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流请客送牡丹画
国外名流请客送牡丹画
国外名流请客送牡丹画
近年来,在各次展览及拍卖会上,洛阳女画家谢丽萍的牡丹画开始受到收藏界的关注。谢丽萍是洛阳龙门画院院长,从她的艺术成就来看,她的牡丹画已成为同行之中的精品。如今,她画出的每一幅画都会被人收藏。
收藏市场日渐关注
今年四月的一天,新加坡一名政界名流的夫人一次性购买了谢丽萍的牡丹小品多幅,赠送给参加他们夫妇金婚庆典的世界各地宾客。去年上半年,台湾的一个古玩字画收藏组织负责人专程到洛阳拜会谢丽萍,并当即高价收藏了她的一批画作。据行内人士称:谢丽萍的牡丹画时下受到了收藏市场的特别关注。
艺术的造诣不是无源之水,谢丽萍对牡丹绘画艺术精髓的领悟,来源于她特有的生活态度和生活经历。曾经有人这样描述谢丽萍:“她祖籍湖南,既继承了湘妹子所特有的美丽善良的一面,又有北方女性所特有的落落大方、真诚待人的做人风格,画如其人,其人如画。”因此许多朋友和同行送给了她“牡丹仙子”的雅号。
谢丽萍小时候很喜欢看小人书,经常临摹书上的人物,这便是她最早的绘画启蒙。年龄稍长,她开始投师问友、悉心研磨、笔耕不掇。每年的花开时节,她就会早出晚归,沉浸在牡丹的海洋里。年年画牡丹,可她还是会经常呆呆地一朵朵地端详着花自言自语:“太美了,该画哪一朵呢?”寒来暑往,三十余载,有耕耘就有收获,谢丽萍在牡丹绘画技法上日趋成熟。
“牡丹仙子”画如其人
谢丽萍的牡丹画设色考究,既注重意境、情感和质感的表现,又追求沉着中的华美和斑斓。她画的牡丹既可见灵性和华美,又不失工整与力度,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了牡丹的富贵和倔强。
意境上的独到领悟,使她的作品清新脱俗,得到了各方人士的青睐,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各界朋友慕名而至,他们通过各种渠道索求谢丽萍的作品。许多全国级乃至于世界级的画展均点名要谢丽萍的画参展。其中,她的国画《醉春风》入选香港国际女艺术家作品展;《国色天香》入选北京国际女画家作品展;国画《花开时节动京城》入选台湾国际书画展。谢丽萍多次应邀到台湾进行文化交流,并于2005年6月在台湾成功举办个人画展。2006年5月,她应邀到新加坡举办个人画展,新加坡总统纳丹和夫人也前去参观了画展,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2006年12月谢丽萍应邀到台北举办画展。2007年7月,她再次被中原商会邀请到南非举办画展参加文化交流活动。
成功秘诀是踏实
艺术上的造诣和生活中的积累,让谢丽萍的牡丹作品逐渐走上了国际舞台。2003年2月,谢丽萍随洛阳市首届文化艺术代表团到日本进行文化交流。由于她的牡丹作品具有浓重的个性色彩,画面自然,构图巧妙,笔触流畅,刚柔相济,舒展大气,因此无论是到了冈山,还是到了奈良,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此后,一些日本、新加坡、美国的牡丹绘画爱好者,纷纷慕名来到洛阳与她交流绘画艺术,或者求得丹青墨宝。当友人问到谢丽萍在艺术上追求的最终梦想是什么?她用祥和练达的语言给出了答案:“我的梦想是要让更多的人感悟牡丹的魅力,领略牡丹的风采。”
由于谢丽萍的成功,总有世界各地的艺术爱好者慕名向她请教成功的秘诀。每当此时,她的回答很耐人寻味:“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市场经济环境里,心态切勿过于浮躁,不要去想一夜成名,或者投机取巧。只要保持着平稳、平实的心态,追求心中的梦想,踏踏实实地去做总会有所成就。”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手机浏览本页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06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