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电影节华报办论坛 艺术家探讨中美艺术合作

中美电影节华报办论坛 艺术家探讨中美艺术合作

中美电影节华报办论坛 艺术家探讨中美艺术合作

时间:2007-11-06 00:00: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名家 >中美电影节华报办论坛 艺术家探讨中美艺术合作

据美国《侨报》报道,11月3日下午2时,在该报社二楼会议室,本届“中美电影节”主办单位——鹰龙传媒有限公司、《侨报》,中国大陆知名制片导演与听众一起,畅谈了中国电影业现状和以后来美拍片的可能性。   论坛由《侨报》行政总监蒋定栋,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主持,出席的“中美电影节”嘉宾有:胡雪扬,王建成,王梅,赵建国,孙周,沈群等人,到会听众有50多人。另外还有《霍元甲》中刘振声的扮演者——衣世雄。论坛的主题:“当今电影的艺术与票房的关系”;“当今电影的观众层面”。   嘉宾们一致称赞本届中美电影节的成功举办,感谢《侨报》的宣传和提供与观众的见面机会。大家一致认为这首先归功于中国的日益强大,其次是电影工作者的集体努力。大家以电影《色,戒》为例,畅所欲言,即肯定了李安导演在商业运作上的成功,又纷纷批评该片思想性,艺术性上的欠缺。如床戏太多,情节混乱,对民族英雄的歪曲,细节不足等。   嘉宾和听众一起,比较了中美电影业在世界电影市场上的地位,肯定了中国电影的成绩,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漂亮妈妈》的导演孙周说,“我喜欢有思想性的题材,通过电影反映社会现象。将来拍一些适合海外华人口味的片子。”《夜明》制片人王建成说,“美国导演对中国电影了解不够,但是中国导演很了解美国的电影。”《夜明》编剧王梅则表示,“每年有20多部大制作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需要寻找世界票房,应该加强营销力度。”   《America Fusion》导演蓝伯儒说,“美国观众对外国电影是持排斥态度的,他们不喜欢看字幕,如果外国影片说英语他们还好接受一点。美国人喜欢看美国人在亚洲的故事,不喜欢看中国人在美国的故事。美国导演能把情节直接强加给观众,不论观众懂不懂英语,而中国导演喜欢深层面的东西,让观众自己去理解。”   《牵牛花》导演胡雪扬说,“我有计划在美国拍片,不搞大制作,准备拍一些反映人的基本生存状态的记录片。我在美国用了4个月筹集了资金,准备回上海拍一部短片,还《色,戒》中民族英雄丁慕容的本来面目。”深圳影业集团副总裁赵建国表示,“中国有3000个院线能放映大片,而美国有2万个院线,随着中国中小城市电影院的改造,中国电影市场前景广阔。”   在北京和洛杉矶设有电影制作公司的沈群先生向听众解释了中美电影合作上经常遇到的一些问题,比如资金,题材,发行制度等。最后蒋定栋总监,苏彦韬主席希望中美投资人加强合作,选好题材,拍出一些中西双方观众都喜欢的影片。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