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市场监测中心近日发布2012年春拍报告,“40岁以上油画、雕塑艺术家拍卖排行榜TOP10”中,近半画家均为“海归派”。“海归画家”吃香的现象在艺术市场中愈发明显,而作为“海归”大省的广东,这种情况尤为突出。然而,并非所有海归画家在海内外市场均能吃得开,更多的画家在市场中“湮灭”。要想成为市场宠儿,海归画家除了具有扎实的功底外,免不了的是专业机构推手的推波助澜,还有对买家市场深入的研究和针对性的创作。
海归画家故事
相比起赵无极、朱德群、陈逸飞、陈衍宁这样“海归派”大腕来说,旅日画家陈贵平的故事更代表了大多数“海归派”的经历。
1986年,时年25岁的陈贵平已经开始在国内举办展览,一个偶然的机会,有日本画廊相中他的作品并悉数买回日本。开始两年,他的作品偶能成交,但价格较低。1989年,专业画廊策划将他的作品与国际名家作品一起在日本的国际艺术展上展示,结果一炮而红,此后作品的销售情况日趋向好。
2009年,陈贵平开始了“回流”。一开始他只是偶然回国参加广州或北京的展览,并未想过久居于此,后来发现自己的作品在中国市场上受到欢迎,因此决定将重心移回广州。“艺术总是难以脱离与经济的关系,它们的轨迹和周期几乎重合。”陈贵平在采访时表示,“世界整体经济变差,导致部分中国艺术家回流。另一方面,中国艺术品市场刚刚兴起,拍卖市场不停打破纪录,这对身处海外的艺术家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认为中国艺术品市场还会有20~30年的发展空间。所以才会抱着早点进来打好基础的念头,否则等到市场成熟就晚了。”
当然,回流的艺术家不会放弃已有的“自留地”。陈贵平在专业画廊的帮助下继续日本市场的运作。根据近几年成交情况,买断他作品的日本画廊每年平均销售额可达1100万元人民币。从作品单价看,日本的行情比中国高2~4成。陈贵平深知此策略的必要性:“在国内,先要大家熟悉我的名字,喜欢我的作品,价格还不是首要的,我还不急。”自2010年开始在国内销售作品至今,陈贵平作品每年的销售量稳步上涨。
焦点1
“海归画家”想回就能回吗?
策展人、油画家熊斌曾接触过众多回流画家,他说:“以前有的画家回来,可以享受优厚待遇,但现在回来,好位子已经给别人坐了。”很多人认为,画家回归肯定是在外面“混”不下去,熊斌则坦言:“确实有一些画家不适应海外市场,就只能无奈地‘铩羽而归’。”但他认为更重要的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现在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让众多的国际职业艺术家回流试水,而本地的职业油画家也会借这次的变革成为本土艺术家职业化的借鉴模式,中国的艺术家职业化后才能带来艺术产业真正的市场化。当然,也有部分“回不来”的画家是因为与当地的画廊还有订单的关系,或者担心回到这边找不回应有的位置。“敢回来的,多半是在国内已打好基础的画家。”熊斌说。
东涞艺术中心负责人叶光华将“海归”称为广东艺术市场的一大特色:“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一大批艺术家往海外走,30年后,他们又重新回流。在这些艺术家中,有一些是在出去前已很有名的专业画家,如广东的陈衍宁、关则驹、区楚坚和何岸等,他们没有留恋盛名,在海外开始职业画家的生涯。”一开始,职业画家的路子并不好走,画家只能画一些符合当地审美的作品,比如画买家订制的肖像画和风景画。“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崛起,中国画市场先行,令这些油画家产生心理落差,认为在异国他乡没学术土壤,加上岁数渐大,开始有了落叶归根的念头,因此纷纷回流。”
内地市场是否比海外市场强?叶光华发现,不同作品在两个市场上的表现有所不同:“学术性创作作品在中国市场价格更高,而一般的商业画作则在海外的价格相对高一些。”
外国油画市场向来有传统订单,比如为自己的别墅订制风景画,或者为家族订制肖像画。这也是不少“海归”画家想要开拓的消费市场。“一方面他们想培养国内普通藏家订制画作,一方面也想延续创作之路,参加主流展览,期望自己的名气可以回归应有的位置。”叶光华说,他们中不少出去前已是专业画家,经过二十甚至三十年的“空档期”,中国美术圈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当然也想补回这段空白期,重新进入这个美术圈。这也是画家近年陆续回归的重要原因。
