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其庸:艺术是“捧”不出来的

冯其庸:艺术是“捧”不出来的

冯其庸:艺术是“捧”不出来的

时间:2008-08-02 09:08:53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论 >冯其庸:艺术是“捧”不出来的

  编者按:在市场渗透到艺术的每一个环节,让艺术越来越媚俗,缺乏内涵,早已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抛到脑后的时期,让我们来聆听一位国学大师、红学家冯其庸在读书治学之余身体力行的为艺之道和他对当下艺术的看法,或许很有必要。

  7月上旬,记者一行几人前往北京通州区张家湾开发区芳草园里,拜见83岁高龄的冯先生,在这个绿树成阴、花草茂盛和主人新购进的巨大赏石的楼阁与自然相和谐的园子里,冯先生不顾年岁已高身体有恙,热情地解答了记者对他的访问。

  记者:您如何看待当下的艺术?

  冯先生:经常有年轻的艺术家来看我,听取我的看法,他们中有不少还是在认真继承传统,这让我很欣慰。现在人讲求变,艺术当然不应该一成不变,但不能为变而变,把自己的根不要了。中国的艺术随着自然、社会和文化取向等方面的改变,几千年一直不停地变化,有着各时代的艺术面貌,例如从宋到元这短短的几百年变化就很明显。但现在有不少人,忽视了传统,脱离了中国本土文化的特性,而过于追求西化。其实,中西艺术因民族特性、文化等不同而诞生的两个系统,其中相互影响、相互发展,想要谁取代谁,是不可能的。

  记者:您认为为什么会出现许多人抛弃传统而完全西化呢?

  冯先生:现在中国画出现了青黄不接的问题了,放眼看去,能和过去的国画家相比的越来越少了。这主要是教育导向问题,许多美术院校的教育都是以西画为主。例如中央美院、鲁迅美术学院国画的力量明显不如油画,国画还日渐式微。中央美院原来的国画力量很强,现在就大不如前了。在杭州的中国美院一直比较注重传统,国画力量相对强些。这种教育导向和格局要改变,否则中国艺术就走不出自己的路子来,不走出自己的路子来,放在世界艺术背景下的中国艺术就不可能成功。对待我们的传统艺术,现在很多人要不是太漠视、要不是就理解偏颇。当前很多老百姓就不喜欢一些油画,这就是无声的抵抗!

  从拍卖市场也可以看到,当代油画长期市场都不如国画,这两年起来了,但现在又出现了大的调整,而国画尤其是古人和近现代的国画一直就比较坚挺。这反映了我们本土文化对人们的吸引力,中国画还会有大的发展。

  记者:现在很多人认为电脑的普及,书法将会没落,您怎么看?

  冯先生:只要注意到中国文字的不断革新的几千年发展史就会明白,以中国文字为基础的书法和中国文化一样,在世界史的发展长河里是唯一没有中断过的。中国书法和绘画有着共同的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但现在的人对传统的继承不够,怪里怪气的东西越来越多了。

  对于艺术,我们应让人们形成共识,也就是说要让大多数人觉得美,在历史上能站得住脚,捧是捧不出来的。解放初期,一些人认为梅兰芳是捧出来的,这是外行说的话。捧一次可以,一直让人捧是不可能的。所有的名家、大师都是用作品的美打动大多数的人,靠炒作是不可能长久的。现在书法家的作品,有的人逝世了价值一直在涨,而有的就在下降,这说明捧的因素在剔除。

  中国艺术还是靠学养积累起来的,说到底是文化修养,单纯靠技法不行。现在人对白蕉、王邃常等的书法成就,认识还不够。书法我觉得完全有可能超越古人,但关键是要把自己的修养提高,但大量的练习也是必要的,不能投机取巧。文革时期,我白天挨批斗,晚上就抄《红楼梦》,写坏了一大把笔,到了写几章节就知道一枝笔就会坏的地步。当然这不完全是为了练习书法。1966年,我写过一首诗:千古文章定有知,乌台今日已无诗,何妨海角天涯去,看尽惊涛起落时。对传统文化要有这种韧劲。

  冯其庸的艺术和为艺之道

  曾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等职。长期以来,一直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史、古典小说、戏曲、中国文化史、中国绘画、书法艺术等。特别是在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研究上,有很高的成就,发表了大量红学著作。如:《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新校注本红楼梦》、《八家评批红楼梦》等作品,深得海内外红学爱好者的好评。2007年,受邀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

  他从小就学书习画,几十年间从未停辍,但他却不轻易将作品示人,而是潜心于学问,在书诗上筑基,七十以后,水到渠成,创立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书法艺术形式,卓然成为书画大家。对于书画,冯其庸先生有诗云:“十年一碑何足论,腹有诗书气自华。江山满目钟灵秀,笔参造化神始足”。除了读书、作学问、书法绘画之外,冯老非常重视游历。他一生游历过无数地方,六次去甘肃,七次去新疆,七十五岁高龄还登上海拔四、五千米的红其拉甫口岸和明铁盖达坂。越是人迹罕至之境,越能激发他登临的兴致。冯先生写过不少游历诗,读来神采飞扬、脍炙人口。其中有一首诗“看尽龟兹十万峰,始知五岳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走遍天西再向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