间,茅屋中有村妇劳作,稚童嬉戏,而草堂上则有高士踞坐榻上展卷阅读,一派祥和的生活场景。水面辽阔,山不高,连绵起伏,典型的江南丘陵景色。以浓墨干笔勾皴,已是元画的特色。树叶或作点叶,或作勾圈夹叶,墨笔点叶上普罩赭色,而夹叶中先敷赭色,然后用薄硃砂色由淡而浓积染,使树叶的硃砂色有明显的浓淡变化,突现树叶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而不是简单的平涂。土石和丛树边,是密密的湿笔墨点,然后用淡硃砂色复点,这方法同样应用于水边的荻花的复勾上,使画面上几乎铺满浓淡变化的硃砂色点,渲染出浓重的秋意。硃砂色,这似乎是中国画特有的红色,它不如大红色的浓烈,也没有硃磦色的亮丽,但却透出沉穆野逸的古艳。这样的点染方法,还见于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太白山图》中,画面艳而不俗,在浅绛设色中独具一格,极具王蒙的个人特色。

  王蒙传世的画中,以“草堂”为名的有《东山草堂图》《西山草堂图》和《秋山草堂图》等。在画中,除了寺庙,如《太白山图》中的宁波天童寺画的屋脊斗拱,他画的民居,几乎一色的是草屋。这是元代文人隐居山林的真实生活的写照。元代受异族统治,汉族文人不受重视,王蒙虽也曾做过一个闲官——“理问”,但在当时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他抛弃了这个官,携妻张氏隐居于杭州东北的黄鹤山,长达二十多年,过的就是芒鞋竹杖、卧云望山的清贫生活。他名其屋为“白莲精舍”,自号“黄鹤山樵”,览云观山,师法造化,又时而下山,往来于黄公望、吴镇、倪瓒及文人高士间,画风渐变。观其后期的《青卞隐居图》《林泉清集图》及《夏日山居图》等,从其反复皴、擦、染形成的明暗光感,以及独特的焦墨擦笔体现的近实远虚的透视感,将宋代绘画的写实精神以及元代绘画的写意意识推进到一个更接近事理的高度。这一切变化,得益于王蒙数十年处身于山水之中,不断地观察、写生、修炼,才臻此化境。(张德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