艺海堂画廊总经理吴国强接触的海归画家中,大多数有学院背景,早年就是知名的画家,他们长期学习中国技法,正统的基础扎实,使他们在国外如鱼得水。“国外市场很现实,只认好作品,作品不好的,名头多大也没用。”吴国强认为,这对初来乍到的中国油画家反倒是有利因素。他发现,能在海外市场被认可的中国艺术家也都有学院背景,并且有鲜明的个人风格,更重要的是适合市场需求。“创作也要考虑市场,画家要考虑自己为什么而画。”吴国强认为,考虑市场并不是完全迎合买家需要,而是了解收藏者的审美,“比如陈衍宁,上世纪70年代时已经闻名全国,但他初到美国时也要接肖像画订单。但他能用中国古典元素打动收藏家。”
焦点2
受追捧
需“绝活”也需推手
熊斌看来,谈到职业画家回流话题必然要提陈逸飞,“他的回流是具有时代性的‘高度回流’。”原来,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香港公司为陈逸飞运作市场,1991年香港佳士得推出一件《浔阳遗韵》时,估价不过50万~60万元,后来美国运作团队给予压力,一下子就令其作品价位达到百万级别。而在当时,中国内地画家譬如刘小东的作品价格不过几万元。“1997年时香港曾有一批画廊倒闭,在市场化充分后又‘翻生’了,就是因为他们早期低价买入了一批这些画家的作品。”熊斌透露。
“可以说,艺术史也是艺术赞助人的历史。” 叶光华坦言,当艺术赞助人用重金买天价的同时,也会在学术上“做一些事”,比如在国内外的非官方展上做一些宣传。因此,不少艺术家在国内市场的行情已经基本体现了他们的学术价值。“近几年,不少画家作品价格直追在美国的价格。”叶光华说,这与国内油画相较早几年有所上扬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海归画家”的作品为何被国内市场接纳?叶光华认为,与曾经在海外“镀金”不无关系:“一般收藏者会觉得曾在海外待过的画家作品的卖相很好。很多海归画家都会走‘唯美路线’,以适应一般消费市场的需求。”熊斌认为,在国外有市场的中国画家,必须有专业的团队作为推手,去进行成熟的商业化运作,而画家本身要有“绝活”,要带有中国民族风格,代表东方文化现象,而不会刻意迎合外国口味。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地位在世界的崛起,同时势必让具有中国文化的图式影响全球。“他们同样也受中国市场欢迎,就是因为其作品已经经过市场的考验,作品有功力,很唯美,而且有国际语言。”
焦点3
学术上难被主流认同面临尴尬
回归的画家中,有的已经获得国内的教授职称,将重心完全移回来,每一年只会回海外一两个月,他们既在国内的学术圈中得到认可,又能接到博物馆、美术馆的“订单”,同时在海外市场上作品价格又很高,获得普通画家难以企及的成就感。但这并不是海归画家的主流。不少画家自去海外后,几乎都在画商业画,随着年龄增长,对商业画和订单画产生抗拒心理,希望回到中国参加主流展览。
“而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现实是,新晋画家已经占领了主流的圈子。”叶光华说,“海归艺术家在大题材大制作上,确实比不上长期生长在国内的专业画家。”因为在海外,这些画家不需要进行主题创作,对于国内的脉搏已经掌握不够清晰。“而画院专业画家,一路跟着主流市场和学术圈,观念准确,获奖机会更大。”
因此,海归画家不得不面对被淡忘、学术的认同感不够的尴尬局面:“无论在市场上多吃得开,学术上要有大突破很难。”这种现象令不少学术上依然有追求的画家手足无措。
叶光华说:“现在回过头他们都明白了,如果当时不出去,能获得不止目前这样的地位。”吴国强说,回归是必经之路,“即使他们在国外得到社会认可,有知名画廊为他们做市场,有的也能融入当地的上层社会,并且拥有固定的收藏群体,但他们还是需要文化回归,把从国外学到的东西带回来。”不过叶光华看得很清楚:“广东这批回流的画家尚未达到艺术圈的顶级位置,只能说衣食无忧,追求不断,但是否可得到官方认可,只能看未来的情况。”另外,除了油画外,中国画回流画家也同样面临这种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