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继高的花鸟画,继承了宋代院体画的传统,在学习徐熙、黄筌的基础上,参以明代吕纪、边文进,清代恽南田等人的画法,又学习近代一些花鸟画大家,特别是受陈之佛先生的影响尤深,同时也吸收了一些外来的画法,不断丰富自己的表现力。继承传统而不拘泥于传统,学习前人而不能有新的创造,通过多年的探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他运用工笔花鸟画的语言,给寻常花木飞禽注入了时代的血液,使画面生机盎然,洋溢着催人奋进的力量。
“雅俗共赏”是工笔花鸟画的一大特点。这一欣赏原则涉及到不同层次的接受对象,因而工笔画是属于“雅俗共赏”的类型,因为他的创作目的非常明确:画画是给人民看的,是为了给人民的生活增添美感。他的许多画被出版并送到国外展出,打动着广大读者的心弦。其中《松鹤长春》一画连续再版,印数达数百万,这说明喻继高的工笔花鸟画具有无限的艺术生命力。著名工笔重彩画家潘洁兹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读他的画,如同聆听一部华彩乐章,或者说是急管繁弦的江南丝竹,是对大自然的讴歌,对生命的赞颂,对美和爱的咏叹,唤起人们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热爱乡土、热爱人民的美好感情和高尚情操……”应该说,这是十分中肯的评价了。
中国花鸟画史,是一部大匠林立的艺术史。无论是五代、南北宋的物境描摹,还是元、明、清的心境抒发,艺术语言都充满玄机妙趣,造成了一座又一座壁立千仞的高峰,使得后来的花鸟画家叹为观止。
艺术总是在发展,前人造就了高峰,后人正可以攀登,“车到山前必有路”,每个时代的每个领域都开辟着新的道路,不断产生着新的里程碑。在当代工笔花鸟画的领域里,喻继高是杰出的一位。他花费了数十年功夫认真研究自五代以后的工笔传统:投师于陈之佛先生门下,锤炼了一手好功夫。他能于用功之外理出心得,创造自己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不仅区别着画家的风格,也区分着艺术水准的高下。它是艺术家的感知、记忆、情绪、想象、意志乃至习惯、兴趣、气质、个性等因素在内的思维活动的综合表现。喻继高自幼在农村生活,与质朴的农民群众息息与共,由爱父老到爱家乡乃至爱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鸟一虫,与之相处,会感到他的生活情调中仍包含着淳厚的泥土气息。于是,在他的画里,“神遇而迹化”,画家娓娓地描述着他感兴趣的众生灵,把对宇宙、对自然、对人生的感受都倾泻出来。“笼天地于形内、摄万物于笔端”(见陆机《文赋》)。喻继高作品中反映出的信息明显地可以看出画家的价值取向和文化使命感。他热爱生活,使笔墨变作自己感情的载体,情真意切,返朴归真地去感染读者。所以,他的作品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便是很自然的事了。
在画面的处理上,他深知“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道理,更谙熟音乐和声效果的妙谛,十分注意表现的适度,不能强刺激冲击读者的视觉,而是气度平和、雍容沉静,颇具匠心地布局整体。画面构成,相济互补、情调浓郁但不放浪恣肆,色彩明亮却又含蕴淡雅,他总是那样从容不迫地处理着整体和局部,处理干茎和花叶,处理静枝条和动的飞鸟,把这一切都组合在一个恰到好处的范围内,作者全身心地融入了本来就恰到好处的自然,参与造化,天人合一,正如刘勰所说:“唱既往还,心亦吐纳。”喻继高的画美即在斯。
艺术之道,取法无尽,思悟无穷,任何人都难穷尽。但是,一个画家只要在对艺术内涵的追求中把握住本质,并能找到自我,创造出仅仅是属于自己的“这一个”,使可称为成就。喻继高在40余年的艺术探索中找到了自己,并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大自然的生趣、天趣、意趣、在花鸟画王国独树一帜,他是成功者,在中国花鸟画史上必留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