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

时间:2008-05-13 08:56:48 来源:东方网

评论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讲究艺术方法论,充满艺术智慧。从悠悠中国绘画史,可见分期特征与学科特色、画家风格与文脉传承、画论依托与理论践行、题诗神彩与文化容量,当然亦见艺术方法与文化智慧。今天,对“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与艺术智慧的深层思考,有利于从美术技法、美术方法、论美术方法、美术方法论和艺术哲学的整体结构上贯通中西美术创作的方法,总结艺术发展、美术成长中的智慧,为“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汇集艺术智慧,奠定科学方法论的基础。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把艺术智慧提升为艺术方法论。“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集中华文化古今之法,汇艺术创作美学之智,融中西文化创新之道,通与时俱进拓展之途。当前,应努力在方法论领域展时代风采而不为“时尚”所惑,追艺术真谛而不为难题所困,求文化自觉而不为假象所迷,负艺术责任而不为艰辛所屈。

  一是可以研究“图像概念”,但不要局限于“概念图像”。今天,我们置身于图像时代,网络快速传递图像,城市不断变换图像,市景到处充塞图像,出版悉心追求图像。图像时代自然会形成“图像概念”,在美术创作中也会思考艺术图像,以“图像理念”助推艺术创作。可是,如果不恰当地把“图像概念”变成“概念图像”,就有可能在美术创作中囿于概念而疏于对象,循于概念而远离鲜活。

  二是可以探求“文化符号”,但不要局限于“符号文化”。今天,我们探求文化符号,在城市空间导引中可见深入浅出的文化符号,在城市建筑中可见喜闻乐见的文化符号,在各种演艺场所可见约定俗成的文化符号,在生活用品的设计中可见成功抽象的文化符号,自然在美术创作中也会借鉴“文化符号”。本来“文化符号”的探求也会引出“符号文化”的研究。然而,如果不恰当地以“符号文化”指导美术创作,也有可能以符号替代造型,让符号冲击视觉,使艺术泯没个性,使创作失却灵性。即使对于抽象艺术来说,如果局限于“符号文化”也是作茧自缚,“中国气派”的抽象艺术同样应有独特的语汇和样式,表达出与西方艺术不同的风格和情怀。

  三是可以探索“艺术变形”,但不要局限于“变形艺术”。“艺术变形”古已有之,在古埃及的绘画中,人物变形,双手过膝;在亚述雕塑中,攻城的士兵变形,打破与城池的比例。在中国古代绘画中,“艺术变形”也并不少见。在今天的美术创作中探索“艺术变形”,在情理之中。但是,如果不适当地把“艺术变形”演化成“变形艺术”,下笔就变,凡画必变,为变而变,“唯变为上”,甚至不惜以牺牲真善美为代价,自然无缘于艺术真情。在当代艺术中,本来探索“变形艺术”也未尝不可,但从美术创作的总体而言,“不要局限于''''变形艺术''''”也不失为一种忠告。

  四是可以思考“艺术博弈”,但不要局限于“博弈艺术”。在激烈的东西方文化艺术的竞争中,充满着“艺术博弈”。在日常的美术创作中,也会有各种“艺术博弈”。在博弈论成为当代科学方法的今天,探索“博弈艺术”也早已起步。可是,美术创作毕竟不是“博弈艺术”,思考“艺术博弈”不应让博弈取代艺术思维。

  “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是充满艺术智慧的,这种艺术智慧还善于在竞争的交错中发现共享的网格,在博弈中显示大气与睿智。“中国气派”的美术创作以科学方法论为基础,其大发展大繁荣就势在必然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