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的香港书展将持续一周,共设300多场文化活动,预计将有近100万市民参与,从大陆赶来的读者也会有数万人。
每年7月中旬,700万香港市民中,将近有100万会去香港会展中心参加书展,这种完全由市民参与支撑的书展在全世界绝无仅有。昨天,一年一度的香港阅读嘉年华第22届香港书展开幕,全球超过520家机构参展,7天内举办近300场活动。书展组织有序,活动内容多元,一直是香港书展最为值得称道的地方。对于这点,即将于下月在上海开幕的上海书展也将呈现新的面貌,学习香港的成功经验。
专业团队运作书展
书展是香港的骄傲,在人潮涌动的购书狂潮和高质量的演讲里,任何一位普通读者和作家,都会借此把“文化沙漠”这个污名去除。在昨天开始的一周时间里,300多场文化活动将有序展开,预计又将有近100万市民参与,从大陆赶来的读者也会有数万人。
香港书展并非由香港政府组办,组办方是香港贸发局,后者的办公地点就在香港会展中心。每年香港贸发局都会在会展中心举办各类上百场专业会展,书展只是其中一个,当然也是最有文化的一个。所以从一开始,香港书展就是一门生意和产业,虽然至今依然亏损。香港书展的收入来源依靠会展场地的出租和门票,但就像香港贸发局总裁助理叶恩泽对早报记者说的,虽然把书展当作普通会展生意,但还是考虑到了书业的特殊性,“所以租金是比较便宜的,是平价,否则出版社和书店无法承受。另外,它不能完全做成普通会展,因为有那么多人来参与,结果大部分会展空间是通道,所以最后只有三成单位是摊位,七成是通道。”至于盈利,贸发局方面的乐观预计是在这一两年内实现。
书展作为展会由专业公司和团队运作,大到与政府协调合作调动交通,小到配备专业安保和志愿者。场内路线回旋有序,专业保安几步一岗。为避免人潮拥挤混乱,会展中心的自动扶梯基本都改成了单向道,歇脚休息的场所应有尽有。周末夜场一直开到半夜12点。7天时间里,有近100万人参加书展,尤其是到了周末场,队伍蜿蜒排到一公里外,但一切都井然有序。书展的很多细节都体现了人性化服务:车船地铁延长运营时间;提供儿童优惠票价;不同时段入场有不同票价;团体票优惠;印刷了上百万份的书展地图。所以,令叶恩泽最为自豪的是:“在固定的空间里要照顾每一位书迷的安全和舒适,服务经验是我们的优势。”
文化活动依靠“外脑”
专业的会展公司负责书展商业和日常运作,专业的文化机构负责文化活动。这几年,每年的香港书展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都有两三百场,其中最为重要的“名作家讲座”等最具文化特色的活动单元,是由《亚洲周刊》负责的。利用《亚洲周刊》在华语世界的文化资源,香港书展几乎把华语世界的重要作家都请了一遍,有时候他们自己也发愁,明年请谁呢?另外一方面,《亚洲周刊》在书展中又有高度的自由。叶恩泽也说,“作家由他们请,活动内容由他们定,我们不做干涉。我们只负责会务。”当然,参与其中的不只是《亚洲周刊》,与其他华语地区关系紧密的香港本土文化人,在书展中几乎都成了志愿者,很多嘉宾也通过他们得到了邀请,这些本土文化人频繁出现在各个会议场所做主持、嘉宾,或者对话,或向香港读者做推介,于是在香港书展中就出现了一批书展“劳模”,比如马家辉和梁文道等。
会展公司与文化机构、文化圈的紧密合作和信任,再加上香港本身的特殊环境,由此带来的是香港书展在文化上的开放和多元。这种开放和多元带来的是香港对大陆了解的加深,也可以让大陆作家、学者在这里发出不同声音,也能让华语世界不同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政治立场的作家和学者在那几天里一起说上话。“还好有一个香港。”这是许多参加书展作家学者的感慨。《亚洲周刊》主编邱立本说:“书展是阅读这座城市的多元化身世的一种方法,也读出两岸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必须冲破任何的读书禁区,共同阅读越来越多元化的读书世界,追寻更有创意的天地,才能发现更有智慧的未来。”
这几年书展,每年都会邀请一批大陆作家、学者,他们的立场和观念越来越得到香港读者的关注。昨天是香港书展的第一天,下午连着有三场活动都由大陆作家学者撑台,分别是李承鹏、于建嵘和北岛,除了北岛,其他两人在香港都是比较陌生的名字。尽管如此,读者还是把会议室全部塞满。香港读者关注香港本土社会问题,他们希望通过大陆作家、学者的视野再反观香港问题,而不是像往年那样,仅仅是想听到大陆作家、学者的“不同的声音”。所以李承鹏也说,他很意外能有那么多人来。放到往年,许多大陆和台湾作家来香港书展做讲座,只有稀稀落落十几个听众是常有的事情,那会有一种严重的挫折感。
对上海书展是一个榜样
同样定位市民书展的上海书展,今年已经从一个地区性书展上升到全国性书展。负责组织上海书展的官员这几年也都表示,香港书展是一个学习的榜样。新闻出版局在前几年就曾表示,有意让专业展会公司来一起组织书展,不过这在目前难度颇高。但在活动组织方面,下月举行的上海书展也在有意学习香港书展的经验。今年的上海书展组办方上海新闻出版局,就已经开始邀请本地出版社、出版人、学者、作家等参与到活动组织中来,许多活动嘉宾都由他们来邀请,内容上也不做大的干涉,只负责买单和协调。
在书展便利性方面,上海书展也有意不断提高服务。受制于场地,上海书展还不可能容纳香港书展那么多的参观人数,但这几年上海书展也在努力开拓更多场地资源,让展示、贩卖和文化活动做出一定的区隔。于是,今年的上海书展活动空间将会拓展到上海展览中心内的其他分馆。据早报记者了解,相当部分文化交流活动都尽量往上海展览中心的分馆举行,让讲座、对话安静有序地举行,而不是混杂在贩卖音响中。这大概也是受到了香港书展的启发。当然协调好与公交、出租车、轨交、饮食等其他行业部门的关系,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