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油画十大名家价值榜

早期油画十大名家价值榜

早期油画十大名家价值榜

时间:2011-09-21 11:51:48 来源:文物天地

书画 >早期油画十大名家价值榜

1 徐悲鸿 风尘三侠

1 徐悲鸿 风尘三侠

2 林风眠1950-1960年作 渔获 1634万港币 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2 林风眠1950-1960年作 渔获 1634万港币 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

        20世纪早中期油画家名家辈出,学者李超在《中国现代油画史》一书《人名录》中收入162人,最早的李瑞清生于1867年,末一位席德进生于1923年,他们的创作活动有的持续到了21世纪,如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人,在中国油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处于动荡之中,油画家的生活、创作动荡不定,不少油画家的创作甚至未能延续下来,再加上油画不易保存,现今存留作品有限。新中国成立后,很多油画家的画作捐赠给了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等收藏机构,未捐出的画作相当一部分陆续流向了台湾、香港、新加坡等海外市场,一部分则收藏于画家家属手中。

  上世纪80年代,香港、台湾、内地的艺术品拍卖市场逐渐形成,早期油画家作品始流通市场。如1991年香港佳士得秋拍,油画专场64件作品中,吴冠中、余本、 颜文樑 、丁衍庸、林风眠、徐悲鸿的作品十件。内地较早上拍油画的中国嘉德,1994年首场油画专拍尝试上拍吕斯百、吴作人、艾中信等人的作品,秋拍规模扩大,颜文樑、关良、林风眠、罗工柳、刘国枢、葛鹏仁、陈均德等人作品拍出高价,林风眠上世纪40年代的《风景》33万元拍出,吴作人1953年的《青岛中心公园》23.1万元成交。200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将老油画归入独立的20世纪中国艺术专场拍卖,成为中国市场老油画拍卖的主要阵地,历年很多老油画在这一专场拍出高价。

  就台湾、香港、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的老油画拍卖看,台湾市场主要在2000年以前,此后由于政策限制,艺术品拍卖大规模转移到香港地区。香港市场老油画的拍卖早期以佳士得的专场为主,2006年后香港苏富比扩大拍卖规模。2009年老油画的拍卖行情明显好转,林风眠、朱沅芷、常玉、吴冠中、赵无极等名家画作纷纷拍出高价,老油画的成交价开始入闱年度油画前十名。2010年北京、杭州地区老油画行情高涨,特别是中国嘉德早期油画专场的推出,标志着内地老油画拍卖规模化的形成,一线名家的画作价格飙升,到今年春拍,多家公司上拍的老油画全线飘红,二线名家画作的价格也直线上升。

  老油画拍卖规模虽不及当代艺术板块,但其市场格局、行情走向相似,一线名家通领市场走向,以徐悲鸿、常玉、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陈澄波、廖继春为代表,其中,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颜文樑的油画作品市场流通量较少,而常玉、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的油画作品因市场化较早,具有较强的流通性。二线名家的行情今春变化明显,最突出的代表就是关良、方君璧、李超士等。

  徐悲鸿

  学者刘淳认为,“徐悲鸿最突出的成就是他将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样式移植到中国,并经过不懈努力之后扎根于本土文化中。”徐悲鸿严谨的写实主义创作方法、教育方式奠定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基础。1953年徐悲鸿逝世后,夫人廖静文将他的1200余幅作品,1200余幅唐、宋、元、明、清及现代著名画家的作品,1万余件图书、画册等珍贵资料捐献给国家。徐悲鸿年轻时名气就大,作品记录清晰,因此能够流通的油画作品有限,不计真伪历年超百万元成交的徐悲鸿油画不足30件,题材以人物、人体、历史故事、风景等为主。

  北京匡时副总经理尤永认为,“只要是徐悲鸿的油画真迹,现在市场上起步价不会低于一千万元。”2001年香港佳士得秋拍,徐悲鸿的油画《风尘三侠》估价80万至100万港币,拍至664.5万港币,当年创中国油画价格之最;2003年11月,1924年作《浴》在广州嘉德以599.5万元成交;2006年北京翰海春拍, 1940年作《愚公移山》以3300万元拍出;同年香港佳士得秋拍,1924年作《奴隶与狮》5388万港币成交;2007年香港苏富比、佳士得春拍再以高价拍出两件,1939年作《放下你的鞭子》以7200万港币创徐悲鸿油画最高价,1939年作《珍妮小姐画像》以2496万港币成交。

