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茵胶彩捕捉香港夜色
何嘉茵胶彩捕捉香港夜色
何嘉茵胶彩捕捉香港夜色
时间:2007-09-13 00:00:00 来源:香港大公报
名家
>何嘉茵胶彩捕捉香港夜色
 |
璨的灯光,繁忙的交通,每个大城市都有类似的特点,然而,在何嘉茵的眼中,香港的夜景就是不一般,她要用豪情的笔触、亮丽的色彩、年轻的心境去透彻地展现。
这次在Umag画廊展出的以城市为主题的系列作品,是何嘉茵于中文大学艺术系的毕业之作,「在这个我生长的地方,夜景是最熟悉的景致,希望尽量用艺术的手法去展现我最接近的生活题材,让观者一看便知道这个城市的象征,一看便知是香港。」健谈的何嘉茵话匣子一打开便兴致勃勃地向记者介绍她的作品。
平日行街拍下景象
何嘉茵这一系列的作品,以胶彩展现香港的华灯之夜,为了捕捉闪烁流动的灯光,她不选择写生,而是用最直接的摄影,何嘉茵认真地说:「平日我爱行街,摄下有兴趣的景象,创作时我便用这方法,加上想象,有时也会用计算机先整理好图象,调整过了色彩,才正式去画。我在赛马会体艺中学接受训练七年,过程中也学习过设计,这也是我喜爱的科目,因此我的创作中亦带有图片设计的概念,不是纯粹的绘画,可能是比较理性的创作罢。」
其中一幅是以高角度俯瞰的视野,描绘过海底隧道口,车辆排队陆续驶过的情况,骤眼一看,可能有点抽象意味,但走远再看,又觉得很具象。何嘉茵说,她画这幅画时,也是画了部分后,一会儿跑远些看,一会儿走近细看,才能拿捏不同距离的不同效果。何嘉茵补充说,她不会选某一张相作为参考,而是参考不同相片加加减减,如本来隧道口的道路并没有那么多线路,她就加多两条,让它看来更开阔。另外部分作品则是由中大新亚书院的高山上,远望吐露港公路,在晚上车辆驶过的灯影。
不具体添想象空间
如何展现灯光的耀目?何嘉茵当然思考过,她用黑、蓝色背景,再以鲜亮的黄红色系展现灯光,形成强烈对比,她非常喜欢黄、红这些看起来很开心、热情的色泽。外表斯文温柔的何嘉茵,却自言个性不够细心,但又不承认这是一种缺点,她解释说:「性格不细心、带点粗豪,并非缺点,展现在创作上,我画不是那种细致纤幼。以前画过铅笔画,精细薄涂那种,但始终发觉不想对著一张画画很多个月,那是很辛苦的事,不喜欢『就住就住』,因此画画也不起稿。这种不具体给我的感觉是可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何嘉茵开心地与记者分享道,她的毕业作品获得老师们的称赞,但在她心目中,很想有人用真金白银去购买自己的画,这对她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祝愿她在最短的时间内出售第一幅画!
现已于中大艺术系毕业的何嘉茵,新的学年仍会继续校园生活,她将升读该校传理系的广告硕士课程。她告诉记者,希望藉著自己在艺术上的基础,于这方面有好的发展,「文化艺术很难全职去做,我视画画是享受多于要搵钱,只想有足够能力维持生活,不要靠艺术去赚钱。」
既想有人买她的画,又要通过其它途径维生,相信,这是身处在香港而又爱好艺术之人的矛盾心态。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