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千荷花题材画作赏析(图)

张大千荷花题材画作赏析(图)

张大千荷花题材画作赏析(图)

时间:2013-03-21 09:04:06 来源:中国商报收藏拍卖导报/中国商网

书画 >张大千荷花题材画作赏析(图)

张大千作品

        自幼生长在平原水乡,看惯了荷塘风物,也就不可自拔地爱上了咏荷的古诗、写荷的美文以及绘荷的图画。而这幅笔者在深圳博物馆里偶遇的张大千的《荷花图》,就像炎炎夏日里的一缕清风,瞬间唤起了我对荷塘的记忆。
        张大千一生最喜荷花,尤以画荷著称于世。他植荷观荷,与荷为友,对荷的真实形态与生长规律了然于心,他认为“中国画重在笔墨,而画荷是用笔用墨的基本功”,他笔下的风荷、晴荷、雨荷、秋荷千姿百态,白荷、粉荷、红荷、墨荷万紫千红,无论是早年的水墨写意、中年的工笔没骨,还是晚年的泼墨泼彩,都各具特色。他尤喜在绘荷之作上题诗,如“不施脂粉不浓妆,水殿风微有暗香。要识江妃真颜色,晚凉新浴出兰汤”,诗句清雅秀逸,书法妙趣横生,从中亦可见其对荷花性情的理解之深。“入莲塘,忍剜朱耷之心”,这是徐悲鸿上世纪30年代对张大千所画荷花的评价,“大千荷”的雅号由此得名,为世人所敬。
        这幅《荷花图》(如右图)纵180厘米,横90厘米,纸本设色。画面左侧草书两行文字,笔力遒劲爽朗,书风清丽雅致,虽排列得密密麻麻,但看上去却有一种清新出尘之美。题词第一竖行为一首咏荷诗:“明月曾呼白玉盘,多情更照玉阑干。香吹一夜西风满,水殿罗衣作许寒。”钤白文“爰木”、朱文“大千”二印。整幅画作构图饱满,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刚柔兼济,工写结合,笔势粗犷简率,格调清新典雅,主题鲜明突出,并兼具写意之妙。所绘之荷叶肥厚舒展,荷花落落大方,可谓雅俗共赏,显示出张大千画荷的独特风格和艺术旨趣。观之良久,仿佛自己已置身于这片生机盎然的荷林之中,阵阵荷香氤氲袅绕,沁人心脾。
        只见荷叶林中,几朵白荷迎风怒放,片片花瓣次第展开,数支绿干从水草丛中袅袅婷婷地伸出水面,荷干虽然细长但不失苍劲,有的直立如坚硬的箭镞,似要刺破苍穹,气势劲挺;有的慵懒地伸着懒腰,就像一个刚出浴的仙女,尽显妩媚娇态。几片宽大如盖的荷叶或于微风中轻舒漫卷,或轻触荷梗,似在喃喃私语秋日情怀;它们交相掩映,重叠舒卷,墨色浓淡多变。而荷叶上有的筋脉分明,有的则一片模糊;有的绿意缤纷显示出生命的活力,有的黄叶枯卷正一点点失去原有光泽。在复笔点缀之下,荷花层次丰富,清亮秀润。画面下方几乎看不到水波,但作者通过对那些菖蒲、芦苇与荷干的勾勒,以及荷干下部颜色深浅的处理,让人又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水的存在,这也是荷塘宁静安然的真实场景。张大千曾说:“荷干在画中最为重要,等于房子的梁柱……要顿挫有势,有亭亭玉立的风致”,由此我们可约略窥见其绘荷艺术之一斑。
        根据作者款识文字“癸未年九月大千张爰”来看,这幅画应当是在1943年(癸未年)秋天所绘,张大千时年44岁,当时正是中国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在笔者看来,作者除了对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特质深深赞美外,可能还有另一番深意:既以荷干的苍劲来暗示中华儿女不屈的意志,以荷花的怒放来寓意中华民族的奋起,画家以笔作枪,在描绘荷之高洁的美好情操以及蓬勃向上的精神的同时,亦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情怀。(尔雅)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