  稀少的数量抬高画作价格的同时,假画也泛滥成灾,行家认为百万元以下的徐悲鸿画作,购买时需要谨慎。

  林风眠

  被学界誉为“融合中西的开拓者”的林风眠,对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其油画作品稀少,晚年基本以彩墨创作为主。有行家透露,拍场上大量林风眠油画值得怀疑,尤其是被认为是晚年的戏曲人物油画。拍场上常见其粉画、水彩画,油画不多,题材以仕女、风景、人体、静物、丰收图、戏曲人物等为主,丰收图、风景画精品价格已在千万元以上。2002年香港佳士得秋拍,1962年作《丰收图》以535.41万港币成交。2005年该公司春拍,约四五十年代的作品《山村》拍出728.8万港币。2009年香港苏富比春拍,1950年至1960年作品《渔获》以1634万港币创林风眠油画成交纪录。2010年内地有两件彩墨作品拍出高价:北京诚轩春拍冯叶收藏的1979年作《繁花》估价250万至350万元,拍至784万元;上海泓盛秋拍,台湾山艺术中心收藏的《秋山图》以1219万元成交。

  北京翰海油画雕塑部主管柴宁指出,“林风眠油画数量极少,且大部分是早期作品,战乱年代油画不方便携带和保存,留下来的油画很少。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里环境宽松,他创作了表现过丰收、农耕等主旋律的油画,60年代后经历坎坷,外部环境以及自身的处境也不可能允许他创作大量油画,70年代末移居香港时没带走一张油画,到香港后也没有再创作油画。”

  刘海粟

  个性张扬的刘海粟是中国现代绘画艺术动动中的风云人物,其大胆、充满个性的艺术主张与美术教育风格,对中国现代艺术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刘海粟油画朴实而豪放,多数收藏于刘海粟美术馆。

  在现代四大家中,他的油画作品流通量最小。历年拍卖成交品中,价格在百万元以上的油画不足20件。也因此,近年来价格涨幅最大,2009年、2010年可谓一个高潮。2009年12月西泠拍卖上拍1931年创作的《巴黎圣心院》《雪霁(卢森堡)》,估价为120万至180万元,前者以907.2万元创价格纪录,后者拍出884.8万元;1931年作《裸女》油画2004年12月由上海东方以286万元拍出,2010年再现北京匡时拍场时,成交价1075.2万元;1934年作《圣扬而夫桥飞瀑》2005年5月香港苏富比释出时,价格仅191.2万元港币,2010年在北京匡时也拍出了571.2万元。

  颜文樑

  颜文樑用一生的时间钻研油画创作,以古典风格的典雅风景油画在现代油画史上独树一帜,他一生中除了绘画就是教画,单纯而执着。

  颜文樑油画多收藏于颜文樑纪念馆,只有少量在市场上流通,历年拍卖成交价超百万元者不足30件,是十大家中被收藏者认识最晚一位。直到2005年作品拍卖价才突破百万元——北京翰海春拍,约40年代他《雪夜》估价35万至45万元,以143万元拍出;香港佳士得秋拍,估价40万至60万港币的《山林清溪》以114万港币成交。2010年是颜文樑年,先是年初由60多件作品组成的“颜文樑艺术大展”在炎黄艺术馆举办,一系列专题讲座在反响颇佳。接着是作品拍卖出现高潮,一年中八件油画作品成交价超过百万元。春拍甫开,1947年作《夕阳艳雪图》在香港苏富比拍至386万港币。7月西泠拍卖上拍的1965年作《春(中山公园梨花)》估价28万至38万元,拍至210.56万元;随后该公司秋拍中,1982年作《鸦舟》拍至694.4万元。今年春拍,颜文樑油画已普遍在百万元以上,1963年作《百合花》在中国嘉德拍出253万元,拍后仍有藏家后悔未加价竞拍。1940年作《秋诗篇篇》在北京匡时以207万元拍出。

  吴冠中

  吴冠中是早期油画家中鲜见的、在世时画作即受华人市场推崇的画家之一。与他相仿的早期油画家中,只有赵无极、朱德群能与之相比。他提倡的“风筝不断线”的中国油画本土意识和民族风,贯穿了一生的创作,也为他带来了至高的艺术成就。

  吴冠中画作在华人圈得到充分认可,价格持续上涨,有着充分的流通性,这一点则常玉、赵无极、朱德群尚难以企及。这也是吴冠中画作多年来行情稳健的根源。历年价超千万元的画作超过50件,国画作品已突破亿元。油画方面,内地1999年中国嘉德秋拍时,吴冠中1974年作《红莲》拍至132万元。2005年香港佳士得秋拍,1975年作《景山公园白皮松》拍至919.2万元。2006年12月,约创作于1973年至1974年的《长江万里图》油画长卷在北京翰海拍至3795万元,去年秋拍此画的成交价改写为5712万元。今年春拍,成交价超千万元的油画在十件以上,1980年作《网师园》拍至5175万元,1975年作《木槿》拍至6325万元。

  常玉

  常玉传奇性的一生,对其画作的流传起到了催化作用。常玉长期生活在巴黎,生前画作鲜为人识,1966年去世后,其画作全部被拍卖用以殡葬事宜,被巴黎一古董商购得,但巴并未得到巴黎市场的接受。1990年以后,他的大批画作被台湾画商由巴黎购回,1992年开始出现于台北苏富比拍场,随后台湾几家画廊大力推介,展览、出版、研究、拍卖齐头并进将常玉画作推向港台市场。由于其画作来源清晰、单纯,且出版、著录可查,真伪问题查证容易,画作受到港台收藏者的推崇。

