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撕纸第一人”欲为奥运献“巨龙”

“中国撕纸第一人”欲为奥运献“巨龙”

“中国撕纸第一人”欲为奥运献“巨龙”

时间:2007-09-05 00:00:00 来源:东北新闻网

名家 >“中国撕纸第一人”欲为奥运献“巨龙”

  以自创风格,利用最普通不过的报纸当材料,不需要使用刀、剪等工具,以罕见却又平常的手指撕纸方式,进行多样化的创作,为中国撕纸艺术闯出一片宽广的天空――锦州义县的许会春凭借撕纸技艺,成为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第七期“天下第一”的撕字擂主,撕出了囊括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世界最长的《撕纸百米长卷》,他的撕纸艺术被英国伦敦总部收入吉尼斯大全,被誉为“中国撕纸第一人”。   像许会春这样有名的撕纸艺人并不多见。他的撕纸艺术既含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国家级的文化水准和特殊的吸引力。自幼研习书画、篆刻艺术的许会春,精通蛋雕、葫芦雕、面塑、麦秆画、卵石画等多种民间艺术,几乎对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喜欢,且凭借天生的艺术禀赋均无师自通。   1992年,许会春以书画为基础,开始研究撕纸艺术,他历时4个月完成了752个字的小篆撕纸长卷白居易的《琵琶行》,一问世,就引起了各界人士的瞩目,各地报社及电视台的记者纷纷来访,有关文章陆续在《工人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旅美华侨伍振权先生看了报道后格外动情,特地从美国寄来一封为许会春设计的剪报配诗的信件:“撕技惊天妙振神,纸排笔画奠千钧;成功一绝轰全宇,字誉奇才许会春。”   许会春自此名声在外。1994年元旦,上海电视台特别邀请他参加与台湾华视录制的《综艺总动员 卫星大连线》现场直播节目。这是一场高手云集、奇才荟萃的盛会,“百仙”过海,各显神通。观众对他的表演赞不绝口。同年,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邀请他参加第七期中国吉尼斯“天下第一”绝技、绝活的表演,表演前,许会春凭借他的许派撕纸艺术成为擂主。   1997年喜迎香港回归,当年6月16日,义县、香港部分媒体的记者和上万名群众亲眼目睹了许会春撕字的精彩过程。许会春在长40米、宽12米的表演台上当场撕出“祝福香港”4个大字,每个字100平方米,被人们誉为中国最大的汉字。   回忆起当初的情形,许会春笑着告诉记者:“尽管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但我还是有些紧张,因为要撕的字太大了,大得让人觉得无法操纵。因为我撕字是直接上手,从不会在纸上先描出笔画来,撕小纸容易,可要撕100平方米的纸难度可以想象。当时政府特别支持,还有好多人帮忙,所以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只能成功。”   当四个100平方米的大字被粘在黄绸上,吊装到舞台后面的大型背景框架上时,台下顿时掌声雷动。   在许会春的撕纸作品中,他最得意之作是代表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百米长卷,那也是他最艰辛的一幅作品。完成这幅巨作,他整整用了两年时间。卷长100米、宽96厘米,包含200余件“撕品”,从商周开始按历史顺序排列至今,有历朝历代名人的诗、词、联、句等。这件作品构思巧妙,用撕字撕画的形式,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艺术串联起来:里面有金石篆刻、汉代瓦当、壁画、京剧脸谱、风筝、12生肖等2741个字,450幅人物、动物画。这件作品共用掉衬纸150米、墨93大瓶、撕字的一开纸200多张,糨糊50多盒,修饰的边料120多米。   许会春撕纸使用的材料很简单,平时用废旧报纸做原料,再涂上自己发明的染料。他说,以往使用黑色纸,但撕出来的字体,因为太逼真,以致在装裱之后,经常会被人误以为是书法作品。所以,他改用染色后仍隐约可见印刷字体的报纸,较易突显此为撕纸艺术的感觉。倘若没有多年书法绘画艺术的造诣,是无法撕出如此美丽生动的字形与图像的。   如今,许会春的作品已被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友人收藏,更有很多人慕名而来求字。   在中国赢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时候,许会春的心里萌生了一个想法:他想为奥运撕一幅2008平方米的“龙”字。想做成这件事并不容易,它需要近4万元的准备,这对于一个民间艺人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为此许会春曾四处奔走,但一直没有得到好消息。他说,不久前,他曾在电视上看到一位南方的撕纸艺人也要在2008年与他做同样的创意,他有些着急了,因为许会春希望这样的成绩属于辽宁。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