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安泰画中有花花中有画

温安泰画中有花花中有画

温安泰画中有花花中有画

时间:2007-08-04 00:00:00 来源:

名家 >温安泰画中有花花中有画

  今年6月8日,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由第29届奥运会组委会授权,人民日报海外版主办的“全球华人笔墨丹青迎奥运”书画征集活动仪式上,一幅锦绣中华的牡丹大画迎来阵阵喝彩,让在座的专家学者眼前一亮。   一幅乍开的牡丹,用浅浅深深的墨迹点染开来,你怎样读画?有人在看画中的花,有人在看花中的画。前者是欣赏者,赞叹花的美丽,看得见花的绽放;后者是知音者,惊叹花似精灵,听得见花的吟唱———那是一颗画家在美的世界里颤抖的心灵。   这就是画家温安泰先生,这就是温安泰先生的画。   温安泰出生在洞庭湖边,家乡的湖光山色滋养了他。1962年12岁开始学画,学过水彩、水粉、油画、版画。1965年,他到武汉上学,成为学校绘画爱好者中的佼佼者,出墙报、画专利、办展览,哪一件也离不开他。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停课闹革命,他深感困惑,面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他陷入沉思,当别人上街贴大字报,搞文攻武卫时,他跑遍武汉三镇,买来绘画书籍,把自己关在宿舍里刻苦练习。1970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湖南省岳阳市一家国企做宣传工作,他如鱼得水,发起成立企业文化艺术联合会,组织举办全区厂矿企业美术书法联展。他画过50平方米的大型油画,画过5米高的毛主席像,还组织过50米长卷《巴陵胜状》的写和绘。在那个只能“红”不能“专”的年代,他一刻也没有停止自己的绘画事业。   20世纪80年代以后,他专攻中国花鸟画,并且锁定在画牡丹方面寻找突破口。于是,他多次去河南洛阳观察牡丹,并积极参加全国牡丹写生研修班的学习,又拜现代著名画家王明明、张世简先生为师。他取各个画种之长,取各位老师之长,触类旁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温安泰的国画强调色彩对比,他兼收了油画的光与色,吸纳了版画的黑与白,大胆打破国画的大空大白,毅然采用满构图,先大笔写形,然后以重色提出结构,强调一种在国画中极为可贵的质感。他的代表作牡丹图《前程似绵》,把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意韵融入其中,多次在牡丹盛开的季节流连于牡丹园,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思考在追求形似的同时,如何体现繁华似锦所包藏的意境。慢慢地,他开始不拘于追求描述盛开的牡丹每层的色调和每一片花瓣的形状了,他试图把大块大块的颜色,黑的、白的、红的、黄的、紫的往宣纸上放肆地泼和淋,然后长时间地坐下来观看,在这张虽然色彩斑斓,但暂时判别不出为何物的“彩纸”前冥想,一个月,两个月———试图在黑的和白的,红的和黄的,紫的和别的什么颜色里或它们的交界处,发现一朵朵可能正在盛开的或尚未盛开的花朵。   温安泰的艺术作品表现出了深刻而细腻的心理穿透力,往往在梦境般的氛围中达到惊人的逼真程度,并因此而形成震撼性的艺术力量。作品《硕果》画面精美的葡萄图,使观赏的人们拍案叫绝,画中的葡萄累累鲜实,使人垂涎欲滴,大有琼浆玉液之感。作品《傲雪迎春》,画面中的梅花傲雪斗霜、不娇不媚,自强自爱、默默奉献。报春却不争春,骨子里充满着一种“中国精神”。既有阳刚之气,又有优柔之美,给人以力量和美感。   “艺术是能真正触发心灵和人类高尚品德的最好诠释。”观看温安泰的作品,你会感到身处一个美的世界。国务院前副总理吴桂贤2003年7月在参观了他的画展后欣然提笔:“看温安泰先生花鸟画展,赏心悦目,新鲜明快”。湖南省文联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张步真先生说:“他画的盛开的牡丹美得让人喘不过气来,烂漫山花为大地增添了无限的春意,秋天果实成熟的季节,枝头的锦鸡为丰盈富饶而纵情歌唱,迷离的月色下,清淡的花香,使人置身于诗的意境之中……”   温安泰,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中外名人文化艺术研究会艺委会委员、一级书画师、香港国际东方书画院艺术研究会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省版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从1971年至今,已在国内外各类报刊上发表美术作品300余件,在省市以上画展展出美术作品100余件,有10余件作品获奖。多幅作品在我国香港、澳门和韩国、日本、俄罗斯展出或被中央领导、博物馆和外宾收藏。其代表作有木刻《港口》、《考书记》,油画《童年的路》,国画《春光》、《富贵长春》、《硕果》、《清凉世界》等。(舜理)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