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与艺术创造力无关

人格与艺术创造力无关

人格与艺术创造力无关

时间:2008-09-08 10:29:41 来源:世纪在线中国艺术网

评论 >人格与艺术创造力无关

格与艺术创造力无关

  戴维·N·帕金斯


        开宗明义,我要提出一个命题:创造性的艺术家是一些不关心道德形象的放浪形骸者;而创造性的科学家则是象牙塔中冷静果断的居民。

       关于艺术家和科学家创造性人格的这些说法并不十分受欢迎,然而,人们对此肯定并不感到陌生。庆幸的是有许多证据可用来检验这些不同的人格类型。我们常常看到,与创造性有关的某种人格一直是创造性研究中的最佳课题之一,人们已经考察了无数种职业,这类人格研究大多是把实际的创造性成就当作创造性的标准。但环境却容许对创造成就的文化类型进行好的评估,而对艺术与科学中创造性人格做出更好的描述。一下,我们分几个方面来讨论创造性人格。

       学生艺术家的人格

       我们已经讨论了心理学家杰策尔(Getzels)和西克岑米哈利(Csikszentmihalyi)对发现问题所作的研究。这两位学者的早期研究阶段主要关心学艺术的大学生的人格、价值观和认知技能。他们在芝加哥艺术学院进行了研究。虽然他们的问题——发现实验只包括为数不多艺术专业大学生,但他们已经调查了179位专攻一下四个专业的大学生,即广告专业、工业设计专业、艺术教育专业和美术专业。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通过多组测试,发现了使学生艺术家有别于一般大学生的人格侧面,并做了如下对比:

  年轻艺术家们在学生时代,就已倾向于成为性格孤独、不关心道德、内省、富有想像力、偏激和独立性,倾向于形成一些与相反性别有关的内心态度。他们十分看重审美价值,但对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却不予重视——这种人格类型同他们所生活在其中的文化风气截然对立。他们在传统测试所度量的智力方面,与其他大学生没有本质差异,但是,在空间和审美方面则显然优于其他大学生。

       有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这些相同的人格特质又使美术专业的学生有别于其他三个专业的学生,而且更多地出现在成功的美术专业学生身上,这可以通过每个学生档案中画室习作成绩和独创性及潜能的能力来评估来评判。美术专业的学生与广告、工业设计这类商业性专业的学生以及艺术教育专业的学生相比,在更大程度上拥有这些人格素质。美术专业男生的学业越是成功,就显得越是极端。可以说,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已把握到了创作性艺术家人格的本质,至少就我们这种文化看来是如此。

        不过,还有一个令人好奇的特点。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发现,女性并未表现出与画室习作好成绩和能力评价有关的相同人格特质。虽然一般的人格侧面对男女都有效,但在女性中,与成绩和能力评估相关的并不是人格特征的较为极端的表现,而是智力和所测试的知觉能力。但在男性中情况刚好相反,智力和知觉技能与成绩和艺术才能无关,而人格因素都密切相关。在考察美术专业的大学生时,这种情况更明显。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注意到,某种男性的人格侧面适合于艺术创作中发现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导致了男艺术家专业上的成功。基于许多原因,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把他们的问题发现的长时研究只限于男性。但他们也指出,发现问题的技能似乎也有助于女艺术家,因为它一般出现在创造过程中。如果真是这样,那么看来有一种不恰当的双重标准控制着学院对美术专业中男女学生的反应,男艺术家因为重要的原因而受到奖赏,而女艺术家则因为次要的原因而受到奖赏。

       1972年,弗兰克·贝伦(Frank Barron)对创造力进行了长时间的考察,这是一项对旧金山艺术学院学生所做的广泛研究。该研究使用了许多手段和工具,诸如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等。贝伦用两个词对男性艺术家的人格侧面作了有趣的概括:“绅士海盗”。他写道:

       这些人很灵活,富有创作性和自发性,他们有某种对自己个人风格的敏锐觉察力。他们生机勃勃地面向生活,以永无止境的开拓精神和热情寻找经验,甚至表现出暴躁或闪现出愤怒。这种对自己职业略带自负的态度是由一种对细微差别有教养的敏感所造成的。他们认为自己是文雅的、敏感的、理性的、富有同情心和公正的,认为自己超凡脱俗并有自制力。

   虽然肯定会有与此相对立的现象出现,但这种一般性的描述也适用于女艺术家,不过,贝伦认为不能把这些女性成为“海盗太太”。他指出:“这两种人格侧面的主要差异在于,女性的人格类型比男性较少夸饰,但更朴实更富于内省的想像力。”贝伦并未考察人格与成绩之间的关系,所以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所阐述的男女差别在此无从检验。尽管不同研究只涉及不同的性格特征,但雄心勃勃的艺术家形象本质上看来是相同的。

       作家的人格

     贝伦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人格评估研究所对创作性作家进行了研究。创作性艺术家的人格特征一般来说也适用于作家,但是,贝伦特别注意到精神病理学(又译变态心理学)的某些症状,诸如有精神分裂、抑郁和歇斯底里等倾向,较之于一些天赋不高的作家,创作性的作家在人格量表的精神病理学项目上得分甚高。另一方面,一种与之相抵消的心理因素也存在。在创作性作家测试组中,这些作家在自我力量测试项目上的得分高得异乎寻常,这意味着他们有一种控制自己精神变态倾向的心理机制。这种人格类型与精神紊乱的一般人全然不同,后者的症状十分明显,而且抗拒精神变态倾向的机制十分脆弱。

