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书院门书画一条街。 王秀石 摄
本报驻陕西记者 秦 毅 王秀石 实习生 任 璞
近日,陕西省书法家协会换届领导班子名单一经公布,便因“过度膨胀”引发社会关注和质疑。网络上近乎一边倒的指责和调侃,也令许多深处漩涡中的陕西书画界人士倍感颜面无光。记者登录陕西省书协官方网站核实,除去2名兼职秘书长,该协会新选出的主席、常务副主席、副主席、名誉主席、顾问以及秘书长加起来一共52人,另有10名副秘书长,协会领导达62人。另外,上述成员中还不乏在职及退休政府官员。记者在实地走访几处书画市场和与多位业内人士交流时发现,除不解、愤懑、指责外,不少人还针对书画市场的健康发展发出了建设性声音。
人不在多,在于精
“一个省级书协的主席团为何如此庞大?其阵容强大堪称全国之最。”“大秦帝国,这是要横扫天下书坛么?”“以后书院门一个砖头说不定就能砸一个书协领导哦!”“领导臃肿,效率咋办?”“估计以后的书展开幕式等露脸活动的站位会成问题。”……网上类似的评价不胜枚举。
难怪一位陕西省书协成员预测道:“上届秘书长膨胀是亮点,这届常务副主席膨胀是亮点。依此走势,下届就该主席膨胀了。”
“会开完后,退出书协的心都有了。”一位不愿具名的陕西省书协成员这样形容自己在1月21日陕西省书协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召开后的心情。而新当选陕西省书协副秘书长的遆高亮1月24日通过其实名微博宣布:“辞去陕西书协副秘书长一职。”“老陕好面子,这次偏偏枪打出头鸟,成了全国之最!不过平心而论,书协领导膨胀全国都有。”这位书协成员感叹道。
记者调查得到这样的数据:中国书法家协会的主席团包括秘书长、副秘书长在内共有领导19人。其中,主席1人,副主席14人,名誉主席1人。在河南,该省书协拥有名誉主席8人、顾问11人、主席1人、副主席18人的强大阵容。在山西省书协,名誉主席5人、顾问11人、主席1人、第一副主席1人、副主席18人、秘书长1人、副秘书长7人。
除人数上的质疑外,人们对某些当选领导的书艺的评价就更加尖锐了。“不懂书法的人来当书协副主席,不仅影响了一大批年轻、有创作力的书法爱好者,更让某些人得以变相保留既得利益。”有人面对媒体如此感叹。教育部考 试中心中国书画等级考 试直属陕西考点办公室主任、陕西省教育书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马伟表示:“我们从来不反对官员进入书协,关键是加入者得有能力、有修养,不能把加入书协当成变相敛财手段。”
不过针对有媒体指责书协领导吃财政饭的问题,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改民1月25日公开表示,目前是有一些在职或退休领导干部在书协担任了领导职务,但整个书协中“吃财政”的只有驻会秘书长和一名省文联派驻干部,共两个人。记者本想就评选标准采访陕西省书协,但在工作时间段内,多次拨打其官网上公布的电话,均无人接听。
谈到书协领导的选择,中国书画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文史馆研究员杜成义表示,首先要具备的素质是他对书法的认识、研究水平,在书法艺术上要有一定的造诣。对此,中国书协主席张海也有类似表述:书协领导如果不是一个书法家,书法界很难接受,社会也不大容易认可。另一方面,书协是专业性质的群众团体,其主席还有一个组织、管理书法家、书法爱好者的任务。
长期从事书法教学工作的西安文理学院教师李勇向记者表示,很多学书法的人把加入本地区、本省或者中国书协作为目标,以期获得权威性的认可。如果这种“作品因官帽而富贵”的态势过度蔓延,趋利附势的心态会干扰学画练字者的定力,会给学生带来错误的价值导向。
至于各地书协领导日渐膨胀的趋势产生的原因,除了吃财政饭、搞利益输送、人为提高作品市价等外界普遍推定外,李勇向记者表示,许多书协制定的“会员作品润格表”,把会员、理事、常务理事、副主席、主席由低到高、分级定价,客观上形成了“不当官矮人半头”的心理,这种行政思维和官僚逻辑不仅硬生生地把鉴赏拉到了作品之外,还易埋没一些真正优秀的书法家。
字虽关人,更关品质
