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剪纸延续千年美丽传说
潮阳剪纸延续千年美丽传说
潮阳剪纸延续千年美丽传说
一把小小的生铁剪刀,一张纸,三两下的剪裁,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便映入眼帘……近日,记者走近中国剪纸艺术之乡──潮阳,采访了获得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的汕头民间剪纸艺人魏惠君。
魏惠君六岁就开始学剪纸,十几年来一直致力于潮阳剪纸的研究和整理,作品屡屡获奖,而为中央电视台“快乐中国”栏目组设计的赠品图案备受欢迎,已被分赠到一百七十多个国家。她也被有关部门推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传承人”。
潮阳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枝奇葩,不仅有中原文化的古朴,也有南方海洋文化的秀丽灵动。其原生态的传统民间装饰图文、纯手工的制作使其深受赞誉,曾被西安美院教授程征称作在中国剪纸中艺术造诣到达“珠穆朗玛峰水平”。
魏惠君向记者展示了她获得金奖的作品《家乡三瑰宝》,作品生动地展现著潮阳民间三瑰笛套、英歌、剪纸的演出画面,其中二十个人物造型,形态服饰各异,全部都是纯手工制作,令人惊叹。
据魏惠君介绍,剪纸根植于潮汕人民的生活中,与潮汕民俗活动密切相关,过年过节、游神赛会、元宵赛灯、婚丧寿宴、敬祖酬神的五牲粿品,大多要以剪纸作装饰。
潮阳地区有一种“赛桌”的习俗,全村十几桌或几十桌摆放在各家庭院天井、祠堂广场。桌上摆满供品,供品上面叠著各式各样的剪纸工艺品。村里人或外村游人来观赏,总要看看谁家的剪纸精巧秀丽,而谁家供品上贴的剪纸最出彩,谁家的女人便是最心灵手巧、最贤惠﹗
潮阳剪纸延续著千年美丽的传说,记载著多姿多彩的潮汕风情。为了更好地传承这项文化,潮阳文化部门不仅下乡收集、整理民间珍藏的剪纸样谱,村民家中珍藏的家传了几辈子的样谱,不少是清代或民国时期的佳作。其中一件作品《蝙蝠》,系棕色丝纸剪成,据初步考证作于清雍正朝。这是目前潮汕地区所见的最早作品。
魏惠君告诉记者,为了让更多喜欢剪纸的人了解剪纸这门艺术,目前她免费开办剪纸培训班,让剪纸这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更好地传承下去。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