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安飞的“根雕之家”
葛安飞的“根雕之家”
葛安飞的“根雕之家”
时间:2007-10-15 00:00:00 来源:宁海新闻网
名家
>葛安飞的“根雕之家”
 |
有这么一个家庭,丈夫、妻子、儿子均从事根雕艺术,而且各有千秋,都有不俗的成就。女儿虽然还在读大学,但假期回家也在作坊里帮忙。他们,就是宁海知名根雕师葛安飞的一家人。
葛安飞是黄坛镇下张自然村人,从16岁随父亲学雕刻以来,至今已在竹根雕的艺术领域摸爬了35个年头,是宁海工艺美术界的代表人物之一。因为天性的聪颖和从艺的刻苦,葛安飞练就了独到的慧眼和过硬的刀功,总能化腐朽为神奇,把一件件毫不起眼的废弃竹木根变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他的竹根雕作品,曾数十次荣获全国、省、市各种根艺展览的大奖。2005年,他被中国根艺美术学会授予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称号。当时,全国仅有31人获得该荣誉称号。
葛安飞的妻子陈翠莲比他小一岁,她不但是葛安飞根艺创作的主要助手,同时也是跟他心意相通的艺术伙伴。长期在葛安飞身边耳濡目染,又直接参与艺术品的加工,加上女性特有的浪漫和细腻,使她在选材和作品构思方面都有过人之处。葛安飞的很多创作灵感,最初都来自她的建议。近几年来,她的《狮》、《知足》、《侣鹤》等作品,多次在省市展览会获奖。
葛安飞的儿子葛魏逢,今年已26岁。用子承父业来形容他,一点不为过。出生在雕刻家庭,在童年时他就经常跑到父亲的作坊玩,拿着凿子东敲敲西钻钻。或许是父亲的遗传,他对绘画和雕刻的领悟力很强,有些简单的技法,一学就会。长大后,他到象山县职高工艺美术班进修,毕业后就师从父亲学根艺雕刻,一学就是4年。与父亲葛安飞相比,葛魏逢的想象更为大胆,也更喜欢写意的手法,2001年,年仅20岁的他以作品《神游》在浙江省根艺美术学会十五周年庆典精品大展上获得银奖,是当时获奖者中年纪最小的一个。经过近几年的磨练,他的技艺又进步了不少,但他也坦然承认,父亲毕竟有几十年的功底,技艺精湛,自己目前还无法超越他,毕竟,搞根雕艺术需要经验和刀功,而这些都需要用时间来打磨。
葛安飞在城区中山路租了一个店面,一家三口住在店里,专心制作根艺作品。门前车水马龙,市声嘈杂,但店里却是一派宁静,仿佛是另一个天地。忧郁的苏东坡、怡然自乐的渔翁、醉渡东海的八仙、栩栩如生的孔雀,一尊尊艺术品美不胜收。店堂后面是小作坊,葛安飞和葛魏逢以制作成品为主,陈翠莲平时照顾父子俩的起居饮食,空下来就在作坊里筛选材料或加工毛坯,有时看到喜爱的材料,自己也动手做成品。创作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或作品题材无法确定,三人就互相商量、探讨,其乐融融。
葛安飞说,他一把年纪了,如今,只是希望儿子和徒弟们能把竹根雕这门技艺发扬光大,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进一步提升宁海竹根雕艺术的品位和档次。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