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早期前卫艺术再现广州

中日早期前卫艺术再现广州

中日早期前卫艺术再现广州

时间:2007-11-28 00:00:00 来源:香港大公报

名家 >中日早期前卫艺术再现广州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主编的《独立美术》文献资料
学术性展览「浮游的前卫─中华独立美术协会与1930年代广州、上海、东京的现代艺术」现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至明年一月六日。大量上世纪三十年代涉及中、日前卫艺术交流史的珍贵原始文献首次面世,还有七十余件油画原作及实物展品同场展出,完整地呈现了中国早期前卫艺术活动的面貌。   走进展厅,迎面而来的是两个巨大的橙色「漏斗」。展厅的两个大天窗被橙色的幔布包裹起来,看上去与「漏斗」十分相似,墙上则贴著不少老照片的放大图,渲染出一种怀旧的历史感。而展厅一角还特意设置了读书角,一套1926年至1945年上海《良友》画报影印本供观衆翻阅,帮助他们增加对三十年代都市文化氛围的理解。策展人蔡涛表示,由于文献展对光线的要求与普通展览不一样,「漏斗」的作用就是去除自然光,转而采用比较弱的人工照明光线。   以文献为主的展览对广东美术馆是一个新的尝试,馆方特别邀请了日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副馆长西野嘉章担任展览的学术顾问。蔡涛表示,西野嘉章是文献类展览的专家,在策划布置该类展览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善用多种手段使枯燥的文献富有现场性和感染力。而展览中,超过四分之三的展品是文献,包括画册刊登的作品图片、文字资料、旧照片等等,馆方希望观衆走进展厅,就彷佛走进时光隧道,感受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气氛。   「中华独立美术协会」成立于1935年,其创作成员来自广东的李东平、梁锡鸿、赵兽等西洋画画家,协会成立后他们在东京、广州、上海等地展开了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鼓吹超现实主义和野兽主义艺术,通过举办展览、筹办刊物、组织研究所、开展现代美术教育等多种方式试图开拓影响力,但协会仅存在一年即告解体。「浮游的前卫」就是追踪这批青年艺术家们成长的足迹,在历史文献和现存同时代作家的作品序列中重构当时的现代艺术氛围。展览还旁涉二科会(日)、独立美术协会(日)、前卫洋画研究所(日)、决澜社、青年艺术社、现代版画会等同时代现代美术团体,以及中华独立美术协会部分成员在建国后的艺术历程。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