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博物院免费展出神秘“石鼓文”

华侨博物院免费展出神秘“石鼓文”

华侨博物院免费展出神秘“石鼓文”

时间:2007-11-27 00:00:00 来源:厦门网

名家 >华侨博物院免费展出神秘“石鼓文”

粗犷雄浑的石鼓文字,色彩斑斓的古岩壁画,意境清新的工笔花鸟画……昨日上午,代表古都西安传统与创新的两位画家——甄望智和张志平带着70多幅书画精品来到华侨博物院,让市民不仅能感受到远古文化的源远流长,还能欣赏到工笔画作的浑厚典雅。   什么是“石鼓文”?经过数十年苦心钻研,揭开了中国三代(夏商周)文字之美和千年不解的石鼓文之谜的甄望智告诉记者,石鼓文即刻在鼓形石头上的文字,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甄望智说,石鼓文是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曾被历代书家视为学习篆书的重要范本,故被康有为推为“书家第一法则”。   据了解,被喻为“先秦史诗”的《石鼓文》共十个鼓,分别刻有一首四言诗,内容均是歌咏秦国君游猎的情况,约有700多字。目前保存于故宫博物院,是国家宝藏的重器。但是,由于历尽沧桑,部分鼓文剥落严重,仅剩200余字,且文句深奥,迄今为止,人们还不能完全读懂鼓文的意思,也无法掌握那个年代的重要历史事实,成为“千古之谜”。不愿看到远古文化在我国失传的甄望智,开始尝试根据北宋石鼓拓本的概貌,从音律、历史、文字、经济、政治等方面,对《石鼓文》进行研究,逐字逐句进行翻译,解读《石鼓文》诗歌中的真正内涵,试图完善《石鼓文》的全貌。此次展览中,甄望智通过字画合一的形式,将先秦图腾与千年古字“水乳交融”,以期引起观众对神秘远古文化的记忆,感悟先秦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另一位堪称“西北孔雀王”的画家张志平,擅长运用中西结合的手法创作工笔花鸟画,细细品味其画作,笔法犹如绣花一般精细,轻快明丽的色彩中渗透着古朴雅致。   据悉,此次画展将展出至本月30日,免费向市民开放。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