  拍场常见的画作题材多见裸女、静物、风景与动物四类,裸女画作价格最高,其次是风景与动物。历年的高价纪录多在香港佳士得创出,基本是连年高涨:2003年秋拍,《黑底花豹》420.75万港币成交。次年秋拍,1950年作《翘腿裸女》以734.375万港币拍出。2005年秋拍,1950年作《四裸女》拍至1636万港币。次年秋拍,1950年作《青花盆与菊》2924万港币成交。去年秋拍,1950年代创作的《青花盆与菊》拍到了5330万港币。目前超千万元的画作已经超过20余件,50余件价超百万元。尤永认为,常玉画作价格高,原因在于其作品都在市场上流通,收藏者能够经常看到他的画,市场盘子大,而且来源清晰完整。

  赵无极

  生于1921年的赵无极,曾师从林风眠,他将林风眠对艺术的自由追求以及对现代艺术中西融合的执着最终发扬光大,运用西方的艺术技巧和色彩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并最终形成独具个人风格的抽象艺术。

  比其他早期留洋艺术家幸运的是,赵无极的画作融入了西方社会,获得了学术和市场的双重认可,大部分画作均被展览、出版著录过,市场认可度较高,历年成交情况良好。据雅昌艺术网的数据,2000年以来赵无极作品上拍605件,成交483件,近50件价超千万元,200余件价格在百万元以上,内地成交价超过千万元的仅数件,其画价之高,惟吴冠中能比。2002年,赵无极1966年作品《1.4.66(三联作)》曾以755.41万港币成交。到2005年5月,香港佳士得上拍的1985年作《6.10.1985(三屏)》成交价达1804万港币。2008年11月,该公司上拍的1956年作《向杜甫致敬》拍出了4546万港币,为赵氏作品的最高价。

  柴宁评价,“赵无极、朱德群的作品观赏性强,他们的作品是在市场环境下产生的,从一开始就有充分的市场流通性,小小的台湾市场就使他们的作品成为了硬通货,内地只有吴冠中的作品才具有这种可比性,不同的是,赵无极、朱德群的作品目前主要市场仍在港台地区,近年刚刚开始进入内地,但未来肯定会内地有良好的市场行情。”

  朱德群

  1920年生于安徽萧县的朱德群,1955年移居巴黎,专事抽象绘画的创作,因其成就突出,1997年成为首位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的终身院士的华裔。与赵无极一样,朱德群亦师从林风眠,绘画充分吸引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色彩典雅而富于韵律变化,充满诗意,在法国被誉为“把东方艺术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2010年3月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朱德群回顾展”是该馆近十年来最有价值的抽象艺术展之一。

  若与赵无极相比,朱德群画作的行情稍逊一筹,据雅昌艺网,历年朱德群画作上拍539件,成交441件,价超千万元者不足十件,150余件价超百万元。直到200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估价400万至600万港币的1960年作品《红雨村白云舍》以2588万港币成交,画价才突破千万元。2009年该公司秋拍,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雪霏霏》拍至4546万港币。目前,精品价格在千万元级别,中档作品价格在数百万元。

  尤永指出,常玉、赵无极、朱德群画作的价值已经早就被认定了,不需要重新认定。他们的流通画作著录非常清楚,主流市场、主流公司的拍卖上没有假画,收藏家买的也放心。只不过台湾、香港市场逐渐饱和,市场毫无疑问是在向东方转移。

  陈澄波、廖继春

  致力于描绘台湾风情的台湾本土前辈画家陈澄波、廖继春,对台湾油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画作的市场行情也是台湾早期画家中较好的两位,但由于地域区隔以及地域文化差异,他们的画作多数流通于台湾、香港市场,只有极少的小幅作品曾在内地市场出现。

  陈澄波近十年来成交作品约40余件,价超百万元者半数以上,2002年香港佳士得春拍时,陈澄波1937年作《嘉义公园》成交价达579.41万港币。2006年至2008年陈澄波的画作连续三年拍出高价,《淡水》3484万港币成交,1935年作《淡水夕照》5072.75万港币,1934年作《西湖春色》3392.75万港币。

  台湾本土名胜的多样风情是廖继春画作描绘的主题,其市场流通作品数量超过陈澄波,近十年成交品在80件之上,60件作品价超百万元。2005年5月,廖继春1965年作《西班牙古堡》以1076万港币登上千万级台阶。2006年香港、台湾市场高价迭出,1974年作《运河》在台湾以约2034.79万元成交,六七十年代的《花园》1692万港币成交,1970年作《花园春景》1916万港币。2008年香港佳士得春拍,1970年作《花园》以3504.75万港币拍出,创廖继春画作拍卖纪录。

  陈澄波、廖继春是台湾地区油画史上的重要画家,内地是未来发展的重要区域,目前内地仅见有少量廖氏作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