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有山”画展有感
“山外有山”画展有感
“山外有山”画展有感
时间:2007-10-13 00:00:00 来源:北京日报
名家
>“山外有山”画展有感
吊脚楼、侗家女、湘西阿妈……当这些意象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姜坤和郑小娟的《山外山》画展上时,人们不禁感慨,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一定无法完成这形神兼备的作品。“山外有山,无尽的远山永远在呼唤,这一朴实纯净的理想境界,给人们带来新的境界。”说起对自己的画展命名为“山外山”,姜坤和郑小娟夫妇这样解释道。
姜坤把自己比作是沉静坚韧的水草,虽然画过不少为人们所熟知的作品,却总是低调地把自己的作品比作还不可以揭锅的米饭。而夫人郑小娟因为工笔画创作而闻名遐迩。
姜坤的水墨写意画具有浓厚的艺术韵致和文化品格,他把人生有限的精力,以静处的心境去营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他长期深入湘黔山寨,细心地体察那里的山水人情。三次考察长江源头,领略天地之间亘古长河的博大与深沉,创作长江组画《魂系长江》。他的作品“山野之气和人性相接,自然之象和文人之性相通”。姜坤对绘画的思考正如他自己所言:“在艺术的探索中,需要燃烧生命的激情和千锤百炼的功力,也要有真知灼见的睿智和沉着冷静的清醒”。而郑小娟的画风则简洁明快,她笔下的阿妈、阿妹朴实、单纯,展示了湘西地区各族女性的生活情趣。
姜坤、郑小娟对大山、对山里的苗、瑶、侗族的生活有着深厚的感情。日前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的“山外山”画展上,展出了姜坤、郑小娟近年创作的40余件精品,这些作品取材于湘、桂、黔的苗、瑶、侗族人民的生活,“山外山”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展示出来,使其画展有着强烈的个性和特色。一位作水墨写意画,一位作工笔重彩画,工写互补,相得益彰。青石小径、木屋、山中耕作、集市对歌、云雾群山、山溪轻舟……
在他们的笔下赋予了生命,观其丹青犹如身临其境。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