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自家孩子谁来疼

当代艺术:自家孩子谁来疼

当代艺术:自家孩子谁来疼

时间:2007-11-26 00:00: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评论 >当代艺术:自家孩子谁来疼

张晓刚的《一家人》、王广义的《大批判一时代》、岳敏君的《无题一》、方力钧的《2003·2·1》、徐冰的《影像·跨越》、艾未未的明式家具木雕……部分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近日集体亮相广东美术馆。展览的主题为“追补的历史”,是广东美术馆成立10年来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一次成果展示。 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85美术思潮”开始,象征着中国当代艺术产生。当时的代表人物黄永纆,受西方“达达主义”影响,创造出非表达性绘画,最经典的一幕是——他拿一本西方现代派的书《现代美术史》和一本《中国美术史》,放在洗衣机里,搅了两分钟。前卫艺术批评家栗宪庭在《80年代访谈录》里这样说,“黄永纆的洗衣机作品,即使在世界当代艺术史中都是经典。” 不过,后来,以王广义为代表的“政治波普”类作品、以方力钧为代表的“玩世现实主义”等,却都因其“边缘”式表达,在中国主流社会及文化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略、回避、误解,因而也缺乏普遍影响。 然而,另一方面,国际上一些藏家却开始有计划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慢慢形成了近些年在国际市场里的“中国当代艺术热”。 瑞士收藏家乌里·希克,国际上最早、最系统、最完整地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收藏家之一。希克自1985年开始收集大批中国当代艺术品,包括油画、装置、影像和雕塑作品,其中涉及众多目前当红的中国艺术家。有人评价说,希克的藏品数量和质量,几乎可以谱写一部“正在进行的中国当代艺术史”。 比利时收藏家盖伊·尤伦斯夫妇,从1987年开始购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他们第一批买入的是艾轩与王广义的作品。1991年,他们买了方力钧与刘炜的作品,自此之后便不停地购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11月2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798艺术区正式开馆,尤伦斯拿出其多年馆藏,展出了数十个中国当代艺术家的136件作品,以及大量此前未曾公开亮相的文献和手稿。可据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费大为透露,上述展品还仅仅是尤伦斯收藏的一部分,尤伦斯还有很多“压箱底”的藏品尚待展出。 相比之下,中国本土的当代艺术收藏状况却让人忧心。 虽然,中国本土的私人藏家和个别私人机构很早就有收藏的意识和行动,也及时地收藏了一些关键性的有影响的作品,但是,这些本土收藏家及机构,由于经济支持力等原因,其收藏规模、收藏方向、持续性、计划性等等,多数存在问题,一些重要收藏已经被转到国外藏家手中。 而中国的官方美术馆,在当代艺术的收藏方面,“更是困难重重,起步极为滞后,资金几乎为零,意识也极为淡薄,更不用谈规模和计划了。”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坦言。 王璜生甚至断言,1980年代到1990年代的中国当代艺术代表性作品,目前多数被西方的收藏机构和收藏家收藏。“以至于有专家学者认为,今后研究中国这一时期的当代艺术,只能到西方那里去。” 广东美术馆建成于1997年,其时,已经错过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好时机,而且收藏经费也非常有限。2002年的“首届广州三年展”,使广东美术馆的当代艺术作品收藏初具规模。之后该馆又在“85以来的现象与状态”系列展等展览中,陆续扩大了这方面的收藏规模。 好在,近年逐渐兴起的民营美术馆,正在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展示、收藏的新平台。北京今日美术馆、上海证大美术馆都已陆续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 艺术家黄锐认为,民营美术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最实在的意义是,可以让艺术家有资金投入艺术再生产。“民营美术馆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不应仅仅限于大牌艺术家,还要有其他人的作品,这对年轻人来说是一种鼓舞和动力。” 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则认为,艺术的真正价值是学术。无论美术馆现在是否有资金实力去购买那些有价值的当代艺术作品,首先要开发的,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学术历史系统,开发数字美术馆,将真正有学术价值的作品纳入学术系统中去。这样,在适当时候就可将这些作品真正纳入馆藏体系中。“学术梳理,会使一些藏家和艺术家了解美术馆的价值,他们会被感动而捐赠一些作品。” 但愿,一切能如尤伦斯夫妇所希望的,“让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回归到中国本土”,“像文献一样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完整的脉络。”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