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表厂房变博物馆 明孝陵地宫可能“复原”

钟山表厂房变博物馆 明孝陵地宫可能“复原”

钟山表厂房变博物馆 明孝陵地宫可能“复原”

时间:2007-10-27 00:00:00 来源:扬子晚报

名家 >钟山表厂房变博物馆 明孝陵地宫可能“复原”

借鉴国内外将弃置老厂房“变身”博物馆、创意园的成功经验,闲置多时的南京手表厂老厂房没有被推倒,如今在钟山风景区环境整治中再次找到了用武之地。昨日,记者在南京手表厂原址看到,这里正在紧张改造之中,掩映在钟山茂密丛林中的老厂房,正悄悄地“巧妙转身”。明年7月,明孝陵申遗成功5周年之际,这里将变成升级版的孝陵博物馆新馆。 孝陵神道将增加新看点 孝陵博物馆周钰雯馆长告诉记者,明孝陵是目前南京唯一的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明代文化是古都南京厚重文化积淀最灿烂辉煌的组成部分。明孝陵博物馆原来所在的梅花山暗香阁因为狭小,竟不为大多数南京人所识,对明孝陵博物馆进行改造扩建非常必要。而经专家论证,面临拆迁的南京手表厂原有的高大宽敞的厂房正好横跨在下马坊至大金门神道上,是孝陵博物馆改造和扩建的一个非常理想的选地。该厂生产的“钟山”表曾经是南京的老名牌。 看明孝陵究竟看什么,目前,明孝陵神道已基本打通复原,其呈北斗七星状有序排列的“下马坊”、“大金门”、“望柱”、“棂星门”、“五龙桥”、“享殿”、“宝城”成为孝陵地面文物的精华所在,可以说是一条完整的陵寝文化带。而新建的孝陵博物馆,将给这条文化带提供全方位的注解。其实,明孝陵全景区应该从下马坊公园开始算起,新博物馆的建成,既贯穿了整个景区的线路,又填补了四方城以南缺乏景点的状况。今年下马坊神道、内红门等600年前明代建筑逐步恢复原貌。从下马坊、新孝陵博物馆、大金门可直达石象路、翁仲路、金水桥等主景区。整个陵区2.7公里的神道旅游线由南向北,自外向内,主次分明,层层推进,引人入胜。明孝陵博物馆新馆正是进入明孝陵核心景区的必经之地。 没有丰富藏品照样办展览 原南京手表厂房中两幢最大的将改造成孝陵新馆,包括基本陈列厅和临时展厅,展厅总面积达到2500平方米,是原博物馆的10倍。目前,孝陵地区包括明东陵的部分考古调查陆续发现了一些明代文物,主要为建筑构件,明孝陵博物馆将在重点展示最能代表明孝陵特色的部分馆藏文物的同时,有选择地展览有关明文化的一切文化遗存。但仅靠这些现有文物显然是不够的。 为此,改扩建后的明孝陵博物馆将根据换位思考、从观众出发的原则,突破博物馆展板加展柜的传统展陈方式,突破博物馆过多依赖“收藏”文物的传统模式,用精练的主题向观众讲述好听、好看、生动的历史故事,同时运用先进的现代数字化技术、生动的景观场景营造特定的历史氛围,注重观众的参与、体验和互动,在体验中感受明文化的独特魅力。 周馆长称,其实国际上的一些新建博物馆没有一件自己的馆藏文物照样能够举办展览,而且非常具有吸引力。明孝陵博物馆新馆建成后,专门设立了两个临时展览馆,就是要让观众更多地看新品。“借展”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明代各地藩王陵墓有些陵墓已发掘,如山东的鲁荒王和江西的明代藩王陵墓文物前年和去年先后来明孝陵博物馆展出,同样非常受关注。 孝陵未解之谜可“虚拟揭示” 目前,明孝陵依然有众多未解之谜等待破解,长期以来一直引起人们的兴趣。因为无法进行实地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对明孝陵的探秘还只能依靠高科技手段进行。其实,这种方式已经进行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关于明孝陵的地下宫殿建筑,由于史书失载,又缺乏必要的工程档案资料,几百年来,一直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一个谜。长久以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说法,明孝陵的地下玄宫被盗了。为了澄清历史真相,1998年12月开始,文物工作者采用精密磁测技术,配合地面调查研究,查明了明孝陵地下玄宫的位置,确认朱元璋就葬在独龙阜下数十米处,而且这座地下宫殿保存完好,排除了过去流传的地宫被盗之说。 而位于北京的明定陵,1956年5月开始挖掘,1957年打开地下玄宫时,专家们惊奇地发现,万历皇帝的葬式采用“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的怪异姿势。今年3月7日在南京举行的“中国明清皇家陵寝”学术研讨会上,北京专家王秀玲女士大胆推断出明代帝王均为身体侧卧、双腿微曲如睡眠状的“北斗七星”葬式,朱元璋当然也不例外。事实真相到底如何,也许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揭开这个历史之谜。周馆长认为,待将来一个个谜底逐渐揭开之后,博物馆完全可以“复原”这些场景,这对观众将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目前,明孝陵博物馆已经制定了基本陈列展览大纲,还要聘请陈列设计专家,召开论证会,确定具体的陈列展览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展示手段。从今日起至年底,该馆还公开征集新馆馆徽,详情可登录“数字钟山(www.zschina.org.cn)”景区公告查询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