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蜀胜景 笔底丹青<br>——耿继斌山水画赏析

西蜀胜景 笔底丹青<br>——耿继斌山水画赏析

西蜀胜景 笔底丹青<br>——耿继斌山水画赏析

时间:2013-08-12 14:40:48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书画 >西蜀胜景 笔底丹青<br>——耿继斌山水画赏析

秋江归舟(水墨)  耿继斌

  在今年“大美雅安——耿继斌山水画展”上, 88岁高龄的雅安画家耿继斌,以其笔精墨妙的作品,为京城画坛吹来了西蜀清凉之风,带来4 · 20芦山地震灾区民众对全国人民的感激之情和感恩之心。

  展出的70余幅画作,让人恍若置身西蜀胜景:或群山嵯峨,瀑布轰鸣;或小桥溪水,茂林修竹;或峰峦秀色,恬静淡雅;或层林尽染,浓墨重彩……无论丈二之作,还是尺幅小品,都笔厚墨浓、立意深邃。作品谋篇布局高雅优胜,意境沉远恬淡,运笔生动细腻,设色用墨诡谲多变,在当今“巴蜀画派”的山水画创作中走出一片新天地。

  长年累月的农村工作,使耿继斌有机会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春秋寒暑,他常常独坐高山深涧,观察风云雨雾、朝暮阴晴、烟云明晦,用笔记录大自然的种种形态韵致,用心感悟“天人合一”的精神愉悦。数十年过去,蜀中四季景物,皆融为主人胸中丘壑,招之即来,挥之不去。

  待改革大潮乍起,耿继斌为实现心中宏愿,提前退休。几年后,遍访名山归来,止不住慨叹:唯蜀地山水,既有名山大川的雄浑大气,又有小桥流水的精巧雅致,以至南宗秀美、北宗险峻,尽在其中。从此,隐居西蜀,以蜀地山水作为唯一的创作题材。

  虽壮志凌云,然艺海无涯,耿继斌不敢丝毫懈怠。师法古人,师法自然,笔墨随时代。在深得石涛、石溪、黄宾虹诸家精要后,耿继斌以其独特的审美情趣,融人文精神于山水之中,着力勾勒蜀中山水的时代精神。耿继斌放眼华夏,博采众长,兼容并蓄,锐意变法,创新求变,笔底流淌出无数创新之作。

  百看不厌,是其画作最大亮点。远山近水笔厚墨浓,构思奇巧,立意深邃,让审美视觉超越自然山水的时空,以至画有尽、韵无穷。每次观瞻,总有新风扑面,让人浮想联翩。绝妙更在,其画艺至精,诗韵亦雅,书法厚重雄浑。他深悟“书画同源”至理,以书法入画。笔力遒劲,点染有力,干湿浓淡、粗细长短、皴擦飞白得心应手,毫无飘浮之感,达到笔墨与情感、造化与心源的完美融合,可谓上得传统之精要,下通今人之灵变,一个“雅”字贯穿始终。

  难怪启功先生大弟子赵仁珪观其画作后,满是赞许与期盼,即兴提笔赋诗:“雅山雅水雅画家,山山水水出奇葩。何时展到京华去,始知巴蜀非天涯! ”

  究其艺术认知,耿继斌直言:自己完全是在画思绪、画胸襟、画性情,画一种完全人格化的东西,而且是以“写”的方式表达。他相信自己内心的体验,相信自己窥知了西蜀山水的精髓,相信自己笔下兴之所至肆意流淌的韵律与形式。而这一切,正是自然造化中最真实、最深刻的韵律与形式,他把这种主观感受表达出来并形成“心象”图案。

  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吴长江在展览开幕式上的即兴致辞,对耿继斌一生的艺术追求,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说:“我在作品里看到耿先生对自己家乡的挚爱,并将这种情感融进了自己的创作中。同时,也看到他吸收了前辈画家黄宾虹还有其他名家的一些特点,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把它吸收、融化,最后形成自己的感觉,并有自己的语言和表现的特色。 ”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