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立文——一个不知疲倦的求索者
焦立文——一个不知疲倦的求索者
焦立文——一个不知疲倦的求索者
时间:2007-08-25 00:00:00 来源:
名家
>焦立文——一个不知疲倦的求索者
湖北省美术院院长 董继宁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们对生存方式的寻求就一直从未停止,对生存价值的创造与评判也一直在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并成为各个历史时期所关注的二大课题。“用积极进取的态度为社会创造财富,用一份执着、用一份执爱写下可以告慰自己的人生篇章。”焦立文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实现自我的生存价值。
出生在鄂西北山区汉水边的焦立文,自幼就深爱着养育他成长的这块热土,深爱着山间的溪流和一草一木;加上秉呈军人家庭出生,自强、坚韧、乐于挑战的个性和知青岁月的磨励,使他找到了情感表述的最佳方式——山水画艺术。
多少年来,是色彩唤起了他对儿时生活的依恋,是笔墨寄托着驱不散赶不走的苦涩和凝重,是线条感知着自然的奥秘和山人善良的本性,是浓墨重彩触摸到生命的流动和炽热的真情。山水让他痴迷,让他兴奋,让他乐不思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本着“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朴素道理,于198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梦想中追求的湖北美术学院,步入了艺术深造的最高殿堂。
大学的学习生活,对于一个从大山走出来的青年来讲,太珍贵、太重要。全身心的投入成了他唯一的选择。艺术的海洋是如此宽广和博大,古今的名画是如此精髓和丰富,阅读、分析、记录;画室、寝室、图书馆,成了他不变的生活轨迹。孜孜矻矻的求学与请教,勤奋刻苦的研习与思考,他寻到了艺术之根,也找到了在艺术的海洋里搏击风浪的方向,那副悬挂在毕业展览大厅上的作品《根与浪》就是他大学学习的合格答卷。
带着对家乡的依恋,带着对生命之根的探求,焦立文毕业后毅然回到了生他养他的熟悉土地。清澈悠长的汉江水还是那样纯真与香甜,道法自然的武当山还是那样翠滴葱葱,神秘静阔的神农架还是那样深沉与奇妙,原始古朴的野人谷还是那样充满着诱人的魅力……。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给艺术家带来无穷的灵感,焦立文就这样的从中吸取创作的养份,从而使他的作品焕然一新,并开始呈现出自己的面貌。
但是,焦立文并不满足对艺术的追求与创造,他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聪明才智更多地去服务于家乡,于是他与他的朋友想到了“依靠自我发展办教育”。就是这样一个念头,就是这样一种生来爱拼搏的本性,一所“高起点、高标准、国有民办学校——英华学校”在他厚爱的家乡车城十堰诞生了。十几年的风霜雪雨,十几年的艰苦创业改革与发展,他走过了、他经历了、他们成功了。焦立文也在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上又增添一页难忘的篇章。
现为湖北省政协委员,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十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十堰市英华学校常务副校长的焦立文,在成功面前清醒的认识到,成绩和荣誉已成过去,他说:“只有创造和发展才是我们的根,为此奉献,为此献身,仅此而已。”
在得知立文画集即将出版之时,作为校友、朋友,我为此感到高兴和敬佩,也为我们的母校感到骄傲与自豪。“白首回眸,青春无悔”我相信立文在新的人生历程中和追求艺术的道路上还会留下令人瞩目的成就,留下他坚实的脚印。
二零零三年三月於东湖半亩堂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