        建筑家的人格

        心理学家唐纳德·麦金隆(Donald Mackinnon)于1965年在人格评估研究所对建筑家作了一项人格研究,他强调在各种职业中,对建筑家的研究似乎最适合于探究创造力,因为建筑家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或至少是工程师,同时还有点企业家的特征。麦金隆通过专家选择了40位极富创作性的建筑师。此外,还有另外两组人参加了测试,一组是随机选择的职业建筑师。另一组是与上述40为大师中的某些人有两年以上联系或共事经历的建筑师。对这后两组人的作品的评估表明,与大师有联系的建筑师的创作多少有点创作性,而随机选择的建筑师创造性极低。

        麦金隆的某些发现与从众性对独立性这两个范畴相关。随机选择的那组人在谦卑、人际关系和顺从等项目上得分甚高,而建筑大师组则在进取心和独立自主方面得分很高,另一组介于两者之间。卓越的建筑师认为自己是被某种优秀的内在艺术标准所引导,与这些大师有共事经历的建筑师注意高效率和有成效的工作,而随机选择组的建筑师则强调适合自己的职业标准。

        在心理丰富性和复杂性测量方面,极富创造性的建筑大师们似乎更能意识到自己的心理素质,更灵活和更富女性气质,更敏锐和富有直觉,对复杂的事物评价更高。麦金隆通过分析这些被试者在《戈尔形容词检表》上最经常地选择什么词来描述自我,想努力把握住每一组人的本质。建筑大师组最常选择的是“想像力”,与大师有共事经验的那一组常选择的是“有教养”,而随机组则是“良心”。

        至此,我们可以确证前面提出的命题:创造性的艺术家是不关心道德形象的放浪形骸者,而创造性的科学家则是象牙塔中冷静果断的居民。

        这些人格类型确乎如此。这样,便可以更加肯定地描述创造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的性格特征,但是,也存在一些确证人格类型的证据,无论称之为什么。比如,自由的心态和不关心道德就可以标示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所研究的艺术专业学生的人格特征,这些特征在美术专业中取得成就的男性学生那里表现得异常突出。贝伦对艺术家的考察发现,男艺术家是“绅士海盗”,女艺术家亦有同样的倾向。 一般来说,创造性的科学家在社交方面得分较低,也低于较少创造性的同仁,但在决断力防卖弄则得分较高。他们的生活是围绕思想运转,而不是围绕他人和他们的需要与本能运转。

  然而,只确证上述命题是不够的。除了该命题所揭示的真相外,还有一个整体真相的问题。无论艺术家与科学家有何不同,每一个创造领域都存在明显的差别。所以,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发现他们那些较有创造性的艺术家情绪不稳定,但贝伦所考察的有较高创造性的作家在这方面却得分较高。诚如人们所想像的那样,物理学家一般来说对人不感兴趣,但社会科学家却往往有相反的价值观。此外,与性别有关的人格差异也出现了,这些差异并不总是同一人格类型的结果。杰策尔和西克岑米哈利发现,美术专业的女学生不如男学生那样更极端地表现出某些人格特征,但海尔森(Helson)却注意到,女数学家在创造性数学家的人格特质方面远甚于男数学家。即使在一特定领域甚至同一性别的人中,也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威廉·米切尔(William Michael)在1977年所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告诫说,同一组被试者中存在的差别往往超过了不同组之间的平均差异。所以,无论出现什么倾向,例外总是不难找到。

        那么创造性人物的任何共同特征的出现,是否超出了只确证某个人具有创造性呢?一般来讲并非如此。这些重复出现的人格特质看来与创造性密切相关。一个人如果不能以非同寻常的方式观察事物,接受某些新思想或体现出判断的独立性,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创造性的人。当然,其他一些较少逻辑必然性的人格特质,在创造性的努力中看来也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高度的敏感性、对歧义的宽容,以及对复杂性的重视,所有这些都对创造过程有直接的贡献。简而言之,可以公正地说,如果取消了不同专业的对比,那么这样的研究就很少会揭示出有关创造性人格的惊人之处。

        当然,我们不应如此大声地抱怨。这些研究确实也揭示了不同领域的某些有趣的差别。她们表明的确存在着创造性人格这类东西。也许可反过来说,创造力只涉及某一职业中的首创能力,而不是个体方方面面的特征。更有趣的是,把创造力与人格联系起来的探索,也许比把创造力与才能联系起来的做法更成功。这就证实了创造力中本原的重要性,而不是才能的重要性。

  


  ——摘自 周宪的翻译文章集《艺术的心理世界》(2003年)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246-251页

         戴维·N·帕金斯(David N. Oerkins,1942~ )系美国认知和教育心理学家,现为哈佛大学“零计划”主持人,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高级研究员。本文译自帕金斯《心智的最佳运作》(坎布里奇,哈佛大学出版社,1981)。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