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锦
孟繁锦楹联
“掩户留春笑我痴”。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先生的这幅书法作品,不仅是他朴素办公室的装点物,也是他当下工作、生活第二春的写照。
在中国楹联学会副秘书长肖良平眼里,74岁的孟繁锦,现在比在空军政治部文化部长任上还忙。2004年担任中国楹联学会会长以来,每天七点多就到办公室,“每年在外地的时间达百天,今年前七个月在外地的时间已超过五十天。”
记者首次接触中国楹联学会,也是首次接触到的一个早上七点多就上班的社团组织。还未到约好的时间,工作人员已在等候。如此社团罕见。
楹联往事
2005年央视春晚,人们惊喜地看到,对联成了重头戏。18幅春联分“盛景争春”“世间同春”“联袂贺春”“欢歌迎春”“盛世大联欢”五组,起、承、转、合,引领着晚会:首联“三海九门,京华迎奥运;一江两岸,世博靓申城”开篇,在尾联“上下五千年,繁荣盛世庆今日;纵横九万里,锦绣中华兴未来”主题中结束。借助春晚,中国楹联的艺术魅力瞬间传遍环宇。
孟繁锦先生回忆,当年春晚主题是“盛世大联欢”,各电视台选送36位主持人,采用楹联与节目结合形式。为此,导演组通过孟繁锦老部下、剧作家阎肃联系中国楹联学会,但六位楹联高手创作的春联因过于高雅而遭弃用;中国楹联学会遂再动员会员创作,“面对大众,通俗易懂”的楹联亮相春晚大舞台。
有专家评价,当年春晚有两个亮点,即舞蹈“千手观音”和春联,而“千手观音”曾表演过,惟春联是新鲜出炉。各大报刊评价甚高,《人民日报》称,“《献春联》不仅呈现出大团结、大联欢的胜景,而且强化了春节气氛,提升了整台晚会的文化品位。”
中国楹联学会申报的“楹联习俗”2005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后,每年春节前后,楹联文化备受关注。春节前的“书春”是楹联组织的年度大事,中国楹联学会形象地称之为“十万联军写红大江南北”。
中国楹联学会确定今年为“联墨展示年”,以“提高楹联界对楹联与书法关系的深层次认识,不断充实、发展楹联书法队伍,发挥楹联学会和联墨中心的作用,多办展览,提升中国联墨的整体水平”。年初与中国美术馆合办的“翰墨传承——中国美术馆癸巳新春楹联书法大展”,由中国楹联学会提供联文,中国美术馆邀请百位书法家书写,春联排在展览的第一部分,展现新旧节序的年俗情结,烘托癸巳年热情祥和气氛;其次是“体现自然风华与人文景观相接之盛,采楼、阁、亭、台、寺、观等环境中的联文,以笔感得其境”;第三部分体现在“以事、以物、以景等抒发情怀心志,感叹风物岁时,引书院、书室、堂、厅、署等氛围中以自题、杂感等多种方式铭己心之言辞,托书以焕寄世之情。”期间,中国楹联学会专家现场为观众讲解楹联艺术,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今年5月下旬,中国楹联学会联手地方楹联组织在山西太原举办了“东西南北八省区楹联书艺展”,展出联墨俱佳的作品150余幅。
重要活动也是推介联墨艺术的契机,值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中国楹联学会受邀参与多项相关活动。
中国联墨艺术还走出国门。今年3月,中国楹联学会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纳兰德拉市政府协商,将在澳大利亚中国展览馆举办“中国联墨展”,即将成行。
当代楹联文化发展迅猛
孟繁锦先生告诉记者,“在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楹联文化发展迅猛。中国楹联学会1984年成立时,会员仅40余人,至2004年第五届代表大会的20年间,发展会员2000余人。2004年至今,会员过万人,增速是此前的八倍,团体会员150余家。另外,27个省市成立了省级楹联组织,部分乡村也有楹联组织。全国楹联组织会员约80余万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楹联艺术的大发展。”