“市场的嗅觉相当灵敏,并且先知先觉。”时常撰写书画评论、爱逛西安书画市场的顾克美这样对记者说。1月16日,在西安书院门书画市场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个人声称有某某主席一幅四尺的字想出手,而一连十来家商铺给出的回应,不是冷脸就是摆手。为什么会这样?在几天后公布的换届名单上,大家找到了答 案,也验证了传闻:某某主席的确淡出了书协重要领导岗位。一位知情者向记者讲,搁在以前,他那样大尺寸的字少说也得3万元,属于商家热于倒腾的“火”品。
日前,记者拿着新出的陕西省书协领导名单,走进了西安书院门、民乐园书画市场,按单寻字,结果发现,商家对于记者报出来的人名相当熟悉。虽然有些人的字他们手头还没有,但声称搞得来,一再让记者留下电话。不过,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市场上热卖的还是一些在当地确有口碑积淀的名人作品。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书法界人士说,市场上“追涨杀跌”的现象都是追求利益的结果,名字前挂一个“副主席”,字就能好卖、多卖一些。有的虽涨幅不大,但架不住数量多呀!给谁的名字前加一个头衔,用处可不小,这在书画界已经不是秘密了。
记者采访的几位业内人士均称,判断一幅书法作品的价值首要因素是其艺术水准,但是外在的干扰太多了。有网友表示,“官员书法”泛滥,从某种程度上容易混淆艺术的本来面目,影响人们对严肃文化的敬畏之心,甚至会引发不正之风,滋生腐 败。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微博]副教授于洋表示,职业艺术家的艺术品位与大众的审美价值标准的脱节,导致书画交易价格日趋神秘,在讹传中偏离其本体属性。欣赏与收藏受众对于书画作品的鉴赏力与艺术价值判断力偏弱,无法判断艺术品价值的优劣,便索性紧盯市场,跟风出手。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员王根权建议这样挑选字画:“看名头的时候,还要看作品;看作品的同时,还要看作品是专门创作的,还是应酬之作。看了尺寸后,还要看它的具体内容,看它是自创的,还是写别人的现成语句。这些都会极大地影响作品的价值。”
当过兵,立过功;当过记者,拿过中国新闻奖的顾克美对书法市场乱象义愤填膺,认为一些业内人士为了个人利益,亏外人,蒙新手,干着有损整个书画界的事情。不过他同时指出,多数人没有接受过书法鉴赏的专门训练,还错误迷信“书法家”“书协会员”这样的身份。其实书协会员证不同于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证,没有那样的效力,书法家的头衔也不是某个协会能授予的。
在书院门书画一条街经营多年的一位商铺主表达了品质的重要性。他说,虽然市场每年的景气度不一样,但总体而言,真正能“闹腾”的字画实际上还挺弱势的,属于能被书画商、收藏者主导的作品。而真正得到市场公认的、艺术品位高的大家作品,有着自身的定价权,因质论价,硬气得很!
有价有市,走出去
行走在西安书画市场上,“斋、轩、堂、阁”等字眼儿特别醒目,再加上传统古建风格,无论是书院门书画一条街,还是民乐园书画步行街都达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名家辈出的陕西书画界为西安书画市场的活跃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资源,但也造就了西安书画市场浓厚的本土色彩,陕籍或长期工作或居住于陕西的书画家的作品成为不少商铺的独销品,外地作品很难挤进来,本地作品也较难进入外地市场。
“几乎家家都卖同样几位陕西名家的作品,书廊、画廊经营模式大同小异,视野不够开阔。”顾克美说,在同质化竞争中,当地不少书画家,包括许多书协会员的作品实际上是有价无市的,甚至想举办一场书画展也因没有赞助都搞不成。而“陕西省书协副主席”这样的头衔到了外地,效力也会大减。“西安是十三个朝代建都的地方,它的书画底蕴是非常深厚的,陕西书画人才也不少。只有打造出精品、创出陕西的品牌,才能行得更远。”杜成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