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着时代节拍与石头对话

踏着时代节拍与石头对话

踏着时代节拍与石头对话

时间:2007-10-09 00:00:00 来源:新民晚报

名家 >踏着时代节拍与石头对话

鱼形砚,倾听远古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雕刻,缺的是欢乐。创作,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态度,是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欢乐。   走进丁伟鸣位于工艺美术研究所的白色小洋房3楼的办公室,悠悠的古琴曲迎面而来。丁伟鸣说自己最近正酝酿创作古琴系列的砚雕作品,“雕的是古琴,但我希望,别人看到它就可以知道这一件表现的是《平沙落雁》,那一件表达的是《高山流水》。”   屈指算来,海派砚雕艺术发展到丁伟鸣手里已经是第四代,其砚雕风格嫡传海派名家陈端友、张景安、陆天福一脉。当年,陈端友受到西洋绘画的启发,砚雕作品以写实见长,鸟兽虫草,雕来都是栩栩如生。同是海派砚雕艺术,丁伟鸣的作品却与前辈大师不同。“当年学的时候也是从写实开始,但海派砚雕,最珍贵的不是写实,而是创新。每一代都在继承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创新。倘若没有创新,只是固守着一种风格不肯变化,那就成了LOGO,而不是艺术。”因了这样的信念,丁伟鸣在每一件作品中求新求变,而他创作的灵感也来自这个时代的每个细节,甚至是周杰伦的流行歌曲。   丁伟鸣捧出自己新近的砚雕作品——但见整块端石起伏如山峦沟壑,全是天然的模样,只是在低洼处挖出浅浅的砚沼,砚沼里水波状的纹理浑然天成。“有人认为,我根本没有花多少力气雕琢,只是找到了好石头而已。”丁伟鸣说,自己追求的正是用最少的雕琢去完成一件作品。“这样的石头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5亿年,大自然将它们锻造成这副模样,我只是从大自然手里接下最后一道工序罢了。”用刀少,不等于偷懒。在哪个位置下刀,怎样让人工雕琢与石料的自然形状珠联璧合,靠的是几十年雕刻经验的积累以及同自然造化的虔诚对话。   丁伟鸣说,我们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少雕刻,缺的是欢乐。创作,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态度,是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欢乐。(丁伟鸣为上海工艺美术大师)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