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量――精神、身体、物质》为主题的大型当代艺术展将于2007年10月17日至11月13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举行。这是该馆成立以来首次启用“独立策展人制度”策划的规模最大、学术含量极高的一项展览,展场覆盖了今日美术馆所有展厅以及馆外可以有效利用的空间。五十余位艺术家利用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手段从不同角度演绎自己对当代社会中“能量”的理解,而他们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界饱含“能量”的个体,观众们将从艺术家的作品中感受到艺术能量的释放。
正如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所言,作为中国第一个被国家承认的民营非企业公益性美术馆,它如何在现有艺术体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定位?如何在当代艺术潮流中发出“今日”独特的声音?如何承担起美术馆的教育功能?这些都是今日美术馆自建馆以来一直思考并致力于实践的问题。“首届今日文献展”的举办,正是以这些“艺术个案”完成对社会各界的回答。从这个角度来看,“首届今日文献展” 历时一年筹备实施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中国文化的语境下美术馆与中国当代艺术碰撞、互动继而实现能量转换的过程。
“首届今日文献展”星光闪耀
经过建馆初期的品牌打造,今日美术馆在中国当代艺术界已经颇能汇聚人气,而“首届今日文献展”鲜明的学术定位更让展览“大腕”云集,星光闪耀。活跃在中国当代艺术一线的艺术家们纷纷借助《能量》展示自己的“能量”。来自不同领域的知名艺术家岳敏君、 陈文波、李继开、韦 嘉、郭洪蔚、陈杰、李广锌、隋建国、展 望、王晋、 向 京、 崔岫闻、史金凇 、朱金石 、王鲁炎 、夏小万、朱 加、施勇、汪建伟 、杨福东、邱志杰 、缪晓春等都拿出新作直指“能量”。
|
“能量”体现在创新。据介绍,今春在拍卖中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成交纪录的画家岳敏君,带来长达五米的新作《毛吉兰》,画面描绘出迷宫般的场景,它反映了画家在现实世界中的迷失情绪。而杨福东带来的是他影像作品《竹林七贤》中的第五部,“七贤”回到城市,它拉近了作品与日常生活的距离,强调了对人与社会间关系的思考。朱金石的装置作品用的大约3600个灯泡组成了一个巨大灯泡,回应了对物理能量的分析。史金凇作品则直接呈现给观众一堆烧焦的木炭,消逝的能量冲击着观众的视觉,它同时也是新的能量聚合的开始。
黄笃认为,将“首届今日文献展”主题定位“能量”,实际是从精神、物质和身体三个方面来描述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的现状:“能量既可以是无形和抽象的,也可以是有形和具体的,既可以构成正面积极意义的推动,也可以构成负面的破坏力。无论处在哪种环境的艺术家都将依照各自的参照,对能量及由能量导致的现实变化做出解读。
“未来之星”展现未来能量
环顾展厅可以看到,“首届今日文献展”中不乏艺术界的新人新作,其中不少人甚至根本没有参加过大型展览。今日美术馆认为,“选择他们,正是看到中国当代艺术潜在的能量汹涌,非常想展示一些中国当代艺术中观众尚未看到或注意到的东西,它们将是未来艺术的能量。”
谈到七零后甚至八零后艺术家创作呈现的特点,黄笃认为这些艺术家更个人化、更微观、更自我。“他们善于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体会,比如从个体出发感受到的孤独、痛苦等等,有别于上一代艺术家作品中呈现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反思。这些,恰恰成为时代的痕迹,同时也构成了今日的文献。”
在选择参展艺术家的标准上,策展人认为“平衡”是一个基本原则。“这并非是指名气上、年龄上或地域上的简单平衡,而是指策展人从不同领域、各个层面全方位地去考察和选择艺术家,这在当前国内艺术展中是不多见的。”据悉,此次参展艺术家年龄跨度从二十多岁到五十多岁,创作方式从传统绘画到新绘画,从雕塑到装置,从摄影到多媒体创作等各个方面,将呈现中国当代艺术中最实验性、前瞻性的艺术态势。
“独立策展人制”催生首届今日文献展
策展人(curator)和“独立策展人制度”对大多数人而言还很陌生。“今日文献展采用国际流行的独立策展人制度,正是为了保证展览鲜明、鲜活、纯净的品质。”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先生强调,当代艺术就是在争议中发展和成长,而过去许多展览采用所谓“集体策展”的方式根本无法实现其学术定位。“几个策展人把各自的观点抹去一半组合成的展览,我们无法判断它究竟是一个学术的产物还是各种关系的平衡。”
|
据悉,今日美术馆不仅做出了任何馆内部成员不得参与策展的规定,还把展览决策权放手交给独立策展人。“黄笃先生对展览的学术定位与我馆保持一致。我们尊重他的学术主张,希望展览具有鲜明的个性。”而具有丰富策展经验、曾策划过许多国内外大型当代艺术展事的黄笃则表示,举办“今日文献展”的意义不仅仅是展览本身,而是希望通过策展人制度等一系列规则的建立,“使美术馆建立独立的话语体系,并通过展览的平台传递这种话语,发出美术馆独立的声音,使美术馆在一个良性的机制中运行。”
提问中国当代艺术“能量“何在?
说中国当代艺术如今“热潮”汹涌,不如说它的背后是“热钱”滚滚。艺术的“高烧”是否能证明它能量超强?在这样的商业氛围下策划这样一个有严肃学术定位的展览是否显得不合时宜?对此,策展人黄笃认为,“今日文献展”举办的同时也在向中国的艺术界提问――艺术热的背后究竟是什么?人们判断艺术何以成为艺术的准则又是什么?
如今,各种大大小小的双年展、三年展、文献展应运而生,与之相比,不追求宏大规模,而从微观出发探讨问题正是“今日文献展”的特点。今日美术馆馆长张子康表示,“今日文献展”是从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生发出来的展览,它没有固定举办的时间段,也不是采用“双年展”和“三年展”的固定方式,而只是把它们作为参照。
同时,“今日文献展”的主办方和策展人对“艺术热”保持了自己清醒的认识,一方面,今日美术馆推出“今日文献展”主要以新的艺术动向为视点——当新的艺术风格、新的艺术观念、新的艺术事件出现时,“今日文献展”则会顺时而起,及时抓住当代艺术新的美学变化,灵活而机智地举办“文献展”。这样,它就起到了把握文献的作用和意义——以新的艺术作品作为今日的文献,以明日的眼光作为对今日的界定。另一方面,馆方和策展人一起试图借助对这些今日视觉艺术文献的梳理,而致力于构建真正属于今日的学术和今日的历史,完成向展览本质的回归。据悉,“今日文献展”以清晰的定位,在展览筹备阶段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民生银行“民生艺术基金”为展览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而周大福珠宝则设立了“周大福女性艺术奖”,奖励为中国当代艺术作出杰出贡献的女艺术家。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