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在20几岁就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览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四川美协理事的刘代明,挥洒丹青,徜徉在传统的中国书画艺海里,又取得了新的进步。他把近期创作的国画作品挑选出40幅结集成书,由德阳市群众艺术馆、旌城书画院编辑出版。
刘代明爱书、画成癖、故书房名曰:“书癖斋。”书屋里除了书画书籍外,尤以诗词赋为多。他长期在书香扑鼻的环境中吮吸着艺术的营养。
他40岁的人生,与宣纸翰墨相濡就有34个春秋。参加省、国家、国际级书法大展赛,先后捧回奖杯奖状共80多次。从幼儿园到高中毕业,他一直把写字画画作为唯一的个人爱好,那10多年时间里,不知临摹了多少书帖和名人国画。《芥子园画谱》和齐白石、吴昌硕、任百年等大师的作品,他视为至宝。1977年高中毕业时,刘代明在书画路上初露锋芒,因而留在了德阳中学任教。10年后,他走上了专业美术创作之路。1987年,刘代明从学校调入原德阳市中区文化馆,后调入德阳市群众艺术馆。
专业之路给他腾出了充裕的时间进行修炼。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函授大学进修,拓宽了艺术视野,构筑起厚实的书法理论功底;临帖、习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书画艺术基础。
80年代后期,刘代明的书画艺术已形成了清丽典雅的风格,尤其是书法作品得到国内外不少名家的称道。
1988年,刘代明在德阳首次举办个人书法作品展览,作品让人耳目一新,受到社会广泛褒扬和书画界前辈的赞赏,舒同、沈鹏、韩天衡、王琦、张仃等全国著名书画家给予好评。
90年代,他的书画艺术进入丰收季节,一个个奖杯、一个个荣誉接踵而来,作品入选“全国第四、六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全国当代书画家精品大联展”、“中国第二届农民运动会名人书画作品展”;在“全国首届书法精英大赛”等大赛中获金、银、铜奖70多次。在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书协主办的“98兰亭奖、牡丹杯、金彩奖、牡丹杯”、“中国书画艺术大赛”、“中国艺术博览会”、“98中国当代书画艺术大奖赛”中获金、银、铜奖10余次。在全国刊物发表国画作品数十件。其传记和作品入编《中国美术全集》等多部书籍,作品被美、日、德、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际友人收藏。
刘代明不但书画艺术造诣高,成绩斐然,而且心系社会,他非常关心失学儿童和困难学生,经常给予资助,并将多次书画作品拍卖的经费全部捐给希望工程,1999年秋,又与其他社会人士共同资助一名贫困学生上大学。 在书画艺术道路上,他不光自己执著追求,而且注重团结同道,培养后起之秀。1993年,以他为首建立了旌城书画院,以出作品、出人才为宗旨,坚持培养青少年书画爱好者,组织形式多样的创作活动,参与社会各种公益事业,目前,旌城书画院在德阳已颇有名气。
在世纪末出版的这本画册《刘代明国画作品集》精选的40幅作品,集中展现了他的国画艺术水平。这些作品,作者以扎实的书画功底,表现出了中国画的意趣,展现在宣纸上的物体富有很强的立体感和运动感,抑扬顿挫、节奏明快。欣赏这本集子中的画,可以感悟到作者远离都市尘嚣的清幽和宁静的治学心境。刘代明以书法优势融于国画之中,笔、墨、线的运用上,既潇洒又凝重,着墨和线条全在意趣中。这40幅作品,表现手法多样,根据不同主题和意境,有时使用干墨画法,以“枯笔”勾勒人物、动物轮廓线和山石的皴擦,笔迹清晰;有时采用“湿笔法”,以较多的水渗墨造成变化多样的效果;有的画采用“积墨法”,造型层次丰富;或采取破墨法,先浓墨,然后以淡彩墨渗破。
总之,在技巧上善于在法中求变。这些作品大多数融诗、书、画、印为一体,通过题词,增大画面的艺术容量,扩展画面的艺术境界。情趣横生,墨气清新,色彩清爽,意韵无穷。集子中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渔鸟互歌、荷池清风、菊林飞雀等作品,都以灵性的意境呼唤人类爱护自然、拥抱自然。《山涧戏游》图,山的造型采取大写意,在适当位置以传统的虎皮皴法点缀,增强画面的层次和艺术耐读性。山涧飞动的红色大雁,水中游戏的鸭子,相互映衬,展示着幽静清韵的初秋景色和恬淡的山村生活,引人回归自然。又如《健气凌云》图,作者以湿画法表现饱经风霜的老杆枝发新芽,体现出对生命的追求。枯枝上两只百头鸟吟唱对答,让人感受大自然的乐趣。再如《咏梅图》,以锦鸡为主体,以小写意表现锦鸡的精神气韵。背景为梅、竹,动植物相得益彰,视觉效果高雅,大自然的神韵溢于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