“古代楹联创作没有通行的规则,传世楹联中的错联、病联并不罕见。楹联失律,不仅令内行人笑话,还有误导之嫌。” 孟繁锦说。有鉴于此,中国楹联学会集中联界专家,梳理了千年来散见于典籍中的联律论述,2008年10月1日正式发布《联律通则》,规范楹联创作和鉴赏。
点缀生活,启迪知慧,楹联在现实生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孟繁锦指出弘扬楹联艺术,更应该呼唤楹联精品,呼唤联墨艺术精品,树立精品意识。中国楹联学会2004年提出楹联艺术创作要“联墨双修”。“书法是楹联的重要载体,楹联的文学创作好,还要优秀的书法来表现。毛笔是古代书写工具,联墨不分家。当代书写工具改变了,联墨分成两家。一些书法家感叹不会撰联,而一些会撰联的人书法又欠佳。实践证明,倡导‘联墨双修’是正确的。”孟繁锦介绍,中国楹联学会设书法艺术委员会,专门研究楹联的书法艺术,1030人的会员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占三分之一,不乏书法大家。
中国楹联学会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培训中心合作,为期一年的“中国楹联书法艺术高级研究课程研修班”今年9月开班,特聘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楹联学会等机构的学者授课,“弘扬书法文化、打造楹联书家、服务广大会员”,以楹联书法创作为教学主体,从楹联写作方法到楹联书法创作方面力争培养优秀人才。楹联创作培训课程进名校,这是首次。
以传承楹联文化为目的的“全国青少年对联夏令营”,由中国楹联学会与相关部门合办,今年的第七届是与中共辽宁省辽阳市宏伟区委宣传部合作,以“才子故里,翰墨情缘”为主题。来自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50多名营员、老师和家长参加了夏令营活动。
联墨艺术婚礼走进百姓家。目前,中国楹联学会为十余对新婚夫妇策划了联墨艺术婚礼,形式新颖,反响不错。新婚夫妇收到数十位艺术家的联墨艺术作品,极具收藏意义。
楹联艺术日益受到地方政府重视。鹳雀楼重建后,中国楹联学会和山西永济市政府于2005年6月至9月开展海内外大征联,收到15314副,最终由397副中精选了18副佳联以作鹳雀楼装饰,深化了鹳雀楼的内涵。湖北恩施州为创建“全国诗词、楹联之州”,经过数年的努力,到2012年已“八县联花璨村野,一州韵语醉春风”,“全州220多个单位、62个乡镇、170个村悬挂固定式楹联达21000多副,全州220多个单位、40余个村悬挂诗词匾牌16000多块。”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旅游景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诗词楹联文化已不可或缺。
也因此,创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县、乡)”,成了中国楹联学会每年的重点工作。迄今,70个城市成为“中国楹联文化城市”,50多家中小学成为楹联教育基地。以一个民间文化社团的微弱之力,中国楹联学会为新时期城镇文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开创了一条可行之路。
联墨精品价格上涨
艺术品市场的火热,传递和强化了收藏理念,如今书法家下乡给农户写的春联,都会被收藏起来。
在中国楹联学会举办的“第四届中国楹联论坛”上,有会员撰文指出,楹联艺术会是中国下一个文学高峰。是否如此,有待时间检验。不可否认的是,近十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楹联艺术越来越普及,且发展迅速。
遗憾的是,联墨艺术品市场尚不成熟,多数人优先考虑书法艺术价值,仅关注书法名家的作品,未考虑楹联创作的文学艺术价值。联墨艺术品的价值尚未真正体现出来。
令人可喜的是,当前联墨艺术精品的价格已经上涨的迹象,特别是重视传统楹联文化的地区,名家作品已过万元,有的机构、企业更为所需的联墨精品开出了数万元,甚至十数万元的高价,这对促进联墨艺术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