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印 象

李 强 印 象

李 强 印 象

时间:2007-07-31 00:00:00 来源:

名家 >李 强 印 象

 □ 李一
我自1989年四届全国书展后,因工作繁忙,基本不参加书界的活动,对书法展事活动知之甚少,但对李强的情况却略知一二,知道他近来频频获奖,不少朋友对他很是羡慕。1997年我参与了“世界华人书画展”的评选工作,李强仍然是获奖者,评委们不约而同地投了他的票,他的确是靠他的实力赢得了大家的赞同。有人说他运气好,其实不然,参评的10000多份作品中获奖的只有几十件,从初评到复评要过几道关口,没有实力是不成的。 李强的实力来自于他的勤奋和聪慧。他既写又刻,书法与篆刻齐头并进,还从事报纸的编辑工作和书法的教学工作。这其中的任何一项都要付出很大的精力的,李强是小刀会成员,我不擅篆刻,对李强的篆刻不敢赞一辞,但我知道,小刀会是凭本事入会的,与我有20年交情的刘绍刚兄就是小刀会成员,没有单刀入会的本领是闯不进小刀会的。李强的书法既有传统功力,又有现代气息。他的行书,用笔既活脱,又刚劲,爽快中见丰富。其中既有帖学的精微,又有碑学的广大,特别是吸收了民间书法的率真,读起来真让人感到是“有意味的形式”。李强很会控制和利用柔软的笔锋,当行处行,当止处止,能使细笔画显出刚劲。由于在用笔上变化较多,扩展了书法的张力。古有“活笔”、“健笔”之说,李强的行书即是活笔和健笔的有机结合。 李强的书法具有视觉上的冲击力,他有意做了一些现代构成的探索,虽然还是初期的探索,但已显出其苦心,可以看到他正在努力从传统走向现代。比如,在用墨上李强有意做了新的尝试--增加墨韵。李强似乎已看到传统书法在用墨上的局限,虽然明清书家已使用淡墨,但在用墨的探索上,书法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着很大的潜力。书法的创新,用墨是一个突破点,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我没有与李强交换过意见,但从他的一些探索性作品上,可以看出李强是想在此突破的。这当然很难,但如果苦心探索下去,一定会有大的收获的。 李一,《美术观察》副主编、美术学博士
编辑:
凡注明 “卓克艺术网”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卓克艺术网”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卓克艺术网,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本页
回到
顶部

客服电话:18956011098

©2005-2018 zhuoke.cn ICP皖ICP备09